前言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我国国内上下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拯救国家危亡是第一件事情,中华民族应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时候,蒋介石又变了挂,他发动内战开始直指红军,张学良和杨虎城多次劝说蒋介石,蒋介石还是没有改变主意。
1936年12月12日,对于蒋介石的强硬态度,张学良和杨虎城发起兵谏,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发生让国共两党达成了共识,一致抗日,但是这件事情以后,面对西安事变的问题,徐向前说道:“早已准备新长征。”徐向前说的新长征是什么意思?西安事变和红军长征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西安事变的发生
1928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新的国民政府组织法,而后将国民政府主席和陆海空军司令两个职位合为一个,蒋介石如此就成为了最高的将领。西安事变的发生是整个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当时西安事变的发生是因为蒋介石的一句话,让张学良非常生气。
“中华民族危难之际,红军奋起抵抗,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想要一举消灭红军。”在这之前,张学良和杨虎城曾经多次劝说蒋介石,他们认为现在最关键的是对抗日本民族团结,但是蒋介石却是一点都听不进去,嘴上说着行行,背地里又开始自己的行动。
在两广事变之后,蒋介石就去到了西安,借此机会他想试探张学良对自己的忠心到底如何,蒋介石开会把要发动的第六次围剿的计划都说了出来,可那会,张学良领军多次惨遭失败,根本就不能够再战,他更加坚定了要让蒋介石停止这个想法的决心。
不仅张学良这样想,杨虎城也是如此,他多次找到张学良建议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想早日停止这场“闹剧”。杨虎城说到想扣押蒋介石,张学良的想法是有劝说成功的可能性就不采取强制的行动。西安事变的时候,我党不是弱小的,蒋介石是伪强。
西安事变对我党来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来说暂缓了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也同时为我党争取了抗日的时间,张学良在事变前后给我党提供了很多粮食和药品等物资。虽然西安事变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其实也是锦上添花罢了,如果没有发生,我党照样能够打出去,而西安事变对于蒋介石的好处,很多人是看不到的。
张学良和杨虎城在面对蒋介石的围剿计划给出的答复是先一致对外,最后再谈内战,蒋介石愤怒的拍桌子,认为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个人简直是反了天了,他的计划都不听了,大声说:“你们就是拿枪打死我,也改变不了我的想法。”没多久,在工开大会上,张学良就受到了批评。
蒋介石的攘内必先安外政策被学生们知道,他们拉起横幅,抗议蒋介石的做法,上街游行,还因为这件事情警察打死了学生。
这件事情引发了学生群体的愤怒,他们直接跑到了蒋介石在的地方,张学良一看情形不对,就赶紧找了蒋介石,而蒋介石的态度再一次让张学良觉得惊讶,蒋介石说要用枪把这群学生给打回去。
而这一次也让张学良彻底的愤怒,他也接到了蒋介石最后的“警告”:如果不接受围剿的计划,手上的军队会被抽调,去福建或者是安徽,会有人接替你们,实现计划。于是,张学良找到杨虎城说如此要对蒋介石采取强制措施,紧急扣押他,发动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前红军的处境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和红15军团成功会师,长征的道路就此结束,但是虽然结束了有个问题很快又来了,陕北地区的条件不好,非常贫瘠,红军带的粮食和物资基本上都没有了,寒风呼呼的吹,眼看着天气变冷,队伍里却没有足够御寒的棉衣。
红军的兵力已经在长征过程中损失大半,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又在眼前,现下想要增加兵力是非常的困难,国民党在人数上就超过红军大半,又要集中力量来攻打在陕北的根据地,如果蒋介石的计划得以实现,红军不知要面临多么恐怖的后果。
红军也早就想到了这一后果,于是连夜开会,组建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区域建立新的根据地,徐向前就是挂帅的最佳人选。蒋介石听说三大主力会了师,立马召集了30个师,让他们向着红军所在的陕北出发,任命张学良为围剿的副司令。
张学良对于这次行动是万般的不愿意,他们被调去陕北这里这么贫瘠的地方,张学良也觉得十几万的大军对付起红军来岂不是轻而易举,但是真正开战时,张学良的想法才是错了,张学良开始想和红军的对抗到底是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在三次战争后,毛主席和很多领导开了会,认为要优待这些战俘,并且将一致抗日的想法传达给董英武。战俘中有个人叫高福源,他是东北军的一个团长,我军看到他的伤势以后,给他包扎伤口,还会和他一起聊天,向他说抗日的事情。
在聊天中,高福源也认为抗日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高福源回去以后就找到张学良将我军抗日的事情说给了他,那会,张学良很是同意这个想法,于是红军,东北军以及西北军联合了起来达成了一致抗日的共识。
为什么徐向前说没有西安事变的话,说会准备新的长征呢?
那是因为在红军会师之前就已经有了新的计划要实施,这个计划叫做“战略转移”。中央对于陕北地区的情况做了判断,也准确的想到了蒋介石会在红军会师以后展开围剿。
红军对张学良透露新长征,张学良说让红军继续停留在原地,会有新的转机出现,新长征的计划由此往后延迟了大概三个月,这三个月里,张学良提供了很多的物资供红军使用。
红军的新长征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一个是向东,打回到陕北,另外一条是向南再回到陕北,哪条路线的终点都是一样的,西安事变发生前两个月,我党已经和张学良说了新长征的事情,张学良极力阻拦,我党也相信了张学良。
尽管推迟了行动,结果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张学良和杨虎城没有被我军说服,我军也是能够获得胜利的。
笔者感悟
即使没有西安事变的发生,红军依然是有计划进行新的长征,红军相信只要凭借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和人民的支持,他们一定会获得胜利,西安事变当然也是有好处的,他让国共两党一致抗日,团结起来,中国人民得以战胜外来侵略力量。
蒋介石在其中也是咎由自取,他为了自己的欲望,看不清大局,军队早就已经军心涣散,最终和他产生了矛盾。红军长征有毛主席的指挥,有各领导人看重大局,才能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