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突厥大军频繁地入侵大唐边境。
五月朔州告急,六月代州告急,七月原州、陇州、阴盘、并州告急。
一、
七月二十一日,李渊下诏,命李世民、李元吉领兵驻守豳州(bīn今陕西咸阳北部),抵御突厥。
豳州在长安西北150公里左右,是京城的西北门户。突厥骑兵一旦占领豳州,只需一上午时间就能兵临长安城下。
李渊将李世民派到这里,可见大唐已经被突厥逼到了生死边缘。
从大唐立国到李世民登基,八年时间里,突厥几乎年年入侵,仅有史料记载的事件,就达四十次之多,这让大唐君臣非常头疼。
于是,就有人向李渊提出迁都的建议。
据《资治通鉴》记载,这人的理由是“突厥所以屡寇关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长安故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
言外之意,只需要把长安的人口外迁,把金银玉帛运走,把长安房屋都烧毁,留下一座空城给突厥。
突厥没有可抢夺的人和财,自然就不会再有入侵的想法了。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招昏招,李渊却觉得可行,还真派人到樊城、邓城,去勘察可以建城的地方。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裴寂等人为了迎合李渊,都表示赞成,只有秦王李世民坚决反对。
为了打消李渊的顾虑,李世民还向李渊保证,不出十年定能提着突厥可汗的头来见。
有了李世民的保证,李渊这才打消了迁都的念头,转而派李世民、李元吉前往豳州抵御突厥。
二、
两兄弟刚到豳州还未满一个月,突厥的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就“举国入寇”,带着大军杀到城下了。
这对李世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事。
由于关中连日下雨道路断绝,粮运不畅,导致李世民军中缺粮;再加上士卒疲于征役,器械也都残破。
突厥“举国入寇”的雄厚兵力,也让唐军将士深以为忧,很多人未战先怯了。
这样的敌我态势,对李世民来说就是一手烂牌;但是烂牌在李世民手上,照样也能打出王炸的效果。
八月十二日,颉利可汗领着一万骑兵杀到了豳州城西,列阵于五陇阪。
面对旌旗蔽日,铁骑如云的突厥骑兵。唐军将士早已慌了,但李世民却显得很平静,带着李元吉从容走上城门。
李世民站在城门上,指着突厥大军对李元吉说:“敌人骑兵耀武扬威而来,我们不可以显出胆怯,当与之一战。你能与我一起吗?”
望着气势汹汹的突厥骑兵,李元吉早就吓傻了,哪里还敢出战。
他摇着头说:“敌军形势如此,怎能轻率出击?万一失利,后悔还来得及吗?”
李元吉的表现让李世民非常满意,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当时的李元吉早成了太子李建成一党,一心就想着做掉李世民,好夺取大唐皇位。所以李世民和突厥作战前,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稳住李元吉,防止他背后捅刀子。
得到满意答复后,李世民不屑地说道:“你不敢出,我自己去,你留此观战。”
言外之意,你既然认怂了,那就安分呆在这边看着!别添乱,更别在背后搞小动作。突厥大军要是破城了,谁都别想活命。
三、
解决了后顾之忧,李世民亲率一百骑兵冲到战场中心,向颉利可汗喊话:“我秦王也,可汗能斗,独出与我斗;若以众来,我直以此百骑相当耳。”
我是秦王,可汗敢不敢出来单挑?认怂的话就一起上吧,我只用这一百骑兵对你们的一万骑兵。
不得不说,这男人真的很猛!
不仅猛还很聪明,你以为李世民这是轻敌冒进,是莽夫的行为。其实,人家是胸有成竹,故意为之的。
李世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又深谙《孙子兵法》的统帅,怎么可能会做出如此轻率的行为来!
不仅身边的人纳闷,对面的颉利可汗也很纳闷,他跟李世民打过多年的交道,知道李世民绝不是莽夫。
这样反常的行为,必然有诈!
在没有搞清楚李世民意图的情况下,颉利只是笑而不应。他认定李世民身后必有伏兵,自己只要敢出击必定中计。
颉利的犹豫,正是李世民想要的结果。
人一旦对自己不自信,就会胡思乱想,只要颉利开始乱想,李世民就能进行下一步计划。
李世民又向前骑了几步,对着突利可汗说:“你之前与我盟誓,有急相救;如今反而引兵相攻,一点香火之情也没有吗?”
突利可汗也是一脸懵逼,搞不清楚李世民说这些话的意图,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这突利可汗是颉利可汗的侄子,掌管突厥东部的部落,实力强大且有继承权。因为颉利可汗的汗位来至于突利的父亲,所以颉利一直提防着这位亲侄子。
李世民清楚突厥内部的情况,知道两人的关系表面和谐,背地里却互相猜忌。
于是,他就当着两个人的面,来了招离间计。
四、
李世民和突利可汗的对话,传到颉利可汗耳朵里后,他的第一反应是:“突利和李世民勾结在一起了,他们这是要趁乱杀了我,好夺回汉位吗?”
显然,李世民的离间计起效果了,颉利和突利开始猜忌起来了。
再加上突利可汗的不正面回应,让颉利看来就是一种默认的表现。
想到这里,颉利可汗再也坐不住了。
一个李世民就难对付了,要是再加上一个突利,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管两人是否结盟,先退兵再说。
这个时候,李世民又向前骑了几步,即将要渡过水沟时,颉利赶忙派人制止说:“大王不要过来,我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来和大王重申巩固盟约而已。”
说完没多久,颉利可汗就下令撤兵。
李世民成功利用离间计,吓退了突厥大军,暂时解了豳州之围。
也成功在突厥内部,留下了怀疑的种子,为后来突利可汗来降埋下了伏笔。
五、
到了晚上,雨下得更大,周围非常潮湿。
突厥骑兵远道而来,住的又是帐篷,这就导致弓胶吸水失去弹性了。突厥骑兵打仗靠的是弓箭,现在弓不可用,就像飞鸟折了翅膀,杀伤力急剧下降。
反观唐军这边,住在屋子里,用火煮饭,刀槊犀利,以逸待劳,士气正盛。
李世民抓住这一闪而过的战机,亲自带兵冒雨冲击突厥大营。同时派人游说突利可汗,声明只打颉利,你不要参战,颉利死了突厥就是你的。
突利果然心动了,抱着观战的态度按兵不动。
颉利可汗见突利不出兵,害怕他会在背后捅刀子,也不敢独自出兵;于是就干脆下令不打了,派突利和阿史那思摩向李世民请和。
阿史那思摩,是颉利可汗的堂叔。由于他的相貌很像胡人,而不像突厥人,所以历任可汗都不允许他掌管军事。
东突厥灭亡后,阿史那思摩投降大唐,被李世民赐姓李并委以重任,成为大唐王朝的一位名将。
随着阿史那思摩和突利可汗的到来,大唐跟突厥再次签订盟约。
至此,李世民不费一兵一卒,吓退了突厥的大军,解了豳州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