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濠州红巾军领袖郭子兴因病去世,郭子兴长子郭天叙接任濠州都元帅,郭子兴的妻弟张天祐(郭天叙的舅舅)、郭子兴的干女婿朱元璋分任左右副元帅。由此,濠州红巾军系统形成了张天为主,张天祐、朱元璋为辅的“三驾马车”领导体系。而朱元璋作为资历最浅的将领,自然只能屈居“三把手”地位。但从个人能力而言,朱元璋无疑是甩郭天叙几条街,但郭天叙与张天祐二人结成了生死同盟,朱元璋只能忍耐蛰伏。
就在濠州义军内部发生权力交接之际,盘踞在集庆(南京)附近的民团武装首领陈野先率领数万大军进攻濠州义军东部重要据点太平城。朱元璋临危受命率领本部兵马击败了陈野先,陈野先被迫归降朱元璋,朱元璋欣赏陈野先的能力,与其结拜为兄弟,并让其统领旧部,加入濠州红巾军系统。
在陈野先的配合引导下,当年七月,朱元璋迅速攻取溧水、溧阳、句容、芜湖等地,朱元璋在濠州红巾军中的威望更加隆高。
随着朱元璋威望的日益增长,作为主帅的郭天叙益加感受到了危机,
为提振自己在义军中的地位,郭天叙决定亲自攻打江南重镇
集庆。
九月,
郭天叙联合
张天祐两部兵马正式发起了攻打集庆的战役,因陈野先熟悉集庆的地形,
郭天叙遂以陈野先为向导。陈野先率军向着集庆方向推进,逐渐发现集庆防守严密,再加上城内元军重新对他抛出了“橄榄枝”,陈野先遂决意阵前“反正”,重新投入元军怀抱。而郭天叙建功心切,丝毫没有觉察到即将到来的危险,当他带着军队进抵集庆城下时,突然遭到了陈野先与元军的两面夹击,
郭天叙、张天佑被打的措手不及,大败,二人也在战斗中阵亡。
郭天叙、张天佑阵亡后,朱元璋自然而然成为濠州红巾军当之无愧的领袖,不久后朱元璋打着为郭天叙报仇的名义,大败陈野先,陈野先逃亡金坛,遭到当地地主武装击杀,这位朱元璋的结拜兄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杀。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朱元璋在完成濠州红巾军内部的整合后,再次发动攻打集庆的战役,朱元璋先是在采石大败元军蛮子海牙所部水军。三月,朱元璋在江宁镇再破元军陈兆先部。三月初十,朱元璋成功攻入集庆,元军守将福寿阵亡,朱元璋得以全面控制集庆这块根据地。朱元璋还将集庆路改为应天府(意为应天顺人之义)。
而后,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的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并
以应天为根据地,分兵攻取镇江、金坛等地,逐渐成长为一方势力。后又相继消灭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陈友谅和张士诚,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并改应天为南京,建立大明帝国。朱元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除了自身能力超强之外,在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陈野先“帮助”朱元璋解决完最重要的政敌郭天叙和张天祐,可谓居功至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