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欢的临终布局
你觉得这世上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什么是好人?什么又是坏人?公司的纯利润300万是一个纳税的分水岭,300万以上利润的企业,整体所得税按25%征缴,300万以下的按5%征缴。一个企业一年下来利润为305万,按常理讲,他要交76.25万的税,但他捐了6万块钱做慈善,将利润打到了299万,然后交税变成了14.95万。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他永远在根据着当下进行精算。
这个世界极善和极恶的人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裹挟在中间的地带,每一分钟都在摇摆的普罗大众。我们在讲王猛好人时,曾经谈到过当年宣帝的那句霸道杂之,要用更好的制度设定,也就是法家去把往恶摇摆的人民越来越多地争取到善的一面。要用更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儒家去让善的一面自我正循环,去不断地产生民族向心力。
没有制度,国家会最终被魑魅魍魉所攻陷。没有精神,国家会最终成为制度的一片焦土。一个国之重器会相信人世间善的力量,但他不会相信人之初是性本善的。一个国之重器会相信好的制度可以打造出一个和谐的世界,但不会相信制度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一个个人层面的大善通常跟道德强相关,但是一个涉及天下层面的大善跟道德的关联就不是必然的了。天下的大善是井然的,社会秩序是减少的社会总成本。
社会的秩序牵扯到万民的人心,社会的成本牵扯到万民的福祉。让万民能够踏踏实实安下心来过日子、创造财富,是每一个位高权重者所能做到的最大善良。中国史中也曾出现过皇帝本身是教皇的思想实验,菩萨皇帝萧衍用自己的梦幻泡影一生得出了一个惊悚血腥的实验结果。非常搞笑的是他的实验变量宇宙大将军侯景,前面几十年在高欢手下一直是一个镇边宁静的国家柱石级别的方阵良将。高欢的私德极差,没有他不敢发的毒誓。萧衍的私德极高,没有他不能宽宏的对手。
但是大魔高欢用子心高之贼为社稷功德,善世消衍,留此败北之将为南国梦魇。见三岁孩童抱金砖于闹市,世人皆魔鬼遇笑脸。弥勒旁立护法韦陀,群魔皆圣贤。
司马子如根据史书记载,明确说是尔朱氏的忠臣,当年尔朱荣刚死的时候,贺拔胜第一时间就反水了,但司马子如却跟着尔朱荣的部曲去了河阴,还劝尔朱世隆不能退,打回洛阳去。后来高欢牛起来以后,司马子如因为他的怀朔籍贯被尔朱世隆怀疑了,司马子如强烈表态,还哭了一通,最终是高欢入洛阳以后才归降的。
侯景跟尔朱氏的关系在史书中记载不详,但时间上也是尔朱氏集团被彻底粉碎后才从冀州归降的。别看革命晚,但高欢对这俩当年的老兄弟相当看重。当年光屁股长大的交情永远最珍贵。这两个人都给了高级别的兽权,司马子如在邺城是四贵侯,景成为了河南王侯。景之所以对司马子如这么说,是希望和这位河北实权派的怀朔元老在高欢死后颠覆他的家产。很遗憾,不是每个人都有狮子的梦想,或者说人一到了岁数以后,就开始不再冲动,逐渐认命养生盘手串喝茶水了。
高欢死的这年,侯景45年富力强还想浪,但司马冏已经58了。几年前侯京川这局的时候,司马祖茹也已经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了,生理期上有一个50岁的分界线,无论男女,过了这岁数,各方面欲望都开始跳崖式的滑坡,所以不生孩子这事相当可怕。经济这玩意,没有胡花滥花的年轻人是不可以的。
司马祖儒并不想跟侯景趟这个浑水,人家这些年主要张罗贪污的事,比较忙,而且司马祖儒是一个特别灵的人,他的一生咱不去细讲了,总之一辈子都走在点上。人家这贪污其实更多还有一层自污的成分在侯景的那句拉拢,作为司马子如对第二届领导的投名状,早早地汇报到了高澄。那高欢病了以后,高澄第一个想到的威胁就是侯景。随后以高欢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召侯景过来。注意是急患病毒,称诈为欢。书以召景还没死了,高成就已经等不及了。结果高成就没想到他爹跟侯景有暗号。侯景曾对高欢说过,我在远方权利这么大,人们很容易从中捣鬼。以后凡是您给我的书信和指令,都请您加一个小黑点。高欢同意了,高层不知道这个约定,等侯景拿到书信后成为了信号枪,赶紧找茬不去了。
因为高欢也在防着高澄,他知道自己这儿子不是啥好东西,相对于侯景,这孩子的威胁可一点也不小。高澄是属于有才无德的典型代表,这孩子早早就震惊了天下。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10岁的时候,在高欢入信都后去招降高敖曹,当时高敖曹根本看不起他哥哥,引高欢入信都还专门给他哥送了女装。但高成以子孙礼拜见后感动了这个河北黑老大。此后高焕就经常考察这孩子的政务能力,一试还真是那意思。
12岁的时候就已经参与最高决策了。16岁的时候,高澄在邺城辅政,加领左右京畿大都督,任了进军总司令。当时满朝还只是听说小领导是个政务天才,依旧在拿他当个孩子。但高澄亮相之后,很快就以极高的决断力和政务成熟度震慑了所有人。所谓识人,虽闻其器,犹以少年器之,而机略严明,事无凝滞。于是朝野震肃这孩子作为接班人,能力上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这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而且人际关系上没有分寸,他15岁的时候就把他爹给绿了。他爹有个妾叫郑大车,出身荥阳郑氏,按理讲郑家也是四姓的级别,咱也不知道给丫头怎么起名叫大车。大车原为广平王原替的妃子,后来高欢入洛阳以后就把这大车给推走了,而且相当喜欢推这大车,没事都推,从不吝惜,对大车的保养宠爱非常。结果高澄也喜欢这大车,趁高欢出去打仗的时候也推了推。
很快东窗事发了,高层推车的动静太大了
,目击人太多了,高欢打算废这小子最终是司马祖如开导高欢,堪称史上劝架的最经典案例,我甚至不想嫁之一。上来司马祖如就开宗明义了,别难过,我儿子也把我绿了。卧槽,把同情心勾起来。
高宗再咋地也是跟咱楼大嫂子生的最好不过结发妻差不多得了,最终在一通面子操作下,作证的婢女被上吊了,高宗顺利过关。后来高重密最终被逼反导火索又是高层想推人家媳妇,连衣服都给人扯了,相当粗暴。主打一个,你喊破喉咙也没有用。你就比较诧异,你就差这一口吗?你非推人家媳妇吗?高宗还经常推他弟妹李祖娥,但他二弟高阳情绪控制能力极强,装傻小天才,随便推得好再来,在这跋扈哥哥面前,经常跟傻子一样。
北齐高氏很有意思,少年得志,才高八斗的人,通常在边界感上都会有问题。也许当年他推他车的时候,高欢要是冷他10年,对这孩子会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高澄这个没有边界感的高能长子,对于高欢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由于宇文泰的顶级战略威胁,高欢始终天子守国门的,驻守晋阳,除了起义之初,这辈子就没咋在河北待过。对于太行山以东,高欢无可奈何的,必须要早早放权给高澄。但对这个15岁就敢绿他的儿子,你能指望他多自觉的?朕不给你,你不能抢呢?北魏的例子就在那了,太子跟老子的权力矛盾根本就无法调和。
高欢针对高澄始终有两个后手,一个后手是老二高洋。高阳每次单独面对他哥的时候就是智障附体,但他爹给他的所有考验,这孩子都能满分地给出回答。有句俗语叫做快刀斩乱麻,创作者就是高阳。高欢曾经让这帮儿子们去从一堆缠乱的线头中捋出头绪,到了高阳这,直接一刀给乱麻砍断了。道乱成这样,根本就捋不出来了,得毁灭了重新开局。高欢点了点头。高欢后来还搞过突然袭击。命这帮孩子出去带兵执行任务,随后派了猛将彭乐去攻打皇子们,高澄那帮都怂了,最终是高阳率兵跟彭乐开干,还生擒了彭乐这个从来事上见的二傻子,不被所有人重视。只有高欢明白,这小子是装的。高欢还曾私下对自己的丞相长史薛琡说,这小子的脑子比我还强。高欢这辈子靠的就是脑子。这句话的评价相当,高阳始终被高欢安排在高澄身边,而且一直是在最核心的圈子里面,之前就一直是侍中。高澄成为邺城一把手后,高阳是上出做仆射,高阳能在控制欲极强,相当看不起自己的哥哥,身边始终千夫着,这是个相当厉害的备用选项。高阳后面的一系列表现,也确确实实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个后手是侯景,侯景看不上高澄,高欢肯定知道。那为啥高欢要保密这个黑点之约呢?高欢要是早早就告诉高澄了,高澄就有办法先动手弄死侯景。高欢需要在河南安排一个矛盾半公开化的侯景去牵制这个儿子。他在山西,侯景在河南,让这个河北的儿子有分寸感。高欢用强力的武力威慑打底,告诉他这没有边界感的儿子,天地万物赐给你的才是你的,不给你不能抢。
玉璧之战后,高欢恰到好处地要死了,让很多很可能不体面的事最终得以体面。但病情恶化太快,以及高澄的急不可耐,最终又使得喉颈问题并没有得到平稳的解决。高欢问高澄,你脸上有我病之外的忧虑是什么?还没等高澄回答,高欢就说,是侯景吧。高欢道,侯景在河南做一把手14年了,心很大,只有我能驾驭他。
你们没有办法,现在天下未定,我死后不要马上发丧。接下来仔细听好了。第一涉狄干是鲜卑大辈,狐狸精是高车大辈,这俩都是耿直有力的人,都是我仔细品出来的,放心用。第二,可朱浑道元和刘丰生都是西面远来投奔的,当初路自己都走死了,也不会背离你。第三,憨香乐原来是道人,心地和善厚道,是你们兄弟的好帮手。第4,憨鬼脑子里有钢管,回不过来弯,你要宽容他。第五,彭乐内心难测,邙山之战已经试出来了,防着点。第六,这帮人中能对抗侯景的只有慕容绍宗一个人,他是尔朱荣的亲戚。成分有问题,这些年我一直压着它,就是将来要把它留给你用上述的所有人,高欢没有一个看走眼,用侯景人家有目的铲侯景人家有后手,这是多么可怕的人。高欢正月初八走人,侯景正月十三就已经正式造反归附西魏了。
2.侯景的叛乱与萧衍的决策
颍州刺史司马世云举全城响应,侯景随后控制了豫州刺史高元成、湘州刺史萧渊明、广州刺史萧勃等。但西兖州刺史邢子才发现了侯景的阴谋,不仅抓了侯景的接管军,还向东部各州郡散发檄文,提前预警。高澄派了司空韩轨督各路军马讨伐侯景。
二月,侯景遣使来到了南国,给南梁的萧衍居士画了张大饼。我尊敬的皇帝菩萨,请允许我率豫、广、郢、荆、湘、兖、南、兖、冀东、豫洛、北京、北洋等关东十三州前来归附,其余这几州都是我去封信的功夫,等河南全部安定后,咱们再图谋燕赵这位史上最著名的皇帝菩萨,咱们后半段会有专门的赏析。先来看一下变化的北面局势,侯景的上市招募相当诱人,84岁坎上的按理来讲早已无欲无求的萧老居士突然间来感了。话说这年的正月十七这天,老萧梦见中原各地牧守纷纷献地,来降整个南京颅内高潮,各机关单位因此还举行了年后大庆。
这事最开始是老肖跟自己的宠臣、中书舍人朱义说的,而且道,我这人很少做梦,只要做了就会梦想成真。二月,侯景的招股书就送到了,老萧觉得太神了。更神奇的是,侯景的快递单号上盖的就是正月十七的戳。关于侯景这事,朝堂上有反对派。
第二,咱们这些年一直跟北面关系不错,现在招降纳叛这事不合适啊。老肖表示有理,但得到侯景的话,到时候连塞北也能沐浴在我的佛光之下了,机会难得,要知道变通退朝以后,老肖有点犹豫,自言自语道,几十年了,这国家治理得这么好,现在突然送来这么大礼,你说这事合理吗?要是因此造成混乱,将来后悔哪还来得及呢。
朱毅知道,这就是老萧需要一个心理自洽的理由,从他自己说这辈子梦想成真开始就已经表态了。于是这萧衍道,这是天意,要不咋可能砸下来这么大的福报,您这是拯救苍生,可不能因为这点小嘀咕就冷落了天下水深火热的人民。笑言觉得这个台阶好,又一想前面那梦,再结合自己十来天地接通力的五十年,决定给侯景注资。老萧任命侯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都督河南、河北诸军事大行台,承制如东汉邓禹故事。然后派司州刺史羊鸦仁率3万人支援悬瓠,给侯景运粮。三月初三,王母娘娘生日这天,梁武帝为了这次大福报,决定再次舍身同泰寺。四月初十,梁朝超再次捐款一个亿为萧衍赎身,萧衍注资了人生中最后的一笔福报,他这辈子盖棺定论的思维实验也即将走到终章了。
萧衍批准打增资款的时候,侯景已经击败了东魏方面的第一波讨伐,从虎牢退守颍川,等待南梁方面的军事支援。面对侯景的撤退,韩轨率军包围了颍川,侯景随后把东京、北兖州、鲁阳、长社四城割让给了西魏求救。此时已经是尚书左仆射的于谨建议侯景老辣奸诈难测,不如后期爵位再看其表现。荆州刺史王思政则认为时不我待,赶紧去救。紧接着,以荆州步骑万余人从鲁阳向阳宅出发。王思政的这次主观能动性,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他的结局。敌国叛将来投,永远要等最高层拍板,因为政治问题这东西你很敏感,
王思正已经冲出去了,宇文泰只能跟上,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加侯景大将军兼尚书令,派李弼和赵贵率兵一万赴颖川。中间侯景担心自己跟西魏眉来眼去,这事让老肖生气,专门去信解释。老肖大气表示,善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创奇谋建大业,这事以后都不用说,浪费纸,这习惯要改啊。
六月,看到李必这帮猛男要出虎牢关了,行鬼率军回到了邺城。侯景想趁机抓了李必和赵魏夺其军,但被赵魏看出来了,打算反诱侯景,被李必摁住了,还是要注意一下政治影响,侯景是自动归降的,在没有反击的情况下,还是要谨慎。此时南梁的支援军已经到如水了,侯景随后去了悬瓠,王思正接手了颍川,李弼率军回了长安,侯景上来就赔了不久,再次找谢请求援军打算赚回来。但谢朝中对侯景的人品进行了分析,说高欢刚死,这货就反了,所谋者大,不会为咱们尽忠的。宇文泰随后召侯景入朝。王思正与此同时,还迅速控制了侯景的七州十二镇,面对侯景这种老流氓,根本就不是信任的事,你投诚我欢迎,我先把力所能及能控制的全拿到手,然后一步一步地逼你做个好人。你真的投诚最好。你不能投诚,我也先把你的威胁控制在最小,对于你这种暴力的老流氓信任的程度那是有限的。眼瞅西面不像南面,好糊弄。
人家让你回朝,侯景果断推辞,给宇文泰写了封信,我耻于跟高澄那小崽子后面咋有可能跟你大兄弟比肩呢?宇文泰迅速止损,把所授侯景的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都督、河南诸军事等都授给了王思正。侯景觉得这个世界自己只不如高欢,现在他死了,自己已经天下无敌,元泰这小辈他看不上眼。真的如此吗?那为啥人家一上来就把你这老流氓给坑了呢?高欢给你那地方叫中原,那叫四战之地,那叫千里平原。在你之前以中原为根据地,能杀出来的只有一个人叫曹操。你有曹操的朱曹夏侯吗?你有荀彧的颍川股份吗?你有曹操宗教纽带的青州兵吗?无论是东魏还是西魏,最终都能一步步地急死你此时来看国际间的博弈,面对萧衍官方下令的大举北伐,高澄鉴于此,派人给侯景递话,你们全家都该好好的。
只要你回头,永远保你担任渝州刺史,还把你家小全还回去,你的所有文武班子,我都既往不咎。高成给侯景递了阴招,用还人质的方式来诱惑侯景的一次虚情假意。只给好处,没有义务,只需要你口头的表态就能换回儿子,但你得先投降表态,你表态了我就能做文章,比如说缓仨月再给儿子呀。只要你侯景投降了,你跟萧衍间的合作关系也就被离间了。结果他根本就糊弄不了侯景,侯景走这一步时,就已经都推算好了,叶城的妻子儿女肯定都得死,不可能再有别的选项。
侯景回信道,当年刘邦找项羽要煮爹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天下我自己能打,用不着你来刺,再说你杀我家人跟我有啥关系啊?你徐少华跟你老桂签的合同,你扔我池仲瑞干嘛呀?嘿,写到这都替萧衍愁得慌。北面都是练蛊练出来的,毒王是四万八千妖怪的狮驼岭,就你那温室大棚菜你怎么弄呢?眼看侯景不上当,陈元康又是劝高澄你去找慕容绍宗,那是你爹给你留的锦囊。高成道,我不是不想用慕容绍宗,但是我跟他没有交情,我怕一喊他,他也成了惊弓之鸟。陈延康道,这个你别担心,慕容绍宗知道我是您的心腹,最近给我送礼了,我为了安抚他,已经无可奈何地受贿了,定回信厚谢了他。别担心,这个陈元康确确实实是为国受贿。别笑,有深意。为啥说领导身边的秘书长是实权派呢?为啥皇帝身边的这侍中很厉害呢?举个例子,大领导对一项工作表达重视时,是不用把话说明了的。来你们单位开次会,多问这几个该项工作的问题,多几句批示,这就已经足够下面人往死里干了。领导的反应一定不能激烈,始终要保持隐而不发的状态。
你拍了桌子,这波及面就太大了,就没有余地了,这事最终就会很难讲,会变成什么样子,真要是到了拍桌子瞪眼睛的地步,通常两种情况,要么是大领导的权力已经下不去了,他已经被架空没有力量了。要么是拍桌子的方面要出大事,基本上是被连根拔起的级别,你都不用再去明示了,下面人肯定就帮你办了。
在古代,权利是要通过最高层的,一个个动作,一层层的关系进行放大的。陈延康为啥说必须得收慕容绍宗的礼?因为陈延康是高欢的大丞相,功曹主掌机,要等高澄接班以后,陈延康又无缝对接了。这是领导的身边人,此时是权力过渡时期,属于特殊敏感期,陈元康的态度隐隐然就代表着最高层的意思。陈元康要是不收慕容绍宗这礼,也就意味着你悬了,慕容绍宗就会自己找别的出路。收了礼就意味着至少你是安全的。为了国家设计,陈秘书受理太不容易了。就这样,慕容绍宗成为了东南道行台加开府,转封燕郡公,派他与高岳、潘乐一同救彭城。最开始侯景听说韩轨来的时候,评价说这是个吃猪肠子的,等听说高岳要来的时候,说兵精人普通,总之诸将没有一个看上眼的。但当听说慕容绍宗要来的时候,侯景敲打着马鞍叹道,谁交给那小崽子让慕容绍宗来的?高王难道是假死吗?高神通知道你在他死后要抢九阴真经,人家已经备好预案啦。
3.
慕容绍宗的出战与侯景的胜利
公元547年八月,萧衍下令北伐,萧渊明等率众十万顿兵寒山与侯景犄角绝泗水、灌彭城。慕容绍宗率众十万南下,然后南梁的萧渊明方面就不出战了,几十年没打仗了,上来就是国际大赛比较紧张。11月13,双方终于会战,南梁被一战打崩,主帅萧渊明及胡贵孙、赵伯超等被俘虏,梁军亡失数万。战报传来后,萧衍哆嗦了,从龙椅上差点栽下来,宦官赶紧扶住老头。萧衍开始预感到了什么,叹道,难道我要步司马家后尘了吗?几十年也算没白修,预感还是挺准确的。
十二月初九,侯景请求立一个元氏宗室北上,既是兴灭继绝的功德,又方便当政治符号去北伐立功。侯景这么干,因为高澄已经把东魏的末代皇帝孝静帝元善见扣起来,准备走过户手续了。孝静帝美容仪履历过人,据说能夹得石狮子,飞过宫墙射箭百发百中,大侠级别好文学,从容沉稳,人们说有当年孝文帝的分裂,高澄对其深忌之。魏书是北齐修的,对待这位末代皇帝被人夸了一大堆,但史官有多损,从一句能挟石狮子逾宫墙就看出来了。这他妈哪是皇帝,成飞贼了,脑子还有毛病?他是他是他夹着石狮子飞,文化人骂街,高欢时代拿孝静帝还是很当回事的,等到了高澄这就一切都免了。
经常问眼线诶,那大傻子比之前怎么样,脑残程度好点了没呀?你得当好捞头高升把这话说这么明了,叶城方面也开始对孝景帝各种精神摧残,孝景帝打猎的时候,旁边就喊皇帝不让马跑起来,大将军要怪罪的。高澄曾陪孝静帝喝酒,高澄举杯道,我提一杯敬皇帝,就已经没有君臣之礼了。气得孝静帝愤怒道,自古无不灭之朝,朕这一生活着还有何意义?下面这句名,场面必须上。原文成怒曰,朕狗脚,朕使崔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孝静帝不堪其辱,与其党密谋要杀了高澄,这事很快露馅了。
随后,高澄率兵入宫,见了孝静帝后,说了史上废帝中逼格最高的一句话,陛下何故要谋反?可高澄这孩子不是推拉车就是狗咬,这辈子名场面太多了。高澄把孝静帝关了禁闭,囚禁于含章堂里,随后把孝静帝一党主死于闹市,这给了侯景一个北伐的政治理由。十二月十二,萧衍安排了太子舍人元贞为咸阳王北上,慕容绍宗率军来战侯景。此时侯景率数千辆辎重马数千匹士卒四万人退守涡阳。慕容绍宗率十万大军铁甲耀日鸣鼓,长驱而进,顺风纵火摆阵,等侯景决战。侯景关了营垒,等风停下来以后才出来。慕容绍宗道,侯景诡计多端,喜欢袭人背后,赶紧加强后军防备,反应还是慢了,侯景派了一队兵,披短甲,持短刀从背后袭击了慕容绍宗,只砍人马之腿。东魏军溃,慕容绍宗坠马,刘丰生受伤,显州刺史张遵业被俘虏,慕容绍宗和刘丰生逃往了桥城。裨将斛律光、张士显责怪他们。
慕容绍宗道,我征战一生,没有遇到过侯景这样的对手,你们去试试吧。临走前,慕容少宗还算比较厚道,告诫道,不要渡锅水,过去了你们就回不来了。胡德光等随后现眼而回,慕容少宗问道,今天你们表现怎么样,你还怪我吗?话说侯景的兵法是从尔朱荣处学来的,授业恩师就是慕容绍宗。但据说侯景天赋异禀,学兵法没多久以后,就开始指导慕容绍宗了。论打仗,慕容绍宗其实不是侯景的对手,但他之所以会被高欢选中,是因为这个人相当稳,他虽然平不了侯景,但他不至于让侯景扩大盛世。
慕容绍宗不用击败侯景,只要僵住他的军心,后勤等等问题就都会暴露出来。侯景之所以狂,在于放眼东魏,他已经无敌了。东魏只要几战大败之后就会自己四分五裂,但慕容绍宗能拖住他时间,是侯景最大的敌人,慕容绍宗随后就开始拖着侯景,一直拖到年底,侯景粮尽,司马世云投降了慕容绍宗。按理讲,侯景也考虑到了粮食问题,他效忠萧衍,最大的战略考量就是后勤问题。但打到这个时候,国内的差距出现了,南朝的市场经济在战时让萧衍开始惊出冷汗。
按理讲,侯景所处的位置属于主场作战,从长江运到过洋的粮道很顺畅。相反,此时慕容绍宗远没有侯景的条件好。此时是冬季,北国的水量不足,粮道远没有南方的条件好,但是侯景先断粮了。理论上来讲,供给侯景军粮跟慕容绍宗耗属于送分题,但在萧衍一朝成为了极其艰巨的任务。笑仆特这国制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