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北宋词人贺铸评传(4)
(一)贺铸的家世
2,远祖(续二)
〇十五代祖贺知止
贺知止(?一753),唐玄宗朝著名文学家贺知章的从祖弟。年轻时精研《老子》《易经》,躬耕于会稽。开元二十九年(741)正月,朝廷下令,命两京及诸州置崇玄学,生徒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每年准明经例考试,谓之道举。由于知止颇通道家玄学,故会稽所隶属的江南东道三次荐其应试。但他自甘淡泊,无意仕进,始终未肯赴举。如此恬退不求闻达,适足以赢得重名令誉,立时便有人为之张扬于朝,因而得以免试授官上虞县(今属浙江)丞,这大约是天宝三年(744)左右的事。秩满后,又试任城县(今山东济宁任城区)令,时约当天宝六载(747)左右。此时,大诗人李白已罢翰林,浮游四方,而家寓任城。大约天宝八载(749)左右,李白回任城探家,知止有幸得以结识了这一代文豪。二人相过从于诗酒间,颇为投契。李白特地撰写了《任城县厅壁记》一文,赞美知止的政绩,其后半篇云:帝择明德,以贺公宰之。公温恭克修,俨硕有立。季野备四时之气,士元非百里之才。拨烦弥闲,剖剧无滞。镝百发克破于杨叶,刀一鼓必合于《桑林》。宽猛相济,弦韦适中。一之岁肃而教之,二之岁惠而安之,三之岁富而乐之。然后青衿向训,黄发履礼。耒耜就役,农无游手之夫;杼轴和鸣,机罕颦蛾之女。物不知化,陶然自春。权豪锄纵暴之心,黠吏返淳和之性。行者让于道路,任者并于轻重。扶老携幼,尊尊亲亲。千载百年,再复鲁道。非神明博远,孰能契于此乎?白探奇东蒙,窃听舆论,辄记于壁,垂之将来。俾后贤之操刀,知贺公之绝迹者也。
文中以东晋名臣褚裒(字季野)、蜀汉英杰庞统(字士元)比拟知止,可见李白对他的才具十分推重。虽则言及其所治下任城教化大行的那一段文字,未免溢美过甚,然而李白素以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自任,似乎不至于违心地去阿谀奉承一个小小的县令。因此,扣除《厅壁记》中那些文学夸张的成分,知止其人为官清正廉明这一点,大抵是可以确认的。
大约天宝十载(751)左右,知止迁任阳谷县(今属山东)令。在职期间,仍多德政。十二载(753),卒于官。当地百姓怀念他的恩惠,拦住丧车,不让其亲属将其灵柩运还会稽,于是他的三个儿子只好把他安葬在阳谷县北的高地上。
[附记]
〇《任城县厅壁记》,见《李太白文集》卷二八。《文苑英华》卷四〇八亦收此文,题作《兖州任城县令厅壁记》。历来为李白诗文笺注者,皆未详贺公为何人,幸有贺铸《庆湖遗老诗集自序》可补其憾。
〇《世说新语》卷上《德行》曰:谢太傅(谢安)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三国志》卷三七《蜀书》七《庞统传》曰:吴将鲁肃遗先主(刘备)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李白《厅壁记》季野备四时之气二句用此二典。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