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老的智慧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国家昌盛时,吉祥之事频现;国家衰败时,怪异之事丛生。”这话听起来挺玄乎,但细想之下,似乎真有那么几分道理。咱们不妨翻开历史的画卷,看看那些王朝的兴衰,是不是真有那么一些预兆。
先说说秦朝吧,那可是咱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强盛一时。但它垮台之前,竟然出现了三个让人心里直犯嘀咕的事儿。这事儿啊,就像是你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三只黑乌鸦一起飞过,心里头那个别扭啊,说不出的滋味。
再聊聊大清,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大清朝,在它走到尽头的时候,也碰到了三件没法用科学解释的事儿,让人不得不往“亡国之兆”上想。
第一件事是文明思想的不进反退,十九世纪是一个东西方文明互相反转的年代,随着西方率先进入工业化,国力快速提升,并在全世界大规模掠夺殖民地。
相反,当时的清朝因为长期的闭关锁国,不仅武器水平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在西方军队大规模发展热武器的情况下,作为最早使用火器的文明,清朝还把冷兵器当做主兵器使用,使得清朝在与列强的争斗中,屡屡处于下风,李鸿章在美国看到的现代文明,内心产生的震惊和绝望,是中国人几百年不思进取的苦果。
中国这块大蛋糕,谁不想分一口?那些西方国家,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盯着咱们这块宝地。鸦片战争一开打,中国就像是被推进了一个大漩涡,越陷越深。《南京条约》一签,那就是个开始,后面跟着的是一连串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打得那叫一个惨。
这种情况,是清朝一步步衰落的象征,连许多外国人都大吃一惊,第二件事是德军入侵华夏的沿路所闻,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德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一开始只派了几百人来探探路。他们到了日照县,一看那高高的城墙,心里头还犯嘀咕呢,以为这儿守卫森严。
随后他们找到当地的守军,说只要让他们进城,就给每个人一块银元。你猜守军怎么着?为了这一块银元,竟然就放行了!这事儿听起来就像是个笑话,可它就是真真切切地发生。
德军进城后,老百姓们也不反抗,还围着看热闹。德军过滩头,怕弄脏了靴子,老百姓还主动背他们过去,就为一块银元。
这事儿,你说是愚昧也好,麻木也罢,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状。第三是清朝地方官员的无知,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还几年,有一位日本官员曾到湖南进行访问,发现这里大部分的官员,压根不清楚甲午战争的存在。官员尚且如此无知,可见中国官员的工作能力和道德水平,低到什么地步,与明朝士大夫那种,只为自己,不顾天下百姓的自私心态,相差无几。
想想大清的统治者们,他们怎么跟列祖列宗交代?满人当年可是在马背上打下了天下,后期却变得如此懦弱。一个王朝,面对外敌入侵,不是想着怎么团结起来对抗,而是想着怎么隐瞒。就说甲午战争时期的旅顺吧,被日军屠杀得那叫一个惨,可就在那个时候,还有个戏班子在唱京剧。这些戏子们,从容赴死,就像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一样。
从客观角度看,清朝的衰落,这三件事,不过是封建王朝三百年一个周期的众多写照,只可惜相比明朝的刚强,唐朝的不屈,汉朝的勇武,清朝后期的衰落,让人更加鄙视,一个东方陆权大国,居然连一个岛国都打不过,但愿这样的历史,不会再发生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