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国才子”胡适,其实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创始人
2025-08-06 09:33:20
0

提起胡适,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倡导白话文的第一人,《新青年》的主编,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然而,被不少人捧上“神坛”的胡适,其实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1891年12月17日,胡适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由于家境不错,胡适很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不仅读过私塾,还接受过西式教育。

1906年,胡适考取中国公学,中国公学是一所顶尖的私立学校,其中大多收录的学生都是赴日留学生。在中国公学三年多的求学经历,对胡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后来说:“我若不进中公,后来的发展方向当不同。”

1910年,胡适从上海坐船去美国留学,进入康奈尔大学选读农科;1915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师从约翰·杜威教授。杜威提倡的实用主义,他的哲学思想以及喜欢谈论政治、参与政治活动的“特点”,都被胡适学了个十成十,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生命、学术生涯甚至整个人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然而,胡适第一次参与政治就被人骂惨了。1915年,北洋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当举国上下都在怒斥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时,远在美国的胡适却在留美学生中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大家采取“清醒的爱国主义”,冷静读书、不要被外界喧嚣干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家主权都被侵犯、践踏了,但凡是个中国人,都会义愤填膺、全力反抗的,胡适的态度和做法明显就是逃避现实,毫无骨气可言。

不过,这件事似乎并未给胡适带来什么影响,他依然在美国享受着肆意放纵的生活。后来,国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自觉有机会施展才华、展现政治才能的胡适,尚未真正拿到博士学位就匆忙回国了。

受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胡适于1917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任文科教授。之后,胡适开始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务活动,陆续发表了不少进步文章,而他创作的《文学改良刍议》,则打响了白话文运动的第一枪。他还跟陈独秀一起倡导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同时也向蔡元培推荐人才,这些活跃的行为令他在国内声名大噪,迅速成为中国文化和思想界的领袖之一。

但胡适动动笔杆子、动动嘴还行,一遇到“真刀真枪”的革命运动就害怕、退缩了。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列强的不公正对待,引发了“五四运动”,学生纷纷罢课、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呼“还我青岛,严惩卖国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工人和商人分别以罢工、罢市的形式予以支持声援。

可向来支持学生运动的胡适,却成了“复课派”,他对学生说:“单用罢课作武器是最不经济的方法,是下下策。”在他的影响下,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等初期学生领袖纷纷退出运动。胡适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举动,令不少爱国人士尤为不满,斥责胡适毫无底线原则、骨头太软。

胡适刚回到国内时,曾发誓“二十年不谈政治”,认为他从事的是文学革命,可他后来的种种行为早就偏离文学革命,走向政治活动了。而且,身为文人的胡适并未“爱惜羽毛”,小事上客观严谨,大事上妥协投降。

七七事变发生时,日寇侵华已成事实,但胡适依然不相信或不愿相信中日之间有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他一再坚持和平信念,主张避战。虽然他没有像汪精卫那样直接倒向日本,但他主张不抵抗的态度与“汉奸”无异,他还有一句名言:“我情愿亡国,绝不能对日作战”。在这种事关国家利益、民族存亡的大事上,胡适的妥协就等于向日本侵略者投降了。

更过分的是,九一八事变后,胡适对宋子文说:“反正东北都丢了,我们打不过日本人,不如顺水推舟,把东北送给日本,换取和平...”打不过就加入,胡适的言论令人震惊且愤怒,而他也在“卖国”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1934年,胡适在北大讲坛上公开鼓吹“抵抗三日亡国论”,引发青年学生的怒火,台下嘘声一片,尴尬的胡适抱头鼠窜似地逃下讲台,从此很少在北大露面。

屈辱的《塘沽协定》签订后,胡适竟大言不惭地说:“非如此不可,放弃东三省,承认满洲国,让日本人掠夺50年,就可以继续剿共50年!”曾经冲在进步运动最前沿的“民国才子”,竟被日本人吓破了胆,表现出如此可憎可恨可笑的嘴脸,难怪鲁迅先生为此大骂:“胡博士不愧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

解放战争中,胡适已走上了与国民党合作的不归路。国共关系稍有缓和时,中共想要争取胡适,但被他拒绝了;毛主席在宴请全国政协的知识分子代表时说:“胡适这个人也真顽固,我们托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

钱穆曾评价胡适“以言以人,两无可取。”这句评价十分中肯,胡适为人处世的确太差。蒋介石败逃台湾后,没了国民党资金扶持的胡适也跟着跑去了台湾,给蒋介石做了很多事,后来在台北病逝。而蒋介石对胡适的评价则是:“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从胡适的一生来看,早年他在文学上的确颇有建树,思想也算开明,但到了中年、晚年,未曾改变的吃喝嫖赌恶习,自大傲气、不听劝谏,贪恋权势、钱财,吃不了苦、受不了罪,怯懦无底线等缺点一一暴露出来,早就将他仅有的那点儿好感度给败坏完了。

作为文人,胡适有才华、有学问,却唯独没有风骨;作为政治家,他有一定的见识和思想,却唯独没有原则;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在国家积贫积弱时敏锐地意识到了一些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救国”手段,但危急关头他却一走了之,抛弃了培养他、成就他的国家。可以说,胡适就是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眼里只有利益。要是他遵守自己“二十年不谈政治”的誓言,单纯当一个文人,或许不会被骂得那么惨,但历史从来就没有“如果”二字。

相关内容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
2025-08-06 04:34:27
原创 ...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
2025-08-06 04:34:24
原创 ...
许世友深思熟虑:一定要打好1948年春山东兵团的第一仗 1948年...
2025-08-06 04:34:08
原创 ...
宋英宗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宋仁宗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结束后。宋英宗...
2025-08-06 04:34:05
原创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
2025-08-06 04:33:58
原创 ...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场,因为德国与苏联都是已...
2025-08-06 04:33:51
原创 ...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军事领域无与伦比的大家、高人,两位各自指挥...
2025-08-06 04:33:50
原创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拥有大量被广泛流传的经典...
2025-08-06 04:33:42
原创 ...
1968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中南海游泳池门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小插...
2025-08-06 04:33:29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提起日本历史,知名度最高的时期,莫过于战国时代。虽然因为较小的战争规模而被称为村长械斗,但乱世总是比...
原创 蒋... 时间1931年7月23日,地点南京,伴随着一篇文章的发表,全南京甚至是全国、全世界皆无比震惊,原因很...
原创 当... 导读 刘备并非只是那个仁德宽厚的形象,他从小就有强烈的野心和人生理想。揭示了刘备对家庭关系的冷漠和...
原创 “... 出身平民的美智子攀了高枝,被皇太子明仁看上了,她父母脸上却一点喜色也没有,似乎这并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
原创 亡... 文 / 子玉 秦国灭国大战的快速推进导致消化不良,以楚国为代表的关东六国势力依旧强大,是秦国二世而亡...
原创 在... 唐代诗人王昌龄曾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描述了战士们的英勇与忧国情怀。中国历史...
原创 去... 旅游大热的今天,不仅一些名胜建筑和绿水青山成为了热门的旅游地点,就连一些皇陵也成为了开放的景区。不得...
婺源石堨的科学价值 建于宋代的婺源清华村彩云堨。  温乐平供图 婺源石堨2024年9月被列入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原创 时... 前段时间我国单方面免签日本的事情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绝大多数观点都是日本人这么仇恨中国,日...
今天,我们如何铭记这段历史 凌厉的防空警报划过寂静寒冬,响彻南京上空。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