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是由南齐贵族萧衍,推翻南齐所建立的政权。在南梁建立不久后,北方的北魏因为权臣内斗而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两个政权。如果说北魏的国力与南梁相比不相上下的话,那毫无疑问。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后,南梁面对北朝任何一个政权,都是压倒性的优势。
尤其是最为弱小的西魏,在南梁眼里更是不堪一击。既然如此,那南梁就应该趁此良机,有所建树才对。然而让人疑惑的是,南梁在东西魏互相争斗的数十年中,却几乎没有任何建树。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说南梁的统治者是一个昏君,或者南梁陷入内斗。
那还可以理解这种情况,但实际上南梁当时的统治者是南梁的建立者萧衍,而萧衍绝不是昏君。并且南梁当时也没有陷入内斗,日后的侯景之乱,那都是北齐北周建立之后的事情了。北魏刚刚分裂时,南梁内部完全可以说是铁板一块,那既然如此。
为何既没有昏君,也没有陷入内斗的南梁。在北朝内斗的有利局面下,反而没有任何建树呢?我想原因有两点,首先是南梁选错了战略对象。他没有选择弱小的西魏,而是选择了强大的东魏。至于南梁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其实也说不上完全错误。
以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举例,夷陵之战获胜的是吴国,既然如此,那曹魏就应该与吴国合作,乘胜灭掉蜀国?理论上的确如此,但曹魏选择了进攻吴国,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也很好理解,蜀国被吴国打的一蹶不振,对曹魏已经没有威胁,反而是吴国成为曹魏的唯一对手。
在曹魏看来,只要打掉吴国,那灭掉蜀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反过来说,如果帮助吴国灭掉蜀国,反而是增加了吴国的国力,让自己一统天下更加困难。南梁与曹魏的考虑基本相同,但它还有一点考虑。南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在建康,而建康的北面就是东魏。
因为拱卫京师的需求,南梁的精兵也集中在建康附近,攻打东魏比攻打西魏更加便利。然而就事后的结果来看,因为东魏比较强大,南梁反而不能轻易得手。并且说起来东魏没有灭掉西魏,南梁的拖后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南梁选择进攻西魏,那可以预见。
东魏和南梁联手,一定可以灭掉西魏。但南梁选择东魏做对手,最后就是三方平局的结果。其次梁武帝萧衍信仰佛教之后,他对于开疆拓土就失去了兴趣。虽然仍然有小规模的战争,但发动大规模的北伐已经不可能。毕竟在萧衍眼中,有北伐的军费。
还不如拿来修几座佛寺,更能让他得到佛祖的青睐。这只能说是南梁这个政权本身运气不好,如果萧衍信佛晚上几年,或许南梁还真能取得一些成果?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