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江西一家族,曾经300年不分家,4000个人一起过,一夫一妻
创始人
2025-08-06 03:33:28
0

前言:

从始皇帝统一中国开始,华夏大地上就出现了许多盘根错节的大门阀世家。

这些家族底蕴深厚传承有序,某种程度上垄断着上层社会的话语权,所以不管时代如何更替,他们都巍然不动。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这个说法。

武则天荣登大宝之后对此深恶痛绝,便挥动屠刀瓦解起了门阀大族的根基。

到了宋朝的时候,除了江西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家族之外,别的门阀士族基本上已经土崩瓦解,被历史的车轮所抛弃。

而江西这个曾经300多年没有分家,数千人一起生活的大家族也没有逃脱被宋廷打压的命运,最后被强制分家。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会让当时的朝廷都感受到威胁,从而采取措施呢?

垄断知识传承的一小撮人

从始皇帝统一中国之后,中原之地便进入到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

那个时候纸张还没有出现,书写记载主要靠的还是竹简。

而竹简的记载能力非常低下,一部著作需要数不清的竹简来记录。

因此上才有“学富五车”“读书破万卷”等词语的出现。

这种情况也使得知识的传播非常困难,家中没有藏书的人是根本上就无法去识文断字的。

慢慢的掌握着知识传承的人家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显赫,世家门阀开始出现。

到了汉高祖刘邦再一次统一中国的时候,这种情况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了。

当时刘邦看不上儿子刘盈想要废掉他,改立宠妃戚夫人生的刘如意为太子。

按说以当时刘邦的权势,这样的事情是能够一言而决的。

可吕雉不甘心自己的儿子被废,于是想尽办法请来了商山四皓给刘盈站台。

这四人的出现让刘邦改换太子的念头彻底被打消。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商山四皓不但是当时学识最渊博的一个群体,而且四人都是当时最顶尖门阀的话事人。

由此可见门阀势力在汉初有多么的牛气。

到了晋代的时候门阀大族的势力发展到了极致,当时统治晋朝的司马家就是门阀中的一员。

李唐开国之后,李世民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曾经求娶世家之女,可结果却被无情的拒绝。

这让李世民大怒,命人重修了氏族志,可就算这样依旧没有打破世家大族的安逸圈。

还是武则天上位之后,以屠刀和酷吏开路,才算是彻底的把这些传承了上千年的家族给拆毁掉。

但事有例外,有一个家族却躲开了武则天的清算,逃离到了江浙一带继续繁衍了起来。

义门陈氏

开元十九年,当时唐朝走到了最鼎盛的时期,不但国家非常的强大,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好过了不少,盛世正式来临。

彼时一个名叫陈旺的人在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建立了一个庄子。

这个陈旺可不简单,他是南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一脉,知识渊博眼光毒辣。

作为开国皇帝的后人,家中的钱财自然是不缺的,所以陈旺建立庄园之后,在当地购置了大量的田产。

“耕读传家”底子就这样被夯实了。

开元年间社会发展稳定,这里又远离朝廷中枢,所以陈氏的扩张非常快。

就算是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但远在江西的浔阳陈氏也并没有受到什么波及。

随着人口的增多,陈氏的庄园一扩再扩,不但增加了更多的房舍,而且还完善了供子弟读书的学堂。

据考证,那个时候陈氏已经开始有了“育婴堂”,这几乎就是现如今幼儿园的翻版。

稳定的环境让陈氏族人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每年族中几乎都有子弟考中进士,出仕地方。

到了唐僖宗年间,陈氏不但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积善人家,子弟在官场上更是势力不小。

这个时候的李唐朝廷已经日薄西山,无力再去改变什么。

于是只能顺水推舟的给浔阳陈氏赐了一副“义门陈氏”的匾额。

得到了皇帝的嘉许,陈氏的发展更是不可阻挡。

宋真宗继位之后,全国最大的家族就是义门陈氏,当时他们有将近1500人生活在一起。

在江南,义门陈氏的大名无人不知,子弟做官的更是不知凡几。

一千多人生活在一起可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为了安全考虑,陈氏庄园里面养了许多的看家狗。

这些看家狗的数量足足有数百只,每一次进食都是百犬同槽,场面非常的壮观。

狗且如此,人就更加不用说了。

陈氏族人聚在一起吃饭劳作的场面更是震撼。

这种情况让朝廷感受到了威胁,于是仁宗上台之后,就开始着手想要分解整个义门陈氏。

仁宗一朝虽然武备方面习惯性的软弱,但却名臣辈出。

大名鼎鼎的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王安石等人都是在这个时候扬名的。

陈氏分家

名臣无疑不是饱读诗书之辈,因此上大家都非常清楚门阀大族的危害,所以陈氏的存在就非常的扎眼了。

宋廷在经过了商议之后,决定让包拯负责这一次的陈氏分家。

当然朝廷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师出有名。

宋廷先是下了一道圣旨表彰了陈氏的孝义之风,然后又给陈氏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加国公衔。

最后还把《陈氏家法》纳入了国家收藏,由朝廷刊印给民间发行。

在这连环的套路之下,义门陈氏虽然心中非常的不情愿,但还是乖乖的开始分家。

生活在一起的族人得知大家就要分崩离析,远赴他乡,心中都非常的难过,一时间哭声震天。

最后族老把大家平时吃饭的铁锅摔碎,让被分出去的每一支都拿了一片,以做纪念。

就这样传承了300多年,已经足足有3000多人的陈氏家族开始分赴全国各地。

仁宗皇帝得知了此事之后,也是非常感动,专门赐下了“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这十二字作为表彰。

可以说当时义门陈氏的分家在仕林中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以苏轼为代表的读书人纷纷称赞。

一时间天下人无不佩服敬仰“义门陈”。

这也让迁徙到其他州县的陈氏族人受益匪浅,每到一地不但当地的官员士绅非常热情。

就连民间的百姓也是交口称赞,恨不得立即和陈氏一族搭上关系。

现如今遍布我国各地的陈姓基本上都是那个时候迁徙而来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全世界的陈氏族人都会到今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祖祠所在地来拜祭。

齐家之典范

陈氏一族能够和睦的在一起生活数百年之久,这和他们族内森严的规矩是分不开的。

从家族开始壮大之后,义门陈氏一直都坚持着一夫一妻制,这在封建社会是非常了不起的。

而且当时的陈氏一族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模式,不允许任何的家庭私藏财物。

这一点倒是和主席他老人家倡导的“人民公社”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

族内没有贫富的差距,人人都需要劳动,人人都需要读书,这才促使3000多人的大家族能够顺利的繁衍生息。

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民办高校就是由义门陈氏创建的“东佳书院”。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义门陈氏真正做到了诗书传家,耕读不辍。

为了让族人们能够更加有序的生活劳作,陈氏先祖一共完善了三十三条家法。

这些家法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规范族人的作用。

有宋一朝,所有读书人无不奉此三十三条家法为“齐家”的典范。

正是因为有着非常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发展理念,所以义门陈氏纵然是历经战火的摧残,可人才却从来就没有断代过。

诗书传家的义门陈氏也丝毫不缺少血勇之气,在面对外族入侵的时候,他们会毅然的拿起武器来抗争。

为此,整个义门陈氏在北宋末年和清朝初年的时候多次被外族所屠戮。

后来还因为陈友谅的原因被明太祖朱元璋大肆报复,但这都没有能够让义门陈氏沉沦下去。

到了近代,陈氏一族更是出现了不少能为之士,比如陈独秀、陈毅、陈云、陈赓等都是杰出的代表。

他们虽然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但都恪守着家族的古训,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不吝此身。

不得不说,从陈氏一族定下“忠孝为本,耕读传家”的祖训之后,这种精神就刻入到了陈氏一脉的骨子里面。

结语:

现如今全世界姓陈的人都以“义门陈氏”的后裔自居,这不但是对身份的认同,更是对文化的一种认可。

每年到了祭祖的时候,世界各地的陈氏族人都集聚一堂,其场面更胜往昔。

这也许就是中国人骨子里面对故土的依恋和对祖先的敬仰吧。

狐死首丘,落叶归根,不管飘零到何地,炎黄子孙的根永远都在华夏大地上。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于公众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违者必删

相关内容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
2025-08-06 04:34:27
原创 ...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
2025-08-06 04:34:24
原创 ...
许世友深思熟虑:一定要打好1948年春山东兵团的第一仗 1948年...
2025-08-06 04:34:08
原创 ...
宋英宗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宋仁宗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结束后。宋英宗...
2025-08-06 04:34:05
原创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
2025-08-06 04:33:58
原创 ...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场,因为德国与苏联都是已...
2025-08-06 04:33:51
原创 ...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军事领域无与伦比的大家、高人,两位各自指挥...
2025-08-06 04:33:50
原创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拥有大量被广泛流传的经典...
2025-08-06 04:33:42
原创 ...
1968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中南海游泳池门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小插...
2025-08-06 04:33:29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历史上,朝鲜不是在被打,就是在被打的路上。中原王朝最早打高丽是在唐朝,武则天的老公李治派“大唐军神”...
原创 秦... 说实话,秦国到了秦献公手上其实过得挺惨的,虽然一天到晚跟魏国干仗,而且赢的次数还多,但是就是越打越弱...
原创 1... 1949年9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在这次大会上,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一共576票有...
原创 粟... 粟裕向陈毅敬礼说道:军长,我来迟了,陈毅:军事上主要由你考虑 世人皆知陈毅和粟裕是新中国开国将领,却...
原创 秦... 长平之战是战国末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大战。其规模空前,堪称战国时代第一大战。此战之后赵国一蹶...
牛鉴:大清柱石,文武兼备,济世... 牛鉴,这个名字在清朝历史上熠熠生辉。他是清代的忠臣重臣,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成为大清的柱石。他...
原创 郑... 探索电视剧《风筝》背后的秘辛:"军统四哥"徐百川与"鬼子六"郑耀先的故事引人入胜,但其余"八兄弟"的...
原创 满... 【引言】 清朝统治中国276年,300万满族人掌控3亿汉人,这种悬殊的人口比例下却能长期维持统治,实...
原创 隋...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以其雄才大略和多才多艺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他的统治也伴随...
原创 清...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