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马家军是西北地区的武装力量,盘踞在青海、宁夏、甘肃三省,也是民国中存在时间最久的军阀派系,而马家军也分为“青马”和“宁马”“甘马”三大派系。
“甘马”: 马安良、马廷勷、马廷贤
马安良
“甘马”的地盘主要在甘肃,第一代首领是马安良,他的父亲马占鳌是清末“陕甘民变”的首领,后来被左宗棠收编成为官军。在民国初期,马安良继承了马占鳌的武装,成为甘肃地区军阀头目,当时“甘马”的势力比“青马”和“甘马”的强,但只传到第二代就灭亡了。
马廷勷
马安良最疼爱的儿子,继承了马安良的武装,担任凉州镇守使,后来因为起兵反冯玉祥的国民军被杀,因此“甘马”退出历史舞台。
马廷贤
马廷勷的弟弟,跟着“尕司令”马仲英制造了“河煌事变”,手里沾满无辜人的鲜血。
“青马”:马麒、马麟、马步青、马步芳、马继援、马元甲、马彪
马麒: “青马”第一代首领,地盘主要在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马麒的父亲马海宴在清末时期也参加了“陕甘民变”,后来也投降左宗棠,成为了官军。
民国初期,北洋的甘肃督军张广建为了制衡马安良,因此开始扶持马麒和马麟两兄弟,虽然“甘马”衰败了,但“青马”的马麒和马麟开始崛起,并且控制了青海地区。
马麟: 马麒的弟弟,本来是“青马”二号人物,但随着侄子马步芳的成长,最终马麒的兵权被侄子抢去。
马步芳: “甘马”第二代首领,也是西北马家军中名气最大的,发动过“四马拒孙”的战争,还是西路军惨剧的刽子手。解放战争末期,马步芳担任国民党的西北行政长官,当上了梦寐以求的“西北王”,但随着解放军的到来,马步芳父子最终逃往沙特。
马步青: 马步芳的哥哥,率兵盘踞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和马步芳一起制造了西路军的惨剧,马步青的兵权最终被马步芳抢走。
马元甲: 马麒的亲外甥,一直都是马步芳的前敌总指挥,也是他率兵在河西走廊攻打西路军,因此他是西路军最大的刽子手,解放战争结束后,得到应有的惩罚。
马彪: 马麒的堂弟,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青马”的骑兵师师长,率兵参加过抗日战争,立下不少战功。
马继援:“青马”第三代继承人, 马步芳的儿子,解放战争末期,继承了马步芳的所有兵权,但随着解放军的到来,跟着马步芳逃往沙特。
“宁马”: 马福祥、马鸿逵、马鸿宾、马敦静。
马福祥: “宁马”第一代首领,他的父亲马千龄也参加过“陕甘民变”,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马福祥和哥哥马福寿一起到北京打过“八国联军”,而且马福寿还战死了。后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马福祥负责护卫,因此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赐,开始建立“宁马”军阀派系。
马鸿逵: “宁马”第二代首领,控制着宁夏地区,被称为“宁夏”王,也是西北马家军中唯一的同盟会成员。马鸿逵被称为“滑马”,在解放军进军西北的时候,马步芳多次请求马鸿逵支援,可马鸿逵就是按兵不动,最终“青马”被消灭,“宁马”的末日也来了。
马鸿宾: 马福寿的儿子,马福寿在北京战死后,马鸿宾就被叔叔马福祥收养,马福祥也把马鸿宾当亲儿子养,让他和马鸿逵一起继承了“宁马”武装,因此马鸿逵一直记恨马鸿宾。后来马鸿逵背叛冯玉祥,导致马福祥被冯玉祥软禁,还是马鸿宾把马福祥给救出来,马鸿逵根本不管父亲死活。解放战争末期,马鸿宾在宁夏率部起义,也是马家军中结局最好的。
马敦静: “宁马”第三代继承人,马鸿逵最疼爱的儿子,也是国民党最年轻的少将,在解放战争时期,马鸿逵也让权给马敦静,但马敦静的能力比马继援差远了,最终和马鸿逵一起逃往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