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南北朝百年大分裂,引来了中原地区第五次大一统王朝的盛世名君。那就是文治巅峰的隋文帝杨坚。噢!不,是继秦皇汉武第三位千古一帝!
隋文帝虽然在国内很多时候被国人忽略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个败家儿子隋炀帝杨广,把大隋朝瞎折腾直接拱手被大唐帝国代替,由于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太牛十三,唐太宗李世民的光芒直接覆盖这个隋文帝杨坚伟大的功绩。
隋文帝杨坚功绩,但是隋文帝杨坚却受到许多欧美西方人的崇拜和赞扬,法国皇帝拿破仑更是将隋文帝杨坚视为偶像。而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入榜,排行第八十二位。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是西方学者所著,多多少少对东方人,比较吝啬。中国入榜者仅有八位,而其中皇帝职位占了三名,秦始皇、成吉思汗,再有就是隋文帝。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和北周两朝的军事贵族,曾追随西魏权臣宇文泰南征北战,被封为随国公。
杨忠死后其子杨坚承袭父爵位,随国公杨坚也在对北齐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他还是北周宣帝的岳父。
北周宣帝死后,杨坚以辅政大臣的身份成为北周最高权力的权臣,随国公杨坚不甘心做个权臣,欲想过把皇帝瘾,夺取了年幼北周静帝的皇位。
杨坚当上皇帝后,开启了帝权之路,开启他的大展宏图伟业。
军事上
①派遣大军灭了南方割据政权腐朽陈王朝,结束百年南北朝大分裂,巩固华夏再次统一。
②改革府兵制
隋朝元年隋文帝杨坚延续西魏和北周两朝以来的府兵制度,府兵为独立的军户,家属随军营住于军坊,不同于一般民农商户;军人及其家属需按照均田法令受田。军户兵平时耕作,战时征调训练。免租调力役,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听从调遣出征。兵民合一是府兵制发展史上的又出现一次重大改革。寓兵于民既节省国家的军费高额开支,减少国家负担,又能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可以预防府兵将领拥兵自重的情况发生。
经济上
①改革均田制
均田制是府兵制后背强有力护盾,隋文帝沿袭北魏,西魏,北周这一土地政策,但在受田对象和受田年限上对北魏创立的均田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大隋朝开皇二年,隋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提前农民受田的年龄,废除北齐以来的男丁到老而退露田的规定。隋文帝对均田制的改革使耕田农民获得了对露田的终身使用权。有的均田军功赏赐和享有,加强府兵制兵农合一作战能力。为后面大唐帝国横扫四方诸夷,为大唐帝国辽阔疆域打下伏笔。
②改革货币、度量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路割据政权都以自己货币贸易,导致货币轻重杂乱,度量衡混乱,隋文帝重铸新钱,改轻重不等的货币为每钱统一重五铢,便利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商品流通和促进经济发展。隋文帝对度量衡也进行了改制和统一;以古制一尺二寸八分为一尺,古斗三为一斗,古称三斤为一斤,此举政策使百姓生活便利,促进了大隋朝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后面开皇盛世打下坚硬基础。
政治上
①开创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杨坚废除北周时期六官制度,
废除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是由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这三省是最高的政务机构。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所继承的隋时三省制。三省制下面设有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共六部。这六部执行三省职务,而三省听从皇帝起书诏令。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人才以及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而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等。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这套机构到两宋时期中央皇权发展巅峰。隋文帝建立的这套规模庞大、结构完备的官僚机构制度是任何历代王朝皇帝都不可媲美的。
不仅如此,六部制的设置对之后的历代皇朝影响非常巨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减少了权臣作乱。成为了后面历代王朝的固定制度,一直沿袭到清王朝毁灭才结束。单凭这一点,就令很多历代王朝的帝王望尘莫及了。
②首创科举制,继三国魏晋南北朝以来,士族门阀不断壮大做强,杨坚为了打压士族世袭垄断,决定通过科举制在全国里选拔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以才能治天下,间接加强皇权,打破士族门阀无能庸才的世袭和做大做强威胁到皇权。也维护均田制防止被士族门阀做大垄断,才能维持这种强大府兵制度。
该科举制度影响后面历代王朝,延续的一千三百多年。到了晚清王朝才废除。
改革吏治
开皇元年,只因北周和西魏时期律法刑罚太残酷,隋文帝杨坚大帝在律法上进行的改革,制成《开皇律》。该律法共有十二篇章、五百条律法,虽然适当参考当时北齐王朝的律法,但是同时也进行了修正,除去死罪条、流罪条、徒杖等千余条律法。与前朝代刑律相比,《开皇律》条目简单、刑罚较为宽和。《开皇律》是对前历代封建王朝法律的修改和总结,对历代封建王朝律法影响很大,大唐帝国的律法《唐律》就是沿袭前隋朝《开皇律》而来的。
可以说强大的大唐王朝几本照就抄袭杨坚所有制度并沿袭下去。
杨坚为后世打下坚硬基础,为后世开创盛世繁华,那为什么盛世强大隋王朝不过二世而亡?
这离不开隋文帝的儿子杨广大帝这个雄才大略瞎折腾,同时离不开士族门阀暗中掺和。
杨坚大帝所创下制度大都触碰到士族门阀利益,从隋唐两朝时期开始士族门阀就和皇权明争暗斗。
隋文帝杨坚死后,其子杨广二世继承皇位,这时候隋王朝达到盛世颠峰,文化经济繁荣昌盛。
隋炀帝为了打压和消耗士族门阀,开始四处挥霍;建筑中都,修大运河,派百万大军征高句丽。这是历代帝皇不敢一次性干这种百年大基业,消耗如此巨大国力!是历代王朝所承担不起!但是隋王朝承受得住,杨广他老爹留下丰厚财产,够隋炀帝败三代,都便宜后面李唐王朝,只是丧民心和士族门阀出卖而己。和八百多年前秦朝比不上大隋丰厚财;大隋王朝不过二世而灭亡,只是从隋杨家换成李唐家当家作主,公司财产还在。大秦王朝不过二世而灭亡,那是名义上真正破产。
秦始皇四处挥霍: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大兴修阿房宫,大兴建筑长城,秦始皇后代子孙无能补救,导致灭亡。
而杨广四处挥霍,消耗如此
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有他老爹爹留怎么多财力,物力,物力,但是为什么还是灭亡?
杨广大帝只是完全没有继承自家老爸的权谋和眼光,只知道大干快上,恨不能干一天顶十年、分分钟想把士族门阀都给收拾掉。结果被士族门阀抓住东征高句骊的破绽,又掀起一场天下大混乱,直接把老杨家的江山分分钟钟给掀翻了。怪谁?只能怪杨广没有他老爹那样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