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上有一种现象,那就是男性娘化,假如你走在街上用心去发现,你会看到好多男人居然打扮得浓妆艳抹、花枝招展。小编感到不解,这种美反正小编欣赏不来。
而在网上有的网友对于这种想象非常担忧,并发出感慨:少年娘,则国娘。是的,这种“娘”的风气很不好,而在娱乐圈中大有哈韩哈日的风流。
这种外来的“娘”的风气会带坏尚且不懂事的小孩,影响他们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作为祖国的花朵,被这股歪风邪气侵害了,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其实“男性娘化”不只是现代现象,看看南北朝你就知道了,下面小编给大家一一道来。
提到魏晋南北朝,很多人会想到一个词“魏晋风流”。确实在那个时代,很多人崇尚“文人雅士,风流才子”的生活。然而这种风流的生活建立在男性女性化的基础,大家都注重自己容貌。
有的人甚至出现比拼容貌,而不是比拼才华了。这种完全被扭曲的价值观真的在魏晋时期存在过,假如你长得帅,那么你就可以在那个朝代衣食无忧,因为在那个朝代帅真的可以当饭吃,“小白脸”特别吃香。
魏晋时期的人在意自己是否帅气,男生常常也会给自己化妆。胭脂水粉、香料不在是女性的特权,男人也会浓妆艳抹,男子“抹粉”是当时的主流,最知名的代表人物有曹植、何晏,其中何宴对抹粉有异常的热爱,他随时随地都要补妆美容。而且男人如果不带个“荷包”出门,会被好友取笑。
因为男人身上的“男人味”太大,只能用荷包中香料掩盖住,还有的人会吃“鸡舌香”,让口齿留有芳香,这样给人的印象会很好,大概整个社会风气都是这样,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寻常老百姓,没有不这样做的,人人抹粉,打扮动人,生活越来越精致,风气越来越“娘化”。
但是魏晋时期跟现代的“娘化”还有区别的,那时候古人虽然娘,但是出现了很多有才华的人。魏晋名士的气质非同凡响,比如以“竹林七贤”和“兰亭名士”(谢安、王羲之、王徽之、刘惔、王濛、支遁、孙绰、许询等人)为代表的魏晋名士。
他们跟现代娘化的明星不一样,魏晋风流人物是真的率真洒脱。他们更多追求思想上高深的境界,不是头发的五颜六色。所以魏晋时代的娘化跟现代“娘化”还是有所区别。
虽然那时的古人也很爱美,但更注重内涵,在乎自己精神境界是否高雅脱俗。而现在年轻人?他们更多只是在乎外表是否俊美!
终究这股风气还是不适合社会的长期发展,而且魏晋风流也被之后朝代的一些文人名士贬低,因为魏晋南北朝这些名流过度谈精神境界,不切实际,又常醉生梦死,活在温柔乡中,而这种不良风气跟魏晋朝代的短暂统治有关系!
试想,如果人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雅士”,国家又靠谁去作战?士兵还有力气去打战?难道要让士兵打扮的花枝招展“帅”死敌军?有的网友说:只有少年强,则国强。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谢谢。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人和本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