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在‘枯竭’的美国西部以及‘美国的黄河’(科罗拉多河)每一滴水都被榨干”这种说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过度开发利用**:
- **大量水库建设**:美国早在约100年前就开始大规模开发科罗拉多河,在其干流和支流上修建了众多水库。例如胡佛大坝形成的米德湖水库以及鲍威尔湖水库等。这些水库的总库容巨大,达到了约872亿立方米,能够容纳科罗拉多河四五年的水量。这种过度的拦截蓄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用水、灌溉用水和水力发电等需求,但严重影响了河流的自然生态流量,使得河流下游水量大幅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的情况。
- **农业用水消耗大**:美国西部是重要的农业产区,科罗拉多河流域的水资源大量用于农业灌溉。随着农业开发的不断扩展,用水需求远超负荷,这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尤其是在干旱年份,农业用水与其他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2. **气候变化的影响**:
- **降水模式改变**: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美国西部的降水模式发生了变化。冬季降水更多地以降雨而非降雪的形式出现,即使有积雪,也因气温升高而融化加快。这使得河流的春季融雪径流减少,因为积雪是科罗拉多河的重要水源之一。
- **蒸发量增加**:气温升高还导致土壤和植被的水分蒸发量增加,使得原本就干旱的地区变得更加干燥。更干燥的土壤也会吸收更多的径流水分,进一步减少了流入河流的水量,导致科罗拉多河的水量不断减少。
3. **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
- **用水需求增加**:过去几十年,美国西南部地区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快速增长的人口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商业用水等需求大幅增加。例如,洛杉矶、凤凰城、圣地亚哥等城市的发展都高度依赖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这给河流的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 **基础设施压力**: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建筑等,这些建设活动会改变地表的水文条件,影响雨水的渗透和径流,进一步减少了河流的补给水量。
4. **矿业开采等其他因素**:美国西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清洁能源转型,矿业开采活动增加。采矿需要大量的水,这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矿区的污染可能会渗入含水层和地表水源,影响当地的溪流、地下水位和水质。
5. **管理与应对措施的不足**:
- **供水协议过时**:涉及科罗拉多河流域7个州和墨西哥的供水协议签署于近100年前,当时依据的径流量数据与现在的实际情况差距很大,但协议的更新和调整相对滞后,无法适应水资源变化的新形势。
- **缺乏统一协调**:美国的水资源管理基本以州为主进行,全国无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法规,虽然联邦政府也会参与一些协调工作,但在应对跨州的水资源问题时,缺乏强有力的统一管理和协调机制,导致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综上所述,美国西部的“枯竭”以及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采取更加有效的节水措施,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首先,从过度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影响、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矿业开采等其他因素以及管理与应对措施不足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过度开发利用,提到了大量水库建设拦截蓄水以及农业用水消耗大的问题。气候变化方面,阐述了降水模式改变和蒸发量增加对河流的影响。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部分,说明了用水需求增加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文条件的改变。矿业开采部分强调了其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最后,指出管理与应对措施不足,包括供水协议过时和缺乏统一协调。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全面探讨了美国西部“枯竭”以及科罗拉多河水资源被榨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