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川军观测哨报告:“发现目标!三艘敌运输船在两艘扫雷艇的护卫下沿江而上,正在进入我军炮兵射程!”炮兵团长戴传薪立即命令:标定射击诸元!
戴传薪于1912年出生在四川仁寿县,黄埔六期交通科毕业,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炮兵科。抗战爆发后,随部队出川抗战。第二十三集团军配备榴弹炮后,戴传薪即以旅长军衔就任直属炮团代团长。
他经过仔细考虑,感觉既然步兵可以打游击,那么炮兵如采取打了就跑的办法,也可以寻机在长江岸边打击敌舰。
戴传薪把炮兵打游击的想法报告了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得到支持。
1939年5月,戴传薪选择了江西彭泽县境内的定山作为第一次炮兵游击战的场所,这是一次史无先例的尝试,打得好,便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打得不好,榴弹炮遭受到损失,他所要承担的责任将是极为严重的。
为此,当唐式遵征求他的意见,掩护炮兵的任务由谁来承担时,他毫不犹豫地点名第一四六师第四三八旅旅长徐元勋。
战将徐元勋接受掩护炮兵打游击的任务后,立即精心布置,这项任务极为重要,炮兵的安危就系在自己身上。
杨家山位于定山的西南,两山紧连。两山距长江边约五六公里,徐元勋计划指挥攻占两山,并在山上设立观察哨。
5月21日晚上1时,随着两颗红色信号弹冲上黑暗的天空,川军正面攻击部队不断向前推进。
由于正面的攻击十分猛烈,山顶据点的敌人大多增援正面半坡,守兵不多,我军两路奇兵从背后攻入,迅速扫清山顶之敌。在半山据点顽抗的鬼子一看山顶失守,在我军上下夹击下方寸大乱。杨家山上下两个据点迅速被我军占领,清点敌尸共计90余具,有两个鬼子被我军敢死队员按住当了俘虏。定山靠近杨家山一面的据点被第八七五团攻占。
在山顶另有一个据点,因距离太远,而且地形险峻,攻击部队对其一时无能为力,暂时对峙。
在旅指挥部待命的徐元勋,得到攻击成功的报告,立即传令固守阵地。戴传薪立即命令炮兵观测哨出发,在杨家山顶设立观测点。同时又命令四门山炮进入阵地,做好伪装和发射准备。
一俟火炮进入阵地,戴传薪立即向唐式遵报告:“报告总司令,掩护步兵攻占预定目标,我四门火炮全部进入阵地。”
“好,注意隐蔽。等待目标出现后集中火力打击。”
第三天,炮兵观测哨终于报来消息:发现目标!三艘敌运输船在两艘扫雷艇的护卫下沿江而上,正在进入我军炮兵射程!戴传薪精神为之一振,步兵兄弟的鲜血没有白流,他立即命令密切观测,随时标定射击诸元。
当敌舰到了最佳射击位置,戴传薪下令:“瞄准中间一艘,各炮顺序试射一发!”
随着几声巨响,敌船队周围顿时溅起几股高高的水柱。船队见遭到袭击,立刻加大马力呈“S”形前进。随着观测哨不断修正射击诸元,戴传薪不断下达命令:“各炮瞬时引信,速射五发!”“各炮瞬时引信,速射十发!”终于,两艘运输船起火,速度慢下来,最后掉转船头向下游逃跑。
戴传薪哪会给它喘息机会,随着一排排炮弹飞到江中,一艘运输船中弹燃起熊熊大火,很快就在连环爆炸声中沉没。一艘船逃到下游,虽然大火被扑灭,但已歪倒在江里,动弹不得,后被新四军谭震林部俘获。
在集团军总部,唐式遵得到战报,立即下达命令:“火炮撤出战场,步兵全力掩护!”这条命令也同时通过第一四六师师部传到徐元勋处。
这时,日军终于弄清楚了我军攻击杨家山和定山的目的。
下午,恼怒万分的日军从马挡和安庆增兵。公路上传来马达轰鸣声,又有敌兵急赴战场,对我军进行反攻。几架日机和敌炮兵猛轰我军杨家山右翼,敌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凶狠的攻势。
徐元勋组织力量掩护,下午5时左右,戴传薪率炮兵撤退完毕,徐传勋命令各部相互掩护向太平关乡撤退。
至此,此次炮兵打游击,除了徐元部牺牲数十人外,炮兵算是险胜。不过这一次炮兵打游击,取得了经验,开创了新战术。
此战后,戴传薪的“流动炮”平时就隐藏在山区,伺机流动出来专在长江航路炮击敌舰,取得丰硕战果,日军在国际上做出的长江航运已经完全安全的保证由此破产。
1944年,戴传薪提任21军147师少将师长,1945年6月28日晋升陆军少将。
抗战胜利后,戴传薪于1949年前往巴西定居。垂暮之年,戴传薪积极为祖国的统一尽力。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戴传薪在巴西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