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他们雄才伟略在当时做下了一番事业,让人非常的佩服但是他们的后人没有遗传到先人的优秀,表现平庸甚至堪称懦弱,将前辈的事业损毁殆尽。
对比两者让后人不胜唏嘘,刘备的后人在历史上也非常出名,大家都认为他特别的傻,刘禅真的傻吗?就连诸葛亮都被他骗过,临终前才看懂他。
留下傻名号的刘禅
刘备是三国时期非常出名的一位能人,他原本只是卖草鞋的只有一个宗室的名号,既没有钱财又没有地位但是却能够白手起家,依靠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了无数英雄愿意为其效劳,紧跟着建立自己的政权甚至一度超越了其他两个国家.
表现之优秀让我们非常的佩服,而他的后人却与他截然相反。刘禅出生于公元207年,他出生之后父亲还没有建立稳定的政权,还是受过了一些波折的。他在公元223年登基成为了蜀汉的皇帝,他在位42年。
后来投降了魏国并且留下了乐不思蜀的成语。让后人对他非常的不耻,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赵子龙七进七出营救刘禅和他的母亲的时候,他的母亲受伤刘禅当时也没能幸免。
可能在那个时候他就摔坏了自己的脑子,后边才会那么的懦弱无能,在历史上留下傻的名号,而事实真相并不是如此。
刘备临终托孤
刘禅并不是刘备唯一的儿子,据史料记载,刘备一共有4个孩子,其中有三个是亲生的,还有一个是他收养的养子,养子后来因为丢失城池被赐死,而在剩下的三个儿子中,刘禅能够超越其他两人成为新的皇帝,说明他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
他曾经跟随父亲学习兵法,还受到过诸葛亮的教导,在史书中也有记载,刘禅还曾学习过一些兵法武术。受到如此系统的教育刘禅不可能是没有任何才能。父亲临终之前,曾经将诸葛亮叫在身边,亲自嘱咐他。
我的儿子如果将来有些能力可以辅佐的话,你就陪在他的身边,认真辅佐他光复汉室,如果他实在没有能力的话,你可以取而代之让我们汉室更加的辉煌。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虽然不免有收买人心之嫌。
但他可能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当时听到这番话的,除了诸葛亮还有刘禅。刘备晚年时期,蜀汉势力虽然大不如前,但是还是有一些能人的,臣子也非常的精明对于刘备非常信服,而刘禅几乎没有什么名号。
既没有战功又没有出色的表现,可能在当时就不是很受臣子们的看重,父亲临终之前又当着他的面告诉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这对刘禅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可能也让他有了危机感,导致他即位之后装傻示人。
诸葛亮临终前才看懂他
刘禅在即位之后虽然做了皇帝,但是手中的权力并不是很大,在当时还有史书记载称当时处理国家事务,军政大权都在诸葛亮的手中,而刘禅只要负责的则是一些祭祀事宜。
可以说他平白担了皇帝的称号,手中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权力朝中官员也不是听他的。如果他真的傻的话在当时可能就直接出手,针对诸葛亮想要独揽大权了,从这里也能看出他绝对不是昏庸之人,故意装傻得到了诸葛亮的庇佑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诸葛亮临终之前也才看明白这一点,在他病重之时刘禅派人询问他蜀汉还有何人能够担当重任,诸葛亮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算是权力的正常交接,而除此外刘禅还问了一句话,在您百年之后,您的子孙后人应该如何安排?
诸葛亮听到之后回答:自己家中还有几百亩的桑树,可以让儿子保持温饱了。在临终之前问出这一句话才显示他绝对不是真傻。刘禅知道诸葛亮权力极大在蜀汉威望也非常高,担心丞相政权会被他交给自己的儿子。
所以才会提出这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成功的将丞相的职位给废除了,把所有的政权归拢在自己的手中。也是这个问题让诸葛亮在临终之前才看明白,刘禅并不是真的傻。
结语
刘禅在位42年最后投降,他装傻失去了蜀国却得以善终活到64岁。还有史学家分析认为,那个时候蜀国势力大不如前已经十分疲软了,灭亡是早晚的事,刘禅的投降只是让这个结局更快的到来,在投降之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通过装傻还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乐不思蜀也有可能正是他大智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