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姜小白在葵丘(今河南考城)会盟,
周襄王赐下胙肉、天子车马等最高赏赐,
齐桓公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是春秋五霸之首。
有人说齐桓公贪图玩乐,亲近易牙、开方等只会阿谀的近臣,将朝中大事都交由管仲打理,晚年更是凄惨不堪,依靠祖先姜子牙和相国管仲才获得霸主之位,真的是这样吗?
一、基础牢固
当年周朝建立分封,姜子牙被分封在了齐国。在齐国,姜子牙采用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措施;并对当地风俗改革,让当地人更快融入中原生活;同时依靠当地沿海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农工商”并举
,让齐国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姜子牙的这一系列措施,将齐国发展为强国,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
以此可见,姜子牙对齐桓公称霸有一定基础贡献。
二、改革进步
齐桓公执政后,为了扭转中衰、称霸天下,他任用了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相(可以看出齐桓公善于用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
管仲变法
”。
1、行政改革
各地区分业定居,不得迁徙,地方各级官吏由国君直接任免,强化了国君对直属领地的控制。
同时人才制度上推出了选拔、推荐、考察等办法,使得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国家机构。
2、军事改革
管仲把民政组织与军事组织统一起来,平时是民政组织,战时是作战单位,寓兵于民,军政合一。这一改革形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军队。
3、经济改革
管仲提出“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提倡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三、外交造势
外交上齐桓公推行
管仲提议的“尊王攘夷
”策略,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
在山戎侵扰燕国时,面对燕国求救,齐桓公出兵大获全胜之后,燕庄公送齐桓公到达齐国境内,因为诸侯相送不能出境,为了表达自己对燕庄公的尊敬,齐桓公直接把燕庄公到过的地方送给了燕国。
齐桓公的“尊王攘夷”策略,使得他获得了很大的名气,舆论上占据了优势,渐渐获得其他诸侯们的支持,让齐桓公得以在其他诸侯中称霸。
从以上可以看出,齐桓公成为诸侯间的霸主,与齐国的良好基础、改革发展以及外交策略有着很大关系。
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齐国良好的基础为改革提供了优势,改革使齐国强盛后利用“尊王攘夷”外交策略,逐步发展,利用周天子的威势,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不管是姜子牙还是管仲,可以明确的是,齐桓公本人目标很明确,就是争夺霸主地位;同时重用管仲,全力支持管仲的改革,管仲提议的外交策略也是彻底执行,二人合作默契,互相成就。
有明确的目标和超强的执行力,依靠国力和各方面人才支持,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当之无愧。
#历史开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