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一战,改变了秦楚的强弱之势,双方实力悬殊,都是乌合之众!
创始人
2025-08-03 19:03:21
0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周文突破函谷关,一路杀到戏水东岸,拿下咸阳已是指日可待。然而谁都不曾料想到的是,秦政府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力挽狂澜的人物:名不见经传的少府章邯。章邯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赦免并释放骊山刑徒和人奴产子,迅速把他们编入军队,迎击叛军。

章邯和周文的决战就这样一触即发。

周文的两难

我们先来审视一下双方的实力。周文这边,不但行军的速度快,军队的扩张速度更快。快的优点是符合“兵贵神速”的战术标准,打了秦政府一个措手不及。而且造反这种事情,士气特别要紧,而要想维系高昂的士气,就必须高歌猛进,不能有片刻的延宕。不过,快也有快的劣势,那就是军队根本来不及整编,虽然人多势众,但终归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另一个问题是,在攻入函谷关之前,周文沿途经过的都是山东六国的故土,反秦意识高涨,仅仅一个楚地,就爆发了不知道多少起的叛乱,以几千人为一伙的反秦武装遍地都是。这一切自然会使周文得到强大的助力,不但人马越打越多,后勤补给也不会是个问题。

然而在入关之后,进入的就是秦国故地了,这里的百姓就算一样受不了秦二世的折腾,但一来秦二世继位不过一年,秦始皇余威尚在;二来就算他们也不满意秦二世的统治,但面对山东六国气势汹汹杀过来的世仇,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这就会导致周文大军才一入关,群众基础忽然间就消失得一干二净。于是后勤工作也好,情报工作也好,原先的举手之劳通通变成了棘手的难题。

这个时候,周文也许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吧:方案一,搁置一切问题,以速度碾压矛盾,一鼓作气直扑咸阳,而相应的风险是,只要稍稍受挫,全军就有崩溃的可能;方案二,先停下来休整一下,把该理顺的事情先理顺,等调匀这口气,再做最后阶段的冲刺,而相应的风险是,客场作战,对手的集结速度可能会快过自己的休整速度,自己这边已经处于高位的士气值,会很容易低落下来。

章邯的优势

到底应当何去何从呢?从过于贫乏的史料来看,第一套方案似乎才是赢面更大的优选,但周文选择了第二套方案,停下来了。

再看章邯这边,如果说周文率领的是一群乌合之众的话,但这些乌合之众至少齐心,而章邯摩下不但也是乌合之众,这些人还随时都会有反叛的可能。

儒家人士读这段历史,最容易联想到武王伐纣时候的牧野之战,在儒家文献的记载里,商纣王的几十万奴隶大军突然倒戈,反而充当了周武王的前锋。

但章邯的优势在于,秦二世颁发了诏书,天下大赦,这就及时地争取了人心,对于那些忽蒙大赦的人,打仗不再只是迫于皇命,而是为了好好维护住从天而降的这份福利。如果让周文军打进了咸阳,自己的处境到底会更好还是更坏,一切都在未知之数,但只要秦政府打赢了,自己的福利就是十拿九稳的。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笔账并不难算。更何况当时信息闭塞,关中劳工们哪里想得到天下忽然大乱,秦朝的统治真有可能覆亡于一夕之间呢。

章邯的另一个优势是:这些临时招募来的人手只是他的羽翼,而不是他的爪牙,真正起到爪牙功能的应当是驻守在咸阳周边的正规军。史料虽然没有交代这个细节,但从情理推断,要让几十万的劳工、刑徒修建骊山陵墓和阿房宫这种超级工程,假如旁边没有足够多的驻军,估计整座咸阳城里,上到皇帝,下到平民,都会惴惴不安的。

精锐部队

历史学家李开元先生有一个推断,认为周文之所以在抵达戏水之后忽然顿兵不前,是因为遇到了卫戍咸阳的中尉军。中尉军由中尉统领,所以得名中尉军,是秦军精锐中的精锐,他们“不仅担当首都咸阳的卫戍,国家有重大仪式礼仪,也出动中尉军担当。秦汉皇帝下葬,中尉军战士着黑甲黑衣,玄冥军阵从皇宫排列到陵寝送葬,应当就是兵马俑军阵的原本。”

虽然这只是推断,但大概率上,章邯的大军应当是以咸阳一带的正规军为核心,以刚刚从工地上赦免下来的劳工和刑徒填充人数充当羽翼。从后续的一系列战况来看,章邯军的战斗力极强,作战意志高涨,虽然在解除了咸阳危机之后得到过兵员补充,但显然一直以来军队的核心成员只可能是来自秦地的本土军人。

后来章邯向项羽投降,项羽虽然留下了章邯的性命,但坑杀了章邯麾下的20万降卒,这也足以说明章邯的主力部队来自秦地本土,而不可能是来自六国故地的劳工和刑徒。

所以事情确实很有可能像李开元先生推测的那样,周文军在戏水被秦军拦住,两军隔河对峙,周文军一时之间冲不过去,但秦军毕竟人数太少,只能拒河防御,没法渡河强攻,这才有了章邯不拘一格的扩军之术。

两军交战的具体过程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只知道这场仗结束得很快,周文败走,退出了函谷关,在曹阳(今河南灵宝东)停下脚步,收拾败军。

按说胜败本是兵家常事,局部的胜负易手并不是多么致命的事情。但这次不一样。自从大泽乡起事以来,燎原之火迅速席卷秦朝全境,胜利总是来得异乎寻常的容易,而这突如其来的一败,竟然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自立为王

《资治通鉴》转而叙述武臣和张耳、陈馀这条线,说当他们占据了战国旧都邯郸之后,听说了周文兵败的消息,又听说被陈胜分派出去攻城略地的将领们,大多都被谗言陷害,没死在秦军手里,反而被陈胜扣上罪名诛杀掉了。于是张耳、陈馀迅速应变,劝说武臣自立为王。

这段内容出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但删掉了一些很要紧的内容。在《史记》版本里,张耳、陈馀之所以劝说武臣自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两个人因为陈胜当初既没有听从自己的计策,又只把自己任命为低级武官,一直耿耿于怀。如今既然发现了机会,自然放手一搏,因为只要说动武臣自立为王,自己的级别也就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了。

所以在儒家人士的看法里,张耳、陈馀虽然是当时的天下名士,但操守实在不值一提。南宋学者陈耆卿有一篇《张耳陈馀论》,说君子之道,看重的是信义,看轻的是功利,无论侍奉君主还是结交朋友都是这个原则。

这倒不是因为功利不重要,而是因为当信义被重视之后,功利自然就会被看得轻了。张耳、陈馀就是典型的反面教员,当初他们投奔陈胜,就应该从一而终,结果他们嫌弃陈胜不肯重用自己,就去忽悠武臣独立称王。

好吧,那两位仁兄好好为赵王武臣效力也就是了,但并没有,他们在武臣遇难之后竟然找了个理由拥立了赵王歇。这种货色,只要有利可图,就算一天之内更换10位主君也不稀奇。人际关系每每如此,但凡不涉及利害关系的时候,指天画地,赌咒发誓,亲近得简直不分彼此,而但凡有了一点点的利益纠葛,马上就能反目成仇,落井下石。这个世上,张耳、陈馀之辈难道还少了么?

这位陈耆卿,论调听上去似乎属于朱熹一派,其实刚好相反。陈耆卿是朱熹的对头,他的老师就是南宋功利主义大师,人称水心先生的叶适。叶适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所以他这一派学术称为永嘉事功学派,和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驾齐驱。这样一看,陈耆卿的论调在南宋年间怎么都不该算是迂腐了。

但是,假如张耳、陈馀有机会回应陈耆卿的话,一定会以鄙夷的神色骂他迂腐。在当下的情境之下,武臣到底该不该独立称王,张耳、陈馀的说辞,乍听起来似乎也称得上合情合理,说陈胜本人就是自立为王的,可见称王不问血统,不必非得是六国王族后裔。

如今武臣以3000人拿下赵地数十座城池,在黄河以北自成一个势力范围,如果不称王,就没有合适的身份来控制这片广袤的疆域。无论如何,必须立一位赵王,才能够有效控制赵国故地。

在《史记》里,张耳、陈馀对武臣的这番劝说特别语重心长:“如果您去向陈胜请示的话,陈胜耳根子软,您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陈胜就算要立一位赵王,也不可能立您。他要么立自己的兄弟,要么立赵国王族的后裔。将军您可不要错失良机啊,时机稍纵即逝。”

张耳、陈馀这番话,给我们留下了“间(jiàn)不容息”这个成语,形容时机紧迫,稍微喘一口气就会被错过。那么,这番话到底在不在理,武臣又该不该听呢?我们下一讲再谈。

上期回顾:

章邯:大秦最后的名将,智谋过人,以一己之力把秦朝拉回正轨!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相关内容

手握86亿元现金仍赴港IP...
港交所官网显示,继6月初宣告将在港股IPO后,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08-03 04:42:31
成都近郊自驾露营宝典:5 ...
一、藏在城郊的露营宝藏地 1. 崇州道明竹里・竹隐营地 距市区 1...
2025-08-03 04:38:40
《刺客信条:影》潜行机制革...
《刺客信条:影》已经跳票到了明年,除了“弥助武士”和各种设定问题外...
2025-08-03 04:33:37
原创 ...
文|季婉白 编辑|季婉白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有争议的皇帝...
2025-08-03 04:33:36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种在唐朝时期的酷刑,是一位叫做来俊臣的酷吏发明的...
2025-08-03 04:33:35
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希...
澎湃新闻获悉,“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于11月20日在...
2025-08-03 04:33:14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会随着国力的变化而...
2025-08-03 04:33:11
原创 ...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以王朝为主,这种封建国家与现代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2025-08-03 04:32:47
原创 ...
老蒋打指挥打仗的水平怎么样?这个问题,不光是我军会说他不行,就连国...
2025-08-03 04:32:41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今年休赛季对于赵继伟来说非常轻松,因为没有国家队的任务,赵继伟可以轻松享受假期。而今天赵继伟更新了最...
原创 此... 马超17岁随父亲马腾征讨李郭乱党,阵前刺王方擒李蒙,一战成名,羌人称之为“飞将军”。马超能够和关、张...
原创 太... 599年冬至,太子杨勇穿朝服受众臣拜谒。次日,58岁隋文帝杨坚上朝若无其事问,听说昨儿你们都去拜谒东...
原创 战... 文/寂寞的红酒 韩国,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是七雄中地盘最小、实力最弱的一个。不过处在大国夹缝中的韩...
原创 岳... 我们都知道《满江红》是岳飞的一首词,他是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而秦桧则用各种方法陷害岳飞,现在雕像还在...
原创 他... 这位省委书记一生都在为广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去世时都不让母亲知晓 广东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城市之一,...
原创 侵... 在1952年的时候,美国在对日本进行了长达7年的占领改造终于结束了,美国也是开始撤军,当然这并不是什...
原创 解... 1949年5月,第3野战军攻打上海市区,明令“不准动用重型武器”。27军1位营长看着战友们牺牲,为了...
【史志方山】革命先驱张叔平——... 温馨提示:请尽量在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革命先驱张叔平 第四章 为劳苦大众甘愿背十字架 筹建浙江...
原创 活... 白起 自从在秦昭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受到丞相穰侯的推举,当上了秦国的将领后,数十年来为秦国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