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17岁随父亲马腾征讨李郭乱党,阵前刺王方擒李蒙,一战成名,羌人称之为“飞将军”。马超能够和关、张、赵、黄并称“五虎大将”绝非浪得虚名,况且他和骁勇纵横的吕布并称“汉末双绝”。
“渭桥六战”是马超人生的巅峰,此战之前,马腾入朝为官、不屈而死。马腾为报杀夫之仇起兵,20万西凉大军杀奔中原,直杀得曹军丧胆。后双方战于渭桥,于禁、张合、李通以及许楮先后被击败,曹操被追得割须弃袍几乎丧命。
英雄如此的马超在归蜀之后的作为和之前简直是天壤之别,特别是在他被封为“五虎大将”之后,关于他的描写更是少得可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不外乎以下3点:
马超用武之地不多
马超加入刘备麾下时,刘备身边已有关羽、张飞、赵云和黄忠等大将,而且这些人都为蜀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关羽、张飞死刘备的结义兄弟,赵云于危难之际忠心追随,并且两次护幼主有功,黄忠取东西两川屡建奇功。如此,马超自然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马超的自保心理
潼关、冀城大败让马超对自己在刘备麾下的地位和贡献深有体会,他为人虽恃武自傲但也忧谗畏讥,当彭恙来说反时,他为了自保,立即就向刘备将事情全盘托出以洗清嫌疑。
罗贯中没有写
关羽、张飞死后,马超成为蜀国的数一数二的重要将领。刘备伐吴,诸葛亮派马超和魏延镇守汉中,当时罗贯中的笔落在刘备伐吴的之事上,对马超等几无着墨。还有,刘备死后,曹丕伐蜀,马超依诸葛亮之计成功退敌,这里也没有太多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