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年冬至,太子杨勇穿朝服受众臣拜谒。次日,58岁隋文帝杨坚上朝若无其事问,听说昨儿你们都去拜谒东宫了,这是什么礼?
岂料,太子杨勇还没开口,太常少卿辛覃一听味儿不对,连忙奏报,“昨儿我们只是去道贺,不算拜谒!”
杨坚一听,斜了一眼辛覃说,“那么为什么太子身穿朝服,你们也都跟上朝一样呢?这合适吗?”
辛覃低着头,再不敢吭声。
杨坚望着众臣冷笑一声后,立马颁了道旨:
“礼仪等级有差别,君王与臣下才不会忘了身份,太子虽然比众臣身份高,但仍是臣属,众臣拜谒太子不合礼法,要杜绝!”
自打这件事后,太子杨勇在隋文帝杨坚心里的地位一落千丈,史书记载,“自是恩宠始衰,渐生猜阻!”
说到这里,也许读者会问九仙月,父亲杨坚不喜欢他了,还有母亲独孤皇后呀,杨坚又是个怕老婆的,只要母亲依然喜欢他,太子之位是不会动摇的。
然而,谁能想到,母亲独孤皇后对他的看法和不满,比杨坚还大。
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不满,是因为太子妃元珍。
隋文帝杨坚继位之初,与独孤皇后商议,为太子杨勇选了北魏宗室之女元珍作为太子妃。
但没想到的是,这杨勇丝毫不喜欢父母为他选的妻子,反而对偏房云氏宠爱有加。
宠爱偏房在古代原本没什么,但独孤皇后素来崇尚一夫一妻制,不只隋文帝的后宫是个摆设,连宠幸偏房的大臣她都不能容忍,更何况是亲儿子。
也正因此,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很是不喜欢,后来的一件事,让独孤皇后有了废黜太子的想法。
公元600年,元氏突然得了心疾,两天就死了,独孤皇后怀疑她是被害死的。
之后姬妾云氏便总揽东宫一切事务,她和其他3个妾室相继为杨勇生下8个儿子。
要知道隋文帝的5个儿子,可都是独孤皇后所生,而身为太子,杨勇的8个儿子却全是妾室所生。
这让独孤皇后更加不满,常命人寻找太子的过错。
相较于杨勇的冷直愣傻,杨广就是个万年的狐狸。
当初独孤皇后质问杨勇为什么冷落太子妃元氏,他一句“你们选的我不喜欢!”怼得独孤皇后差点吐血。
而杨广却与他完全相反,俨然是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乖宝宝。
比如只和正室萧妃在一起,夫妻俩勤俭持家,艰苦朴素,与哥哥杨勇截然相反。
比如只要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去他的王府,他就提前把那些美姬藏在隐蔽一点的屋子,只留下老得丑的穿布衣的人伺候。
比如,不管什么时候,只要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派身边人去杨广那儿,不管去的人身份贵贱,他都会带着萧妃在门口迎接,并设宴款待,临走还赠送礼品。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都觉得二儿子不错,从此更加喜欢。
而他的傻哥哥杨勇被拉下太子之位,完全是杨广的操作。
一次,杨广回长安述职结束,返回扬州前去跟独孤皇后告别,他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哭诉:
“我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哥哥,他经常冲我发脾气,甚至想要诬陷杀害我!我好害怕哪一天就再也见不到您了!”
听得独孤皇后潸然泪下:
“我给他娶了元氏,他却宠幸几个妾室,元氏被害死,我也没法追究,他怎么会对你也生出这样的心思?我活着都这样,若我和你父皇不在了,你们几个兄弟怎么办呀?”
杨广听后,哭得更伤心了,从那一刻开始独孤皇后决心废掉太子杨勇。
之后,独孤皇后为废掉太子杨勇,悄悄给重臣杨素财物,让他在废太子这事上辅佐隋文帝。
而另一边杨广也没闲着,他私下收买杨勇宠信的臣子姬威,让他收集太子的不良行径,传给杨素。
从此,朝廷内外都在传太子杨勇的种种过错,比如指着独孤皇后的侍女说,“都是我的!”
比如,“父皇的死期快到了!”,比如生活奢靡浪费无度,比如胡乱杀人,如此种种,桩桩件件都触及隋文帝的底线。
而同时,朝廷内外也在传颂晋王杨广英俊帅气、勤俭努力、孝敬父母、宽待下人、沉稳持重等等,皆是美德。
【九仙月】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两相对比之下,隋文帝狠心废掉了杨勇的太子之位,改立杨广为太子。
然而,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都没想到,18年后,两人携手创立的大隋王朝,生生断送在这个皆是“美德”的儿子杨广手上。
哈兹里特在《威尼斯商人》中写道: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却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的确,杨广装出来的那些“美德”与他本身截然不同,隋文帝、独孤皇后以及朝廷内外都被他的表面欺骗了。
倘若隋文帝能识破他的伪装,隋朝也许不会那么快灭亡。
倘若杨勇争气一点,隋文帝也不会废了他,立杨广为太子。
只可惜,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如果。要怪也只能怪杨广演技太好。
那么,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