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相差一千八百多年,但两个人都是志高气傲,何曾相似。少年豪杰,自认为有经天纬地,匡扶社稷之才。
袁绍三国重量级人物,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万人俯仰。北方兵强马壮,朝中作为擎天柱。
汉室衰败,宦官把持朝政。为解决问题,袁绍与大将军何进想出昏招,请西凉军阀董卓等进京请君侧。曹孟德说不行,何大将军一声令下,需几个军人就可以了,杀鸡焉用牛刀。结果,当断不断,宦官先下手为强,何进成为三国乱世祭旗的刀下之鬼。董卓乱政,始于袁绍,何进无谋。
张国涛,少年豪杰人士,北大高材生,学生领袖,时常与李大钊彻夜长谈。当时毛主席才是北大图书馆助理员。
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十三个代表开会,发起人南陈北李,都因公事繁忙抽不开身,派代表参加,张国涛以组织部长的身份主持会议,成为一大会议主席,何等辉煌。
官渡之战,成为袁绍的滑铁卢。当时,袁绍兵强马壮,谋士众多,战将如云,曹操何曾是对手。《三国志》陈寿评价: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不用,闻善而不纳。由于忧柔寡断,本身一生清高自傲,又听不进合理化建议,失掉人心,殆误战机,被曹孟德打败。最终,郁闷吐血而亡。接班人后事又未安排妥当,兄弟内乱,相互惨杀,四世三公,自他以后,灰灭火烬。
再说张国涛,能力强,心术不正,格局不大。党的“二大”后,仅次于陈独秀成为“二号人物”。与中央红军相会师,携八万多将士,人强马壮。与一方面军相比,威风凛凛,但想用枪指挥党,野心勃勃。要挟党中央,伸手要权,分庭抗礼,草地三分兵,极大地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南下另立中央,走上了下坡路。几经周折到延安,借祭黄帝陵之机,叛党投敌,加入戴笠的军统。从真命天子,成为反党强人。晚年生活凄凉,客死加拿大养老院。死后两日,旧金山英文报载如下消息:“中国共产党创始12人之一人张国涛在加拿大多伦多老人院逝世。”
两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前期都叱咤风云,呼风唤雨,不可一世。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但格局太小,优势自然流失,路愈来愈窄,悲惨谢幕。
悲惨的命运结局,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至死,他们还不知: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举兵,知势而后可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