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年前的黄河边上,十万精兵在袁绍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向许都行进着。如此多的兵马是在数十万部众里选拔出来的,个个以一当十骁勇善战。
莫说有人敢与其开战就是看到这阵仗也能吓破了胆。但是曹丞相却敢亲帅军队并且还击而破之,面对如此庞大精良的军队曹丞相是如何取胜的呢?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开战之前曹丞相和袁将军就已经是老熟人了,因此,曹丞相对袁绍了解很多,他深知这个率领着十万大军的将军并不是个雄才大略的人,若想赢他必然不能只靠武力,手下有诸多谋士要想反打一手也不是不可,于是曹丞相收缩兵力死守关隘。
这样,就算大军来袭也能打个措手不及。打过仗的人都知道不打无准备之仗,袁绍也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如此大军就算是一人往黄河扔一只鞋也能把黄河给阻断了,还会怕曹操的区区万人之众,所以就暂时把大军驻扎在黄河边上,当做以后出兵作战的大本营。
虽然对战前期曹操用计谋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兵力悬殊也动摇不了局势,所以此时的曹操只能龟缩驻地设防以待,因为袁绍无甚大才又不接受手下意见,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大动作,两军如此相持不下过了三个月。
本来曹操背靠诸多城池供给毫无问题,但是他却耐不住性子了打算退兵,此时手下的谋士荀攸积极献言为曹操出了一个计策,也正是这个计策奠定了大战获胜的基础。
荀攸的建议是声东击西的战术,派遣部分军队佯装渡河偷袭袁绍的后方,以此让袁绍调动大军去后方迎战,然后由曹操趁机领骑兵突袭其大本营,此时曹操手下有张辽等大将,这次奇袭不仅一举击杀了袁绍手下两员大将还将其军队打的溃不成军,藉此一鼓作气将袁绍手下千余骑兵也一并拿下。
此后曹操调兵遣将皆有谋士规划,一次次被突袭又断了粮草的袁绍一步步溃败,最后又被叛逃到曹营的许攸出计烧毁了辎重,至此讨伐曹操的计划宣告破产,只能带着八百骑兵仓惶逃回河北,再无出战之力。
因此,领兵打仗确实不是普通人能干的事情,既要有勇有谋还要善于采纳别人意见,不然实力相差如此悬殊的对战,几无取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