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拖垮隋朝,硬刚大唐,史上最猛“东北小强”高句丽有多难搞?
创始人
2025-08-02 20:32:31
0

历史上的高句丽,是一个非常抗揍的国家。在它存在的数百年时间,始终不断地被中原王朝打压、摧毁,但几乎每一次,它都能够做到再度崛起,变得更强,堪称是“小强”一样的狠角色。

高句丽最为著名的战绩,莫过于抵挡住了隋炀帝数次举全国之力的东征,成功拖垮隋朝,以及在唐军疾风暴雨地进攻下屹立不倒,甚至让“战神”李世民都抱憾而终,可以说是非常的牛X逆天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么一个韧性十足、牛逼哄哄的国家,它究竟是什么来头呢?它跟现如今半岛上,那个爱偷人东西的“宇宙第一强国”有啥关系呢?

下面,就让我们回拨历史的时针,去看一看千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吧。

高句丽,它是由扶余人朱蒙在西汉建昭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7年,于我国东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因为它起初建立的地方,隶属于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所以索性便将国名命名为高句丽。

随着不断地发展壮大,它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张到了东北中西部,以及朝鲜北部的广袤地区。鼎盛时期,高句丽的疆域东临日本海,西至辽水,北达辉发河、松花江流域,南控汉江流域,放眼全球,也称得上是一个大国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高句丽始终是压着朝鲜人祖先建立的新罗在打,是朝鲜人祖先最恐惧的“大魔王”之一。

换句话来说,除了在领土疆域上有所重叠以外,它和后来出现的高丽王朝,完全没有传承关系,跟后来的韩国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从公元前1世纪建国,到公元7世纪被大唐所灭,高句丽前后存在了将近七百年,也算得上是历史悠久了。自打建立之初,它就是一个武德充沛的国度。

东汉末年,高句丽趁着中原大乱,无暇顾及,联合乌桓不断袭扰蚕食辽东郡和乐浪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以说是浪得不行,直到被军阀公孙度和曹魏大将毌丘俭先后一顿修理暴击,这才老实了许多年。

不过,到了西晋后的“五胡乱华”,中原大地再次乱成一锅粥,高句丽便再度卷土重来,侵占了辽东大片土地。

在南北朝到隋朝的这段时间里,它更是经常联合靺鞨、突厥南下搞事情,搞得无论是北魏、北周还是隋朝,都对高句丽这货烦不胜烦,如果不是因为全国尚未统一,无暇他顾,早就撸起袖子揍它去了。

当然了,尽管说高句丽确实相当的欠揍,但这并不是它被隋唐两个王朝、五任君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坚决搞死的最主要原因。

隋唐之所以会如此执着地揍高句丽,从根上说,还是因为从地缘政治和国家结构方面上来看,高句丽这个国家都实在是太危险了。这种危险程度,甚至远超北方游牧民族——突厥。

众所周知,像突厥这种部落性质的国家,强盛的时候固然很强,但衰落的也极快,往往一两次决定性质的战役就能够让其迅速土崩瓦解。

可是,高句丽却不是这样子,它同时具有游牧政权和农耕政权的双重特性,有着完善的国家体制,强大的组织动员力。拥兵60余万的它,宛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抵在中原后背,对中原政权的潜在威胁非常的大。

你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它时而臣服,时而袭扰恶心你一下;当你衰弱的时候,它大概率又会给予你致命一击,这一点倒是与后来的契丹、后金和满清非常的像。

对此,隋唐的历任统治者,都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例如,隋炀帝在讨伐诏书中提到“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而唐太宗呢,更是直言不讳道,“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

正是基于这种共识,才会有隋唐两朝不遗余力地征伐高句丽。

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下诏废黜了之前册封高句丽王的爵位,发兵30万,从水陆两个方向同时进攻高句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隋军路上的那一支军队遭遇了雨季、粮草供应不上,而水上的那一支则是遭遇了大风,还未开战便已损失大半。见状,隋文帝只得被迫下令撤军。

等到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针对高句丽连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东征。

第一次东征,发生于公元611年至公元612年,这次战争因隋炀帝的瞎指挥,致使隋军惨败,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第二次东征,从第二年612年正月就已经开始准备,这一次,隋炀帝信心十足,准备一举荡平高句丽,可惜由于国内杨玄感叛乱,不得已再次退兵;

前两次征伐的失败并未动摇隋炀帝的决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筹划。公元614年4月,隋炀帝再次发动征伐高句丽的战争。然而,这个时候的隋朝国内已经大乱,人心尽失,许多被征发的军队都未能到达指定地点,这也直接导致了对高句丽的战事很不理想。

尽管后来高句丽也因为连年的征战,军民疲惫,实在扛不住向隋朝称臣投降,但此时隋朝国内已然烽火狼烟,乱成一团,最终没能彻底解决掉高句丽问题。

等到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继位,国内局势尚且不稳,只得对高句丽采取安抚的政策,这让高句丽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后,高句丽又觉得自己行了,然后又开始在边境地区各种试探,各种浪了。

时间到了贞观十九年,经过十多年励精图治,国力逐渐恢复,唐太宗李世民终于再也无法忍受那个在作死边缘疯狂“蹦迪”的高句丽。他昭告天下“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今朕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然后征调15万大军,御驾亲征去揍高句丽了。

“战神”太宗出马,自然是势不可挡,士气高昂的唐军连续攻克了盖牟城、卑沙城、辽东城等十座高句丽的城池,打得高句丽军队节节败退。不过由于唐太宗过于求稳,没有采纳手下直取平壤城、乌骨城的建议,而在坚城安市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至于战争被拖到寒冷的冬季,这造成了客场作战的唐军粮草运输出现了问题。最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为避免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唐太宗只得无奈选择了撤军。

没想到这一撤退,竟然成了唐太宗一生的遗憾,因为在四年后的公元649年,唐太宗便因病去世了。

不过,继任者唐高宗李治,继承了他父亲的遗志。公元668年,高句丽国内发生动乱,唐高宗李治果断抓住时机,派遣名将薛仁贵出征,一举灭亡了高句丽。

战后,唐朝在高句丽的旧地设立安东都护府,下辖9个都督府42州100县,并将大量高句丽人迁往中原、江淮等地。至此,高句丽这个持续了数百年的“东北小强”,终于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高句丽人,也在随后的民族大融合中,渐渐销声匿迹。(全文完,谢谢阅读)#高句丽#三征高句丽#隋朝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草... 五代十国中书舍人在职掌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制诰权为中心的各项职权进一步使职化。而中书舍人的具体执掌...
原创 赶... 想必朱元璋杀人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吧,他年轻时候受了太多的苦,以致性情古怪、杀人如麻。因此对于朱元璋杀了...
原创 朱... 刘伯温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赞叹他那神仙和鬼怪都难以探测的能力,赞叹他那出人意料的计谋,人们总是将刘...
原创 一... 一战开始于1914年7月,结束于1918年11月,就在这场战争到达尾声的时候,一场致命的流感席卷全球...
原创 如... 先说结论,扫地僧绝对可以击败张三丰。作为金庸大师十四部武侠小说里的公然的第一高手,无疑可以压盖武功为...
原创 蒋... 1940年代的罗浮山,层峦叠翠,云雾缭绕,这座以“岭南第一山”著称的名山迎来了一批特别的访客。他们中...
原创 慈... 1898年9月28日,慈禧不审而诛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是指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
原创 武... 关于这个第一枪一般都认为是熊秉坤,但近来有人说是程正贏的。关键是在于认定的第一枪的“界定“与标准不确...
原创 妖... 妲己,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传说姓苏,不过有关苏的来源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其父亲乃...
原创 周... #历史开讲# 孟津会盟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率大军到文王陵墓祭奠,他还向各部落发出邀请,叫大家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