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袁绍,虽说最终败于曹操之手,但之前也曾经是雄踞一方,威震华夏的霸主。当时,就是曹操也得让他几分。袁绍的真正雄起,始于他拥有冀州。
一、袁绍谋夺冀州。
1、早已垂涎。在诸侯联盟讨伐董卓时,占据河内的袁绍及其他诸侯的粮草供应都很困难,有的甚至濒临崩溃。为此,当时的袁绍就琢磨着如何占据块富庶的好地盘,进而争夺天下。而且,在与曹操交流的过程中说,如果讨伐董卓不顺利了,就“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再拥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就可以南向争夺天下!
袁绍话语中所说的“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其中间的广大地区正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冀州。
2、借机谋划。当时,曾参与讨伐董卓的冀州牧韩馥,见袁绍兵多将广,是当时诸侯中的佼佼者。反观自己,兵微将寡,势小力弱,就想攀附袁绍做个膀臂,以为存身之计。于是,韩馥时常主动捐助些粮草给袁绍。
袁绍的谋士逢纪得知这一情况后,对袁绍说,大丈夫横行天下,怎能依赖别人存活?冀州地大物博,我们占有了它,就不必有求于人了。袁绍听了紧皱着眉头说,我早就想占为己有,只是还没有个好办法。
逢纪闻听袁绍此言,赶紧献计说:现今,冀州牧韩馥主动结好于我们,我们可趁机达到我们的目的。首先暗中派人到北平太守公孙瓒处,以和他均分冀州为条件,诱使他与我们共取冀州。公孙瓒见有好处可得,必定同意。
然后,我们再向韩馥通报公孙瓒即将征伐的讯息。韩馥是一个缺少谋略、性格懦弱的人,届时必会向我们求救。这样,我们就以帮助他抗击公孙瓒为名,理直气壮地出兵冀州,之后逐步掌控冀州的事务,最终占有它。
袁绍听了逢纪的一番谋划,又琢磨了一下,认为这个方案非常妥当,便马上喜笑颜开地安排落实起来。
北平太守公孙瓒见袁绍约他一起攻取冀州,而且条件优厚,当然乐意照办,立即率军向冀州进发。
袁绍见公孙瓒已经行动,就立即派人去冀州向韩馥报信。
二、韩馥执迷不悟。
1、欲求袁绍。韩馥得到公孙瓒前来征伐的消息后,赶紧召集荀谌等谋士商议军情。大家认为,公孙瓒本就英勇过人,加上刘备率领关羽、张飞助阵,就更难抵挡。
这时,荀谌建议道,我们现在已经与袁绍结盟。此时遇难,可以请他前来帮办州中事务。韩馥听了,稍加思考,认为是个好办法,便打算派人去向袁绍求援。
2、不纳忠言。韩馥的长史耿武闻讯后,极力阻止韩馥向袁绍求援。并对韩馥说,袁绍在缺少给养、状况不利时,可以“仰我鼻息”。但是,如果请他来帮办州中事务,那就是在引饿狼入羊群,我们将不会在拥有冀州!
韩馥听后怒斥耿武,我原本是袁绍的部下,他的才能确实比我强多了。在这危难之际,让他来帮帮我们是很正常的事,你怎么能如此说?再说,这是我的地盘。他即使有什么想法,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可韩馥你这地头蛇顶多算条虫而已,那袁绍可是条异常强势的龙!耿武见韩馥是如此执迷不悟,绝望地说:“若如此,冀州休矣。”随之,官吏们见韩馥心意已决后,纷纷弃他而去了。
三、袁绍夺占冀州。
应韩馥之请的袁绍,迅速率军来到冀州。韩馥待袁绍如上宾,并主动委妥袁绍处理州中事务。袁绍毫不客气,顺势安置手下的谋臣田丰、沮涭、许攸、逢纪等位居一些要害部门,管理冀州的紧要事务。
不久,整个冀州就都被袁绍掌握了。袁绍见冀州的大局已定,便以冀州之主的身份封韩馥为奋威将军,公开夺了韩馥的冀州之权。
至此,韩馥才明白了耿武的肺腑之言。但为时已晚,大势已去!韩馥怕袁绍加害自己,就舍弃了家小,着急忙慌地投陈留张邈去了。
自此以后,袁绍逐步发展成了诸侯之中兵精粮足的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