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客礼制看西汉匈奴政策演变
创始人
2025-08-02 07:32:35
0

#历史开讲#

汉朝是继秦之后,古代的大一统王朝。随着国家势力的发展,周边的异族也在逐渐崛起,其中威胁最大的便是匈奴。

匈奴问题自秦朝就一直存在,

秦始皇的政策是建筑长城将其驱赶出去

,到了秦末汉初时期,匈奴势力不断壮大,而汉朝刚刚经历战争,需要休养生息,因此二者的力量发生了变化。

随着西汉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汉朝匈奴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西汉统治者对于匈奴的政策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二者身份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西汉时期汉匈客礼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1、什么叫做“客礼”

客礼制度,在表面上是君主与臣子的君臣关系,实际上是

互不干扰、平等相处

的关系,其核心在于

“平等”

二字。

《五帝本纪》

中所记载:

“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上古尧舜禹时期,新任的首领天子对尧舜禹的子女,在礼节上不必实行君臣之礼,因为他们都自己的封地来祭祀祖先,所以天子把他们当作客人对待,客礼也就有了抗礼的含义。

因此这一种制度,通常也被用来处理中原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的关系。

古代的交通不像现在这般通达顺畅,因此中央集团与边陲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翻脸比翻书还快,今日还承诺臣服,明日保不齐就开始反叛。

所以这个时候,中央政府便想出了一个法子,中央王朝

“让而不臣”

,对这些少数民族实行客礼制度,也没有把这些少数民族的政权当真,还是时刻提防着。

“不臣”一词出自

《史记》

所载,

“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

,可见客礼制度自西周时期,统治者便开始对少数民族使用。

西汉政权时期,它们所面对的匈奴远在西部边远之地,时而臣服时而叛乱,所以到了汉宣帝执政时期,就开始对他们实行

“臣而不名”

的客礼制度,让匈奴假装自称汉臣以便获得赏赐。

汉朝政府也不给其封号,双方保持着平等的关系。这也是客礼的特点之一,

客礼双方都是平等的存在

,中原政权不干涉周边民族的政权,他们也不得进犯扰乱中原。

2、汉朝初期的“求和”的匈奴政策

匈奴对汉朝政权的关系一直游走于敌对和臣属之中,这和他们的出身息息相关,匈奴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

北方的恶劣环境加之自身的生产技术不足,使得匈奴人民不得不南下掠夺物资

,在与秦朝的交战中曾被蒙恬驱逐出黄河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

在汉朝建国初期,由于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处于崩溃的状态,统治者急需一个稳定的国家,来转变民不聊生的局面。

受到长期战乱的影响,汉初的经济、政治和军事都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尤其是军事方面,

军队已经厌倦了战争,士兵们军心涣散。

反观匈奴方面,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

东灭东胡、西破月氏,南下吞并了楼烦、白羊河南王,一举成为北方最为强大的民族政权

,就连当初被蒙恬占领的匈奴故地也给收复了,《史记》记载,“当是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十万,数苦北边”。

在冒顿单于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下,西汉政权执掌者在

“战”与“和”

之间,大多选择以“和”为主,以此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在汉武帝之前,有史书记载的与匈奴和亲便有八次,但是这并

没有教会匈奴知礼节、明谦让

,在对北方地带的入侵从未停止过。

这样的行为虽然能够为汉朝所容忍,但是长此以往就会成为汉朝壮大的拦路虎,因此早期的汉朝对外呈现的,是一种

“虚弱大国”

的形象。

不过和亲政策给汉朝获得

喘息的机会

,在几十年的相对和平环境下,西汉的政权逐渐稳固了起来,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军事力量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国力强盛让汉朝有了反击的机会。

3、汉武帝对匈奴进行宣战

在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到了汉武帝时期,

国家的经济基础有了雄厚的积累

汉武帝即位后,一改以往避战防守的策略,主动出击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持续战争,并且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想要联合西域共同攻击匈奴。

公元前121年,

汉武帝派兵奇袭匈奴右部,大败匈奴且占领了河西走廊,由此西域与汉王朝的连通要道被牢牢的握在汉朝手中。

公元前119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大军深入漠北,在匈奴的地盘上大破匈奴主力,迫使匈奴朝西北方向退兵。

在数次对匈奴的战争里,汉朝宣扬了大汉国威,沉重打击了匈奴以往的嚣张气焰。虽然在此之后对匈奴的战争,胜利的次数较多,但是匈奴却一直没有真正的臣服汉朝。

在大规模的消耗财力物力,却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所以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政策并没有取得长期的回报。

劳民伤财却换不回一颗真心,这样的结果为后世的统治者埋下了伏笔,为他们的新政策提供了启发。

4、汉宣帝时期形成的客礼制度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策略,并没有用武力屈服他们,汉匈关系照往常一样反复无常,因此汉宣帝在如何处理“匈奴”这一难题上,对武帝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汉宣帝发动

三路击匈奴之战

,公元前72年,汉宣帝派遣

校尉常惠节制乌孙兵

与汉军一起攻打匈奴,匈奴民众死者不可胜数。

匈奴在不乐观的情况下仍不甘心,还企图联合羌族进攻河西,这项阴谋最终被汉朝瓦解,河西西羌的叛乱被迅速平定,同时还驱逐了车师的匈奴,自此汉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立都护府,全面负责西域的事务。

公元前58年,匈奴在与汉朝的战争里节节败退,加上内部动乱严重分裂,甚至出现五个单于夺权的局面。

因此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决定向汉王朝示好,称自愿归顺汉朝,以此来获得自己地位的巩固。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带着稀世珍宝来长安朝拜汉宣帝,宣帝在长安接见并给予厚礼,同时也对外公布匈奴王的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外夷稽首称藩,中原让而不臣”

匈奴来朝拜“称臣”,汉朝不必为其授予封号,不为其土地进行分封,匈奴也不用以臣子之礼拥护汉朝,双方不是藩属关系。

自此汉匈的关系由敌对关系转变为了客礼关系,汉朝廷以“客礼”待之,在单于归顺汉朝后,汉宣帝对匈奴的政策就变得更加的灵活,没有必要在像以前以武力镇压。

汉宣帝在对北方处理匈奴问题上,由此前的主动进攻转向防御策略,并提出了“

偃武兴文

”的政策。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多民族间的矛盾,

即使是匈奴处于内乱的局面下,汉宣帝也没有采取“

因其坏乱举兵灭之

”的方法,而是采用了“

辅其微弱,救其灾患

”的建议。

统治者在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了,战争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公式,汉宣帝为汉匈双方争取到了百年多的安宁局面,北方从汉宣帝以来

“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汉宣帝的

“偃武兴文”

政策的实质,是为了停止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冲突,让百姓获得休息的机会,以此来处理外交关系是非常高明且智慧的。

在对待匈奴上,汉宣帝一改汉武帝的武力镇压政策,用亲善政策来赢得民心,“绥靖安抚”也成了处理汉匈问题的主要手段。

在态度上并没有一味的退让和妥协,在边境上加强边防守备力量,修筑边塞、严格关口检查以备不时之需。

二、西汉时期汉匈客礼制度的形成原因

汉匈战争持续了130多年,为汉对匈奴的民族政策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从汉初的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战争的全面胜利,都没有让匈奴真正的臣服,成为汉王朝的附庸势力,而汉宣帝在前人的基础上,找到一条多民族统一的道路。

1、汉匈双方的文化差异

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我国古代出现两大文化主体,一种是以农耕定居的文化,另一种则是以畜牧为主的游牧文化。

这两种文化主体在地理位置上的接壤,注定了双方的交流、冲突与融合。

游牧民族善骑射,大多生活在北部大草原上,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气候,不得已要进行集体游牧放牧的畜牧业。

匈奴作为游牧民族,

易受自然灾害和饥荒的影响

,为求生存自然南下。两个文化主体发生碰撞,要么就是对中原地带形成依赖,要么就是对其进行侵略掠夺。

而中央政权在文明程度上处于优势地位,

有着更为完整的文化传承

,不会像少数民族一样动不动就发动战争。

所以

在中原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不断交流过程中,中原统治者形成了完整的外交体系与民族策略,这些手段最终促进了多民族的统一与融合。

民族间的交往难免会出现矛盾和摩擦,武力冲突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双方如何去调解、维系社会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2、汉朝特有朝贡制度的影响

汉宣帝时期,匈奴主动宣称臣服于汉朝,不仅是因为内部动乱和实力的削弱,更主要的是为了获得中原王朝的大量赏赐。

在朝贡制度的实行下,汉朝为了展现自己的大国形象,通常是对一些进贡较少的部落,给予多于其贡品数倍的赠礼,这也引起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纷纷效仿。

少数民族政权只需要执行每年固定时间的朝拜,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物资金钱。

匈奴在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上,注定了必须依赖于中原农耕的物资经济提供,故此双方在经济方面进行物资交换,以满足匈奴的生存发展。

因此在匈奴自主宣称要“臣服”汉朝时,汉宣帝便想好了应对的方法,没有对呼韩邪单于进行封王封号,根据以往匈奴反复无常的经验,对其施以“客礼”。

三、总结

客礼制度作为一个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治制度,在实质上是为了多民族百姓的和平安定。

西汉时期的汉匈客礼制,让双方都保持平等且互不干扰的地位,以长远的眼光看这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汉匈双方和平发展、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史记》

《五帝本纪》

《汉书》

《资治通鉴》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欧... 【历史】在世界历史上,虽然都是大国强国的天下,他们控制世界,决定世界发展方向。但是也有很多顽强的小国...
原创 在... 孔子门下七十二贤,口才最厉害的一个人是子贡。子贡名叫端木赐,春秋时期鲁国人,子贡是他的字。子贡为人利...
原创 冀... 导语:我们都知道苏护对纣王讨要妲己这件事特别抵触,不仅不顾性命当面顶撞,纣王原谅了他以后,还在午门的...
原创 崇...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之上,大明王朝的统治也宣告终结。 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皇帝...
原创 朱...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 这皇帝在古时就是掌控凡人生死的“神”,无论是朝中大臣亦或是民间百姓,在面对皇...
大清铜币十文,币中精品 一币难... 在中国的钱币收藏界,有一枚钱币独树一帜,它就是大清铜币户部川字版当制十文。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枚钱币,...
原创 率... 李信在历史上的活动轨迹主要集中在秦始皇一朝,从公元前228年到公元前221年的7年间,史书有李信的记...
原创 项... 张良一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给项伯使了个眼色,项伯也拔剑起舞,以身保护沛公。 接着张良便找了个借口...
原创 中... 引言: 中世纪英格兰,是一个充满历史色彩的时代,犯罪治理制度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个时期,...
铜仁万山举行汞矿工业遗产保护情... 11月20日,铜仁市万山区举行汞矿工业遗产保护新闻发布会。万山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杨琪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