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贪官污吏都是百姓所厌恶唾弃的对象,唐朝时期曹邺作诗“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将贪官污吏们讽刺为老鼠,只顾着自己吃饱,却不知百姓将士们在挨饿。
大部分王朝的灭亡都是因为农民起义运动而使得王朝败亡,而造成农民起义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贪官污吏横行,逼得农民苦不堪言,最终不得不造反。因此不管是哪个王朝,统治者以及百姓对于贪官污吏都是深恶痛绝的,但是这些贪官污吏却是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有的,是不可避免的。
而减少贪官污吏,主要在于统治者对于臣下的监管。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的处罚方式可谓是让人惊悚,动辄就是剥皮充草。朱元璋规定:贪污60两银子以上斩首,为此杀了大批的官员,那么明朝的60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
公元1328年出生的朱元璋,没有强大的家庭背景,他出生在一个穷困的农民家庭,从小靠给人放牛为生。中原被元朝所统治,民族之间的矛盾非常的尖锐,蒙古人的地位要远远高于汉人。而在朱元璋幼年之时,家乡遇到了可怕的旱灾蝗灾,农民们颗粒无收,在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中,朱元璋的父母,哥哥都相继被饿死。
但是那些贪官污吏仍然对其敲诈勒索,他和他二哥连给自己父母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只能用草席将他们包裹住。正因为小时候生活经历的影响,使得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尤其的痛恨。后来朱元璋外出乞讨当和尚,最后在25岁的时候,朱元璋加进了讨伐元朝的农民起义军郭子兴的队伍中。
在军队中,朱元璋凭借着自己作战勇猛以及头脑灵活,很快地就得到了郭子兴的重视,郭子兴更是将自己的养女嫁给了他,这个养女,正是后来的马皇后。随后,朱元璋在徐达李善长等人的帮助之下,驱逐元朝,打败了陈友谅,一举扫清国内乱世。在公元1368年的时候,朱元璋正式称帝,创建了大明王朝。
而在称帝之后,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的问题尤为重视,对于这些贪官污吏,他采用了“以猛治国”的方式,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反贪热潮,更是先从中央的贪官污吏开始整起。根据手下的调查, 朱元璋发现建国之后不久就已经有些贪官污吏迫不及待地伸手捞钱贪污,对于这些贪官污吏,朱元璋大怒,当即下令,只要贪污超过了60两,不管什么身份,立马处死。
甚至于为了使官员警醒,不敢贪污,朱元璋更是设置了“剥皮揎草”、“贴加官”等酷刑,可谓是让人望而生畏。随后,朱元璋更是专门地制定了纲领,在里面详细地阐述了朱元璋对于这些贪官污吏是怎样处置的,他让全国人一起读这本书,甚至于,他还将一些被处罚的贪官污吏的下场抄写出来,让人将之贴在集市上,让人们看,以此来提醒那些官员。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但是朱元璋却在午门设置了鸣冤鼓,老百姓假如有什么冤屈,就可以去敲击鸣冤。如此爱民的朱元璋,他所规定的60两银子放在现在到底有多少钱呢?
根据史书上的对于明朝朱元璋时期的记载,一两金子可以换十石米,一两银子可以换取两石米,而明朝时期的一石,换算成现在大概是95公斤,也就是190斤,一两银子也就是可以买大概200公斤的大米,60两银子则是12000公斤的大米。
我们生活中所吃的大米每斤大概是2.5~3元,按照3元一斤来计算,明朝时期的12000公斤大米,大概值七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明朝时期60两银子大概相当于7万元。当然,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科技比较落后,并且水稻等粮食作物,没有我们现在的杂交水稻那样高产,因此我们和古代有着相同的粮食产量,那么大米的价格无疑会更高,因此明朝的60两银子,换在现在,其实不仅仅只是7万元。
而在朱元璋时期,只要贪污超过了60两,那么这些官员都被朱元璋下令杀掉。朱元璋时期,可谓是明朝历史上贪官污吏最少的时期,而这样的雷霆手段,正是贪官污吏减少的主要原因。到了后来,随后的明皇对于贪官污吏没有了这么大的处罚力度,明朝的贪官数量急剧上升。
参考资料:
《仓官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