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每隔千年就有一人“穿越”?你知道这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名人吗
创始人
2025-08-01 10:33:42
0

在中国历史上,至少有3个人,具有超前的思想,独特的见解和意外的做法,似乎像是从未来“穿越”到过去的一样,而且巧的很,几乎就是每隔1000年左右就有1人。

一、近代科技的盗火者——徐寿

1818年出生的徐寿,卒于1884年,字生元,号雪村,江苏无锡人,他生活的时代,正是老大帝国清朝快速走向衰落之际,但是徐寿在近代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在令人郁闷的晚清历史显得熠熠生辉,不仅启蒙的当时的中国人,而且客观上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影响深远,对比同时代国人,他的所作所为真可谓是一名“穿越者”。他的主要成就是:

1、研制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

1802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后来英国人就此发展了近代化的“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清朝的小木船毫无招架之力。用蒸汽机取代人力畜力或水力风力当做动力,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这意味着可以运载更多的货物、速度更快更持久。

洋务运动开始之后,徐寿依靠《博物新编》杂志上看到了一张蒸汽机的简略示意图,又花了一天时间,仔细观察了一艘外国小轮船,经过3个月反复试验,1862年7月,终于制造了第一台国产蒸汽机,不久蒸汽轮船也就制作出来了。

2、巧妙翻译元素周期表

由于近代西方国家在各学科的科技上均处于领先地位,所以翻译西方文献和科学成果成为近代中国科技工作者重要人物。徐寿网罗了大量西方翻译人士,近代科技知识由此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在实践中,徐寿确立了一整套翻译的架构和标准,影响迄今。

最脍炙人口的事情,就是徐寿翻译了元素周期表,元素的中文名巧妙借助明太祖朱元璋子孙们的名字,易学易懂易记;不像日语对于元素名称的翻译,绝大多数几乎是音译,太啰嗦不好记,十分蛋疼。

3、创办格致书院

1874年,徐寿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讲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学院——格致书院,开立了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课目。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新型科技人才,推动了科学观念的普及。

4、在《自然》杂志上发文的中国第一人

徐寿曾经运用做过一个科学小实验,推翻了中国古音乐人倡导的弦音和管音相合的方式确定音律,即以弦定律,以管定音。1878年,徐寿把这个成果以《考证律吕说》为题,发表在中国近代最早的科学杂志《格致汇编》第七卷上。

巧的是,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铎尔在自己的大作————近代声学启蒙著作《声学》中,和中国古音乐人犯了同样的错误。于是徐寿把自己的论文,让人翻译为英语投稿《自然》杂志,在1881年3月10日发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徐寿被誉为中国声学之父。

但是晚清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徐寿一人之力根本无法扭转近代中国的颓势。

二、凯恩斯主义的“先行者”——王安石

时光逆转千年,在北宋时期,也出现了一位“穿越者”——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1021年—1086年)。

王安石推崇一夫一妻制,尊重婚姻自由,思想相当前卫。他实行的变法措施,简直就是简直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提前1000年运用。试看其主要措施

1、均输法

均输法核心是“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徙贵就贱即改变全国“一刀切”征收实物赋税,而是在歉收导致物价高企的地方征钱币、再把钱币用到丰收的地方购买实物;用近易远即若出现多个地方同时丰收,那么就就近购买。

这本质上政府集中采购储蓄粮食制度的运用——用货币征税替代实物征税,朝廷在汴州设立仓库,丰收时大量购入,解决歉收时的赋税不足的问题。

2、青苗法

青苗法规定全国农民,在每年夏秋收获前,可以向官府贷款(或粮谷),等收获后再归还。避免农民手里缺钱买不起生产资料造成土地荒芜,也是为了打击民间高利贷。因为一旦农民破产,就会造成社会动荡。某种意义上说汉唐明清都是亡于“流民”。

3、免役法

免役法规定在服役方面人人平等。本来百姓按户轮流当差役,改为由地方政府出钱雇人当差役。费用由当地户出钱分担,原本免役的官、僧、道,也要缴纳同样的钱。

4、市易法

朝廷在首都、边境及重要城市设立专门机构,平价收购市场上过多商品,市场短缺的时候再卖出。这样阻止商人垄断市场,哄抬物价,增加政府收入。

上述“经济调控”的做法,在现代社会司空见怪,但是在古代则是非常超前了。王安石有此目光,颇像“穿越”的人。但是变法阻力重重,最后失败了。

三、空想社会主的实践者王莽

时光再往前推1000年,又有一名穿越者——王莽(前45年—公元23年)。

古人一致认为王莽是穿越者,做事荒诞不经,倒行逆施。其实以今天的眼光看,他的很多做法不仅不是“倒行逆施”,反而是“走在时代前列”。

比如,在科技方面,他竟然亲手解剖人体,还制作了精巧的游标卡尺,这哪是古代帝王干的事?分明是近代科学家才这么做。我们再看看他在政策方面的举措:

1、废奴

西汉末年奴隶仍旧盛行。王莽不顾众人反对,一纸政令就予以废除。莫非受了“人人平等”的现代观念影响?

2、资源国有

王莽不仅推动“等贵贱”的废奴,而且推动“均田地”的国有化政策。这种做法有点理想化的乌托邦——土地收归国有,人人都给与100亩土地。不仅如此,山川河流、自然矿产(酒、铁、盐)均归国有,私人经营必须办理执照,并纳税。

3、边疆政策

降低附属国的“政治待遇”,由“王”变成“侯”,汉匈奴单于玺被新匈奴单于章取代,降低一等。高句丽改名“下句丽”。

近代学者胡适曾经对王莽有个评价: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因为王莽改革中有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

可是王莽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时候生产力水平及民众观念,根本无法承受王莽改制。王莽超前的做法引起天下大乱,身败名裂。

相关内容

苏国辉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
近日,苏国辉正式担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这一重要职务。苏国辉凭借其丰...
2025-08-01 12:36:34
马斯克至今未注册“美国党”
马斯克作为科技界的传奇人物,在诸多领域展现出非凡影响力。然而,至今...
2025-08-01 12:36:10
原创 ...
刘渊,不要看错了,不是李渊,跟唐高祖李渊不是一个人,虽然名字都有一...
2025-08-01 12:34:26
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护工程...
2024年11月13日,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
2025-08-01 12:34:19
原创 ...
1936年的西安事变,孙铭九凭借勇气和智慧活捉了蒋介石,成为历史的...
2025-08-01 12:34:12
3175件!新疆开展单次最...
央广网乌鲁木齐11月14日消息(记者郭璁悦)让文物“走出”库房,“...
2025-08-01 12:34:11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位帝王都有其独特的形象与传奇。荧幕上的青年李世...
2025-08-01 12:33:47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它们的历史故事:西周利簋 利簋:西周青...
2025-08-01 12:33:15
原创 ...
了解宋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朝“积贫积弱”。虽然经济和文化比较繁荣...
2025-08-01 12:33:06

热门资讯

一座小岛一封侨批 一张义券一间... 红头船停泊在汕头樟林古港,曾有百万潮汕人乘坐红头船启航下南洋。 航拍妈屿岛,汕头海湾大桥经海而过...
原创 假... 在三国演义中,庞统是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水镜先生司马徽就曾说过: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然而和诸葛...
原创 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我国非常优秀的一部...
原创 公... 一、西西里的族群构成 根据修昔底德记载,古代著名的、肥沃的海岛西西里的伟大殖民的纪元,开始于公元前7...
原创 为... 司马懿家族在中国的名声并不好,尽管司马炎最终统一了自东汉末年以来就分裂的中国,但经过短暂的统一之后,...
原创 原... #2022生机大会# 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第一配角,他原来是大金国的小王爷。但是因为杨铁心和穆念慈的...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李靖灭降学韩信,唐皇庆功凌烟阁 且说突厥主颉利可汗,被李靖袭破营帐,奔往碛石,正思营垒自...
原创 原... 公元250年,孙权立最小的儿子年仅8岁的孙亮为太子,这是他第三次册立太子,第一次是公元229年,立长...
宋朝末流商人如何实现阶级跨越 随着《梦华录》《清平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影视的大火,宋朝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繁盛的经济被大...
原创 清... 由于现代影视的影响,大家都认为在古代只要看到穿黄马褂的人,就得立马下跪叩拜。因为那就等于皇上。其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