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轻而易举就黄袍加身,柴荣就没有留下一些心腹忠臣防范吗?
创始人
2025-08-01 09:32:57
0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亲率大军取道沧州北伐辽国,此次北伐异常容易,仅22天就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他原本是想着乘胜夺取幽州,结果突发疾病,不得不班师回朝。

这是柴荣最后一次领兵出征,尽管有遗憾但收获颇丰,而且在行军途中,柴荣还做了一件事,他审阅各地呈上来的文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很特别的皮口袋,袋子里只有一块三尺长的木板,木板上刻着五个字:“点检作天子”。

啥意思呢?赤裸裸挑战皇权,这是想反。

这种事情历代皇帝太熟悉了,都不需要好好调查背后有怎样的较量,单单这个东西的存在就是一个反的证据,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无论如何必须处理,至于怎么处理,端看皇帝怎么选择了。

那柴荣是怎么选择的呢?回京后,柴荣解除了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命赵匡胤接任殿前都点检之职。

我们知道,不久之后,柴荣病逝,其子柴宗训继位,而赵匡胤这个禁军最高统领黄袍加身,宋朝轻而易举取代了后周。

从结果来看,柴荣病逝前防着张永德反,结果防错了人,倒成全了赵匡胤,但柴荣真的防错了人吗?赵匡胤又为什么能够轻易就黄袍加身,难道柴荣就没有留下一些心腹忠臣来辅佐柴宗训吗?

这一切的背后其实可以用一个词来说明:天不假年。

柴荣可以称得上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神武雄略的皇帝了,他继位后励精图治,对内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外南征北战,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大业,六年内发动了四次重大战役,且战功赫赫。

他曾立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倘若天假之年,给柴荣三十年时间,有望成就太平盛世,纵观柴荣继位前和继位后的表现,他的这个志向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极大,那时候就没有赵匡胤啥事了。

但天不假年,他在位六年就在准备攻打幽州时突然疾病,且病势汹汹用,仅一个月就病逝了。

柴荣去世的时候只有39岁,正值壮年,原本未来可期,却天不假年,英年早逝,这是柴荣的悲剧,同时也是后周的悲剧,因为柴荣病逝后,他的继承人柴宗训只有7岁,典型的主少国疑。

主少国疑,大臣不附。

历史上不到十岁就登基的皇帝不少,光汉朝就有好几个,刘弗陵就是其中的典型,因着年纪小,大臣们自然不会臣服,百姓也不信服,这带来的后果往往就是外戚专权或者重臣把持朝政。

当然这属于正常朝代出现的情况,而柴宗训的情况不属于这种,他的情况和北周静帝宇文阐类似,甚至比他的情况还要糟糕很多。

当初宇文阐就是7岁登基,然而9岁就被迫禅位给杨坚,于是隋代北周立。

为什么说柴宗训面临的情况比宇文阐更糟糕呢?他们都是7岁登基,主少国疑,但北周到宇文阐已经时第五位皇帝,北周立国不算久,但也算是已经人心归附,所以想取而代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杨坚也是用了两年才一步步收拢权力、把持朝政最终取而代之。

而柴宗训除了和宇文阐一样面临着朝臣的虎视眈眈外,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情况,即谁的拳头硬谁就能做皇帝,这是独属于五代十国时代的一个基本形势。

而这形势可追溯到唐安史之乱后,当时安史之乱被平定,出现了一个很严峻的形势,即个别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唐朝皇帝的政令已经无法下达到某些地区了,后来唐朝灭亡,节度使拥兵自重的问题依旧延续下来,谁的拳头硬,谁就说了算。

所以我们看五代十国时期前后不过半个世纪,却出现了五个朝代,更不用说还有南唐、后蜀、南平、吴越、北汉等十国割据政权。

而五个朝代的更迭也很有意思,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于是后梁建立,但仅仅过去了16年,也就是923年,朱温的死对头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并在八个月后灭掉了后梁。

后唐建立之后,后面几个朝代的建立就更有意思了,后唐立国13年后,也就是936年,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心腹大将、女婿石敬瑭父事契丹,付出巨大代价在耶律德光的帮助下称帝,建立后晋,并迅速攻入洛阳,后唐灭亡。

而后晋建立11年后,也就是947年,契丹大军南下攻占后晋都城,后晋末帝石重贵投降,后晋灭亡,一个半月后,石敬瑭的心腹大将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

后汉建立的第二年,刘知远病逝,18岁的儿子刘承祐继位,刘承祐继位后为了迅速收拢皇权诛杀权臣,引起郭威叛乱。

郭威起兵清君侧,刘承祐出逃途中被杀,很快郭威就把持了朝政,然后来了一个黄袍加身,建立了后周,郭威是后周的建立者,而柴荣就是郭威的继承人,也就是后周的第二位皇帝。

所以五代十国时期这些朝代的更迭,真的是非常有意思。

唐朝末年,朱温和李克用斗争激烈,最终朱温率先控制了唐哀帝,得以第一时间灭亡唐朝建立了后梁,结果后面李克用的儿子又灭了后梁建立了后唐,而再后面,新王朝的建立者,都曾经是前朝建立者的佐命之将和心腹大将。

他们都曾对老领导忠心耿耿,辅佐老领导建国,但也仅仅是对老领导忠心,老领导一死,忠心也跟着没了,就是拳头来说话,说白了都是节度使拥兵自重、武将势大造成的。

这种情况柴荣能不明白吗?自然是明白的,他甚至很可能也想过解决这个问题。

从他继位后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能文能武,他必然知道武将势大的弊端,也想解决这种弊端,但他需要时间,需要先完成统一大业,再来解决武将势大的问题。

然而天不假年,他根本没有时间来做完这些事情就病重了。

从他病重到病逝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他根本来不及做更多的事情,也就仅仅是撤了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的职务,换上赵匡胤。

对柴荣来说,张永德和赵匡胤都很危险,是会在他病逝后威胁后周江山的,但张永德与赵匡胤相比,张永德更危险一些。

张永德毕竟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在血统上来说,甚至比仅仅是郭威养子的柴荣更有继承资格,所以张永德一旦想登基,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且早在郭威在世的时候,柴荣和张永德就算是竞争关系,一旦将来张永德得势,必然不会对柴荣的后代有什么礼遇,所以柴荣就先把张永德撤了,换上了心腹大将赵匡胤。

赵匡胤确实是柴荣的心腹大将,柴荣对他很是信任,赵匡胤对柴荣也很是忠心,但这种信任和忠心只存在于两人之间,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柴荣作为既得利益者怎会不知道武将势大的弊端,但他在病逝前也只来得及做这些,总存了些侥幸心理,万一赵匡胤能真的辅佐柴宗训呢?即便是赵匡胤也反了,至少不至于立即杀了他的所有后代吧?

当然赵匡胤也走了武将的老路,反了曾经的老领导,来了一个黄袍加身。

其实,就当时的境况来说,无论柴荣提拔了哪个武将,都免不了这样的结局,没有赵匡胤还有张匡胤、李匡胤,甚至他们很可能还不如赵匡胤呢,从这方面来说,柴荣算是选了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这不是柴荣留下几个心腹大臣的事情,无论柴荣留下多少心腹大臣,给柴宗训选多少辅佐大臣,都无法避免这个问题,在谁的拳头硬谁就能建立新王朝的年代,谁会对一个7岁的孩子心软?

唯一的心软可能就是建立新王朝之后留这个孩子一命吧。

这是柴荣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柴荣不是没有能力结束这种悲剧,但天不假年,时代选择了赵匡胤,而赵匡胤在完成了全国大部分的统一之后,就着手解决武将势大的问题,来了一个杯酒释兵权。

这一招很好的结束了自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形成的节度使拥兵自重的问题,但也矫枉过正,逐渐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而这又导致了宋朝的积贫积弱的局面。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厉害了少年!孝感射击小将在省赛... 7月29日,2025年湖北省青少年运动会射击比赛暨湖北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在宜昌圆满落幕,由孝南区少年...
原创 非... 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记得当年最为火热的“葬爱家族”呢,早在20多年以前,造型千奇百怪且颜色花里胡哨的发...
原创 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迈上了新台阶,通过这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 世界第二大经...
午门献俘:大清帝国最高光的时刻... 帝国的礼仪:从影视剧中的误解说起 影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明黄色的琉璃瓦下,巍峨的宫殿前,...
原创 原... 赵光义杀哥哥赵匡胤而夺帝位的可能性不大。 一者,赵光义有一个“金匮之盟”作为继位当皇帝的保障; 二者...
原创 一... 讲故事前,咱们先一起了解一下,这个曾经在上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 杜月笙(1888年-195...
原创 一... 众所周知,如今古墓的发现多是因为在土中发现了一些冥器,之后考古学家顺藤摸瓜的找出了古墓的位置。但是其...
原创 咸... 咸丰帝与对俄外交的决策特征 咸丰年间,清政府是如何催动,对俄弱势外交制度重构的?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
原创 终... 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喜欢用魏延,而诸葛亮不喜欢用魏延?这中间的着重点并不是魏延到底是不是忠于蜀汉的...
原创 晚... 遴选一组百年前留存的黑白照片,拍摄者并不是刻意为之,有的甚至模糊不堪,却更直观地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