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崇祯“非亡国之君”?
创始人
2025-07-31 15:33:18
0

崇祯皇帝说自己“非亡国之君”,而大臣“皆亡国之臣”。我认为崇祯皇帝这句话,既有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又有推卸责任的可能。

(一)崇祯真的是“非亡国之君”吗

首先,崇祯皇帝说自己“非亡国之君”。令人惋惜,因为与前面历代皇帝相比,他接手的大明是一个“烂摊子”,贫富分化严重、政治腐败、国库亏空、内阁作用失灵、满清和农民起义双重威胁……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与崇祯前面的皇帝,如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天启皇帝相比,崇祯更努力、更勤奋,与一些王朝末代皇帝相比,他渴望解救百姓,确实不应该是一个亡国之君,他并不是一个昏君或者是暴君。

那话又说回来了,他不是昏君暴君,他难道是明君吗?显然不是,中国古代的皇帝有这么4种:第1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能力强,人品也好,即明君,类似于唐太宗康熙皇帝这样;第2种,暴君,虽然有雄才大略、能力也强,但刚愎自用,如隋炀帝之流,下场往往悲壮但令人惋惜;第3种就是昏君,能力差,人品差,为人荒唐,甚至有一些令人搞笑的癖好,如喜好书法绘画的宋徽宗、喜好经商的汉灵帝……还有一种,就是庸主,不爱折腾,性格并不残暴,但是能力太差。而崇祯皇帝显然是第4种,在中国历史上前面三种往往有名,但是并不常见,而第4种是常见的,一朝历代往往是庸主多于昏君和明君。

就中国历史而言,亡国之君不一定就是昏君或暴君,如后蜀皇帝孟昶,但开国之君也不见得就是明君,如朱温。

面对当时的形势,确实复杂,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一个国家随时会面临着危机和挑战,能够在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是一个优秀的君主,应该具备的一个能力。

如果看崇祯在是环境上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不是一个明君,看看他具不具备挽狂澜于济道的能力。据我在学习中的了解,首先,崇祯此人性格多疑,在皇太极反间计影响下杀袁崇焕(当然袁崇焕之死是有必然性的,与明末党争和袁崇焕个人的品质有关),在位期间,光内阁就改组了好几次,总是责怪大臣无能,很多大神担心皇帝罪责,选择了沉默或者是不作为,是崇祯皇帝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可以依靠的力量……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他做事缺乏耐心、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且性格残暴,这显然不是一个明君应该有的品质,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另一方面,与崇祯皇帝经历相似的皇帝并不少,如今朝的末代皇帝金哀宗,也是非亡国之君,但有亡国之命,但金二中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经过日益衰落,另一方面农民起义不断,受到宋和蒙古的南北夹击,金朝要想存活,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而崇祯皇帝面临的形势比金哀宗幸运得多,一方面明朝疆域广阔,虽说有满清威胁,但是清军毕竟被挡在山海关外,虽然有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的威胁,但毕竟集中于西部地区,以四川陕西为主,而南方大部分地区相对比较稳定(许多明史学家认为明朝灭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江南和西北地区)。明朝灭亡的形势没有如此糟糕,要知道后来清朝消灭明朝残余势力用了差不多20余年的时间才彻底扫平。

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本有机会南迁并集中力量剿灭起义军,崇祯皇帝却选择了留在北京,君主死社稷。虽然可歌可泣,但为了国家暂时放弃首都,选择机会再战,也不是不可能,有大臣劝说皇帝迁都南京再战,但崇祯皇帝拒绝,令人费解。崇祯皇帝虽然努力而且勤政,但一个优秀的君主应该用善于分析形势、寻找正确的方法来挽救国家的危机,对于挽救危机,他并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也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君主。

综上我认为,崇祯皇帝的结局令人感到惋惜,但他毕竟不是一个优秀的君主,一个平庸、能力差的君主面对极其困难和复杂的形势最终亡国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情,具有必然性,崇祯皇帝可以说是一个职业错位的人。

(二)大臣真的是“亡国之臣”吗

至于大臣皆是亡国之臣,我有些不认同。

首先,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帅,善于驾驭和任用人才是一个统帅必要的一个素质。崇祯皇帝责怪大臣无能,难道当时明朝真的是人才匮乏吗?臣子不忠?从后来的历史看,大明王朝不乏有像史可法一样以死报国的文臣,也不乏有像袁崇焕一样的名将,忠臣名将并不少。

确实晚明时期,出现了思想过度解放(阳明心学的影响)、程朱理学受到冲击、国家精神涣散、思想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政治日益腐败,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党争不断。大臣各怀鬼胎,不以国家利益为重,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利益,如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兵入关,南明抗清期间阉党、东林党党争仍然不断。

但政治腐败和结党营私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历朝历代皆存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来,皇帝们往往是利用党争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懂得平衡利益并加以任用各种人才,达到利于起巩固的统治的目的。另外大臣五花八门,各种类型皆有,也需要皇帝加以识别、合理利用。

而从崇祯皇帝和大臣的关系来看,他刚愎自用和残暴的性格使大臣畏惧,连续多次改组内阁、多次杀戮大臣、自毁长城,君臣矛盾激化,大臣畏惧皇帝、推卸责任、一言不发,是很正常的。虽说按照儒家纲常伦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这毕竟是过高的要求,做一个普通人,大多人选择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我不认同,崇祯皇帝所说的“大臣皆是亡国之臣的观点”,这是由于皇帝个人的素质和晚明思想混乱、政治日益腐败阶段因素不断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果。

相关内容

热情似火!利物浦官方社媒晒...
北京时间7月26日,季前友谊赛,利物浦将在香港启德体育园体育场对阵...
2025-08-01 00:42:40
藏在龙泉驿的舌尖秘境:墨脱...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华信大道,一家挂着 “墨脱石锅菌汤” 木牌的店铺十...
2025-08-01 00:40:42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氛围感...
  炎炎夏日里,“清凉”既是广大市民游客的迫切需求,也是促进文旅...
2025-08-01 00:39:31
暑运首月 天津航空新疆区域...
2025年暑运自7月1日启动,至7月31日迎来半程节点。暑运以来,...
2025-08-01 00:39:08
原创 ...
斯大林为何对他的幕僚说:“毛泽东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没见过他,我不...
2025-08-01 00:33:57
原创 ...
李世民——唐太宗,唐朝第二任皇帝(618-907),太宗李世民是中...
2025-08-01 00:33:48
慈禧睡个觉有多麻烦?为何一...
伺候慈禧睡觉麻不麻烦,要看看侍寝的宫女晚上需要做什么,以及她们的看...
2025-08-01 00:33:31

热门资讯

原创 化...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领导了长达7年的对日本的占领,使这个太平洋国家非军事化、民主化,并帮助重建。 ...
原创 每...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家族是谁? 汉之刘氏,两汉加强来不过四百年,将刘备、刘裕的小王朝算上,也不会超过六百...
原创 6... 跨越古今,一园纵观六百年。2021年12月31日,武汉市首个文化遗址公园正式开园,有着600多年历史...
原创 清... 清朝身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因为全盘继承了明朝制度,被人称之为清承明制。两个朝代的制度高度...
原创 隋... 在中国的历史上,到了乱世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牛人,他们在史书上留下了很精彩的内容。比如说三国的时候...
原创 玄... 玄武门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重点的地点,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三次事变,第一次是公元626年,李世民与李建成的...
五溪时评 | 让中华文脉在世界... 在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中,中华民族以其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熠熠生辉。中华...
原创 朱... 1402年7月13日,经过四年的激战朱棣攻入了南京,成为了中国史上少有的、藩王成功通过战争逆袭成为皇...
原创 萨... 萨镇冰 说起中国近代元老级的海军将领,那就不得不提及萨镇冰。 他的一生历经了晚清的覆灭、北洋军阀的割...
原创 文... 羑里城,因城位于羑水之南而称羑里,是一处龙山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文化层厚达七米,据考证这里就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