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还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掌握兵权的将军。
后周世宗柴荣
死后,他年仅七岁的儿子继位。这时,皇帝年纪太小,便由宰相辅政。公元960年,朝中突然接到边境送来的急报,称北汉和辽朝竟一起发兵,攻打后周。
朝中众臣俱惊慌失措,后来由两位宰相作主,派赵匡胤带兵前往边境抗敌。赵匡胤不肯前往,称兵少将寡,不足一战。宰相只得给了他能调动全国兵马的权利。当晚,大军开拔,抵达离京二十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趁夜,赵匡胤的亲信在军中散播造反言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没多久,将士们全起来了,见时机成熟,亲信赵普和赵匡胤的弟弟将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赵匡胤知道事成了,却还是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赵匡胤回到开封,逼迫后周恭帝让位,自己即位做了皇帝,国号叫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经过五十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