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元年,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咸阳就是秦国的国都,秦始皇灭六国后抢来的财宝,大多存积在咸阳各处的府库中。刘邦手下的将领在争分夺秒地劫掠各种财货,刘邦自己也沉湎于秦王宫的奢华里流连忘返,而这时,
萧何却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
。
他没有多看那些财宝哪怕一眼,就
直奔丞相府、御史府
。
萧何是刘邦的同乡,也是沛县人。他熟知政务,通晓律法,深得上级信任,当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他就经常利用职权保护刘邦。刘邦成为亭长以后,
萧何和他的关系就更为密切
了,刘邦以官吏的身份去咸阳服役,其他人只送了300钱,而萧何却送他500钱。这多出来的200钱,是萧何对刘邦活着回来的期望。
秦朝的御史到地方工作,萧何就跟着他的上级去做事,经常把事情办得条理清晰,于是被提拔为泗水郡卒吏,在
公务考核里名列第一
,本来御史想进言征调萧何,萧何坚持推脱,才没有被调走。
等到刘邦起事造反,萧何就作为他的助手辅佐他处理政务,还带着同宗的子弟来追随刘邦。刘邦多次打败仗,弃军而逃,都是萧何重新征发士兵,补充军队的缺额,又安排粮草供给,保证刘邦无后顾之忧。因而,萧何坐稳了刘邦首席内政官的地位。
后来打败了项羽,天下平定,于是论功行赏,分封诸侯。刘邦力排众议,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当为第一。群臣不服,刘邦以猎狗举例,那些武将都是猎狗,只知道听命行事,换个人也一样能打胜仗。但是
萧何却是发布命令的人
,没有人的正确判断,猎狗也无从下口。
武将能打胜仗,功劳不过像猎狗,所谓功狗。
至于萧何,制定计划,统筹安排,抚军安民,功劳就像猎人一样,所谓功人
。这就是功臣、功狗之说!
回过头来看,萧何当年随刘邦进入咸阳后的表现也完美印证了这一说法。
汉高祖元年十月,冬天。刘邦用张良妙计大败秦军,进入关中,在霸上这个地方,接受了
末代秦王子婴的受降仪式
。随即西入咸阳,刘邦手下的诸多将领,看到秦朝难以计数的珍宝以后,便纷纷进入各府库房,大肆劫掠。
而他们的主公刘邦,也正赖在秦王宫里流连忘返呢,那些往常梦中才有的娇娥美妇、奇珍异宝,巍峨宫殿,如今已触手可及。几个谋士好说歹说,才劝熄了他
当晚就想留宿秦宫
的想法。
与此同时,萧何正带着一帮文吏在秦朝的丞相府紧锣密鼓的清点和搬运典籍。
丞相府和御史府里存放着秦朝有史以来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
。萧何眼光敏锐,一来咸阳就把这些珍贵的资料妥善地收藏起来,以备后用。
与之相比,项羽和他的军队进入咸阳只是烧杀抢掠一番就走了,后来楚汉相争,
刘邦之所以能全面了解天下的险要关塞、地形地势、地方情况
,都是因为萧何保存了这批珍贵的文献。包括刘邦建国,汉朝初立,萧何制定的很多规章典令,就是脱胎于秦朝旧例,也参考了这些典籍。
那些武将都只顾着抢金银财宝的时候,
萧何冷静地选择了保存文献,为大汉立国的框架打好了根基
,所以说刘邦才认定萧何是功人,其他人是功狗啊。
萧何死后,谥号为文终侯,他的后代有四次都因为犯罪失去了爵位,每当要断绝传承的时候,天子都会重新寻找萧何的血脉,继续继承他的爵位,让萧何不至于绝祀。
如果不是功劳卓绝,谁能得到这种待遇呢
?
这里我们引用司马迁给萧何的评价作为本章的结语。太史公曰:“萧何为吏,文而无害。及佐兴王,举宗从沛。关中既守,转输是赖。汉军屡疲,秦兵必会。约法可久,守图可大。指兽发踪,其功实最。政称画一,居乃非泰。继绝宠勤,式旌砺带。”
参考文献:
《史记·萧相国世家》、《资治通鉴·汉纪一》
兵圣吴起的黑白往事:从儒门弃徒到一代名将,你知道吗?
嬴政的生父是谁,只有赵姬知道,吕不韦被骗了一辈子
秦二世竟不是末代秦王,真正的末代秦王其实是贤君,在位仅46天
感谢您的
点赞
,
推荐
和
评论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