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在1363年鄱阳湖之战中兵败被杀,元末的各路起义军就只剩下朱元璋和张士诚这两大势力了,其余的小势力已经不成气候了。
张士诚这个大周政权的建立者,知道自己早晚要跟朱元璋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而朱元璋也清楚,要建立自己的朝代。成为又一位皇帝,那就必须打败张士诚。
公元1367年,朱元璋大败张士诚。成为最后的胜者。接着而来的问题就是
定都和国号
这两件大事。
大明国号之争,刘伯温取大明,朱元璋连夸他厉害。
国号代表一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的更替,都会有新的国号出现。国号不仅是朝代的象征,也有着很多良好的寓意!
在选国号之时,大家可是争论不休。最终初定为
大中
,但是到了朱元璋登基之日到来之前,这个国号又被取消。
具体原因不太清楚,大家是众说纷纭。一时间文武百官又在为新国号烦恼,最终刘伯温提议定国号为
明
,史称大明。
朱元璋连说好,非常好。还是军师厉害(这句话是笔者揣测朱元璋内心的想法。朱元璋历史上并没有说这句话)。为何朱元璋会觉得大明好呢?我想有这些原因
朱元璋曾经拥护过小明王
1363年小明王
韩林儿
被张士诚所部围困,朱元璋不顾安危。解救了小明王。并拥护小明王。自己短暂地成为了其
“部下”,
小明王是元末起义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的儿子。
朱元璋救下小明王也是为了受到更多起义军的追随,打着仁义的牌子。还有就是当年红巾军的口号中,有
明王出世
的口号。起义军也打着这句口号起义。
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也就象征着他是顺应天意而为,成为皇帝的。并且他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不仅救下了小明王,还拥护小明王。
跟各种宗教有关
元末的起义军众多,在跟随朱元璋的众多兄弟当中。有着各种教派的人物,其中有白莲教和明教这两个主要教派。
国号定为
明
,既说明了兄弟们是师出有名。又说朱元璋在国号这么大一件事上都不忘记兄弟们。这么一个重情重义的大帅,值得所有人跟随。
而其他起义军去攻打朱元璋就会为天下人所不齿的。所以刘伯温提出国号为
明
的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是赞成的。
并且朱元璋也是非常认可,从这里可以看出刘伯温是有些非常人所不能比拟的谋略,但是这也导致了朱元璋对于刘伯温的防备比李善长等人更重。
公元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国号为
明
,史称大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明王朝的诞生。
大明王朝的国号跟小明王和当时的各种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而刘伯温取的国号为明。让朱元璋有一次觉得刘伯温这个人“深不可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