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奄迹幽方,代地复国,太武帝拓跋焘威启中原,混一华夷,历年长久,疆域规模,比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齐、北周,有过之无不及,而一百五十七年间,名将辈出,其中十人,征伐四克,功在当世,名垂青史,无愧一代名将之称。
一、威震夷楚——叔孙建
叔孙建(365年——437年),山西代县人。少以智勇著称,官至中领军、龙骧将军、并州刺史、安平郡公。历广阿镇将,徐州刺史。所在强盗敛迹,威名甚震。为将沉敏多智,东西征伐,常为谋主。治军清整,号令严明,又雅尚人伦,礼贤爱士,在平原十余年,绥怀内外,甚得边称,魏初名将,鲜有及之,南方惮其威略,青、兖辄不为宼。累迁征南大将军,丹阳王。
建少展诚勤,终著勋绩,治边有术,威震夷楚,享年七十三,谥号襄王。
二、恩礼优渥——奚斤
奚斤(369年——448年),机敏有识度,早年统领禁军,转侍郎,随从征伐中原,平高车、击库狄,平乱御侮,攻略河南,平军兗、豫二州,累迁幽州刺史、宜城王。征讨胡夏之役,兵败身虏,削职夺爵。未几擢为卫尉,万骑大将军,改封弘农王。
斤聪辩强识,善于谈论,每论大政,多见从用。“世称忠孝,征伐有克。平凉之役,师迁身虏。虽败郩之责己赦,封尸之效靡立,而思礼隆渥,没祀庙庭”。享年八十,谥号昭王。
三、雄烈知名——长孙肥
长孙肥(?——408年),山西大同人。少有雅度,果毅少言。结发内侍,御侮左右,为道武帝信赖,以雄烈知名。征战匈奴部、贺兰部,迁中领军,琅玡郡公。降东晋刘该,平后秦姚平,进爵卢乡久。抚慰河南,得吏民心,威信著于淮泗,善策谋,勇冠诸将,每战为士卒先,前后征讨未尝失败。故每有大难,令肥当之,南平中原、西摧羌宼,军锋所指,罔不奔败,关、张万人之敌,末足多也,功勋居多。后坐事贬为蓝田候,于天赐五年(408年)去世,谥号武。
四、宣力三世——于粟磾
于栗磾(生卒年不祥),山西朔州山阴人。善使黑槊。能左右驰射,武艺过人。受命征伐,所向皆平,太武帝比之黥、彭。历镇平阳、洛阳,抚导新邦,德刑并举,甚有威惠,得百姓之心。宋武帝刘裕北伐后秦,请求借道,颇为惮忌,尊为“黑槊将军”。伐胡夏、平统万以功迁蒲坂镇将。累擢外都大官,平刑折狱,甚有声称。享年七十五,追赠太尉公。
确自少治戎,迄于白首,临事善断,所向无前,有武功于三世,加以谦虚下士,刑罚不滥,为诸将所希,是以庆流后裔,四世贵盛,终获保全“一皇后,四赠三公、领军、尚书令,三开国公”。
五、宽厚沉毅——长孙嵩
长孙嵩(358年——437年),山西阳高人。宽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统军,从道武帝征中山,以功封安南将军、翼州刺史、钜鹿郡公,累迁侍中、司徒,所在见称。明元帝嗣位,名列八公,率部在畔城与宋武帝刘裕交锋,互有胜负,后奉命停战回师。以翊戴太武帝之功,任左辅,进爵北平郡王。
嵩长于治国,短于用兵,宽厚沉毅,任重王室,历事累世,以元老留镇京师,坐朝堂,平断刑狱,邈为元老,生则宗臣,殁祀清庙,享年八十,谥号宣王。名列武庙六十四将,北魏名将,获此殊荣,绝无仅有,一人而己。
长孙氏爰自代阴,门传钟鼎,自魏至隋,竞为盛族。
参考资料《魏书》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