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振威胁“三杨”退休,杨士奇严词拒绝,只有杨荣做法最聪明
创始人
2025-07-31 06:34:49
0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的时候只有九岁。不过当时既有太皇太后张氏,又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佐,明朝也算是一片繁荣景象。不过随着明英宗成长,宦官王振渐渐将手伸向朝堂。

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可以称得上是“最强内阁”了。他们历经四朝,为明朝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协助一代代皇帝,使明朝渐渐走向强盛。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三杨”。“三杨”又分东、西、南,其中杨士奇来自江西,所以是“西杨”。杨荣来自福建,所以是“东杨”。而杨溥来自湖北,被称为“南杨”。

三人各有所长,互相配合,才使明朝国力得到极大发展。不过要说起智慧,“三杨”中当以杨荣为首。举两个例子。

一、靖难之役朱棣获胜后,建文旧臣便分为两派,一派像方孝孺这种宁死不屈,一派像“三杨”这些识时务者为俊杰。当时朱棣准备进入南京,解缙等人都在城外跪拜等着他,唯独杨荣的做法不一样。

他等朱棣经过的时候,突然开口说:

“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这句话让朱棣恍然大悟,因为他是以“靖难”起兵,如今已然胜利,自然应该先去拜谒朱元璋,而不是急着进城。

就这样,杨荣顺利让这位“新上司”记住了自己。朱棣即位后,杨荣立马就被入选文渊阁,在当时的七位内阁成员中,他的年纪是最小的。

二、永乐二十二年,朱棣于北征回师途中病逝,当时众人皆不知该如何处理。唯独杨荣镇定自若,与金幼孜商议秘不发丧。

随即,他命工部官搜集军中的锡器,打造成一只圆桶,用来暂时安置朱棣的遗体,然后将工匠杀了灭口。接着每天都让人将三餐送到朱棣营中,假装无事发生。

之后,杨荣快马加鞭回到京师,告知太子朱高炽实情。在此期间,竟无人发现朱棣已经驾崩。最后,朱高炽派儿子朱瞻基,去接回了朱棣遗体,自己也顺利即位,明朝国局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来,杨荣是个足智多谋,反应敏捷的人。就连杨士奇都曾自叹不如道:

“杨荣嘉谋谠议,行在果断,臣等不及。”

而杨荣的聪明,同样体现于对待宦官王振之上。

王振深受明英宗信任,但他要想做到把持朝政,“三杨”就是他最大的障碍。所以王振常常向明英宗提议,让“三杨”告老还乡,只是明英宗也离不开他们,便迟迟没有决定。

既然明英宗下不了决定,那么王振就只好设法,让“三杨”自己请辞,这样皇帝总该答应了。于是王振便威胁“三杨”退休,这件事在《智囊全集》中就有记载。

当时王振对“三杨”说:

“朝廷事亏三杨先生,然三公亦高年倦勤矣。其后当如何?”就是说朝廷之事多亏有你们三位协助,但是现在你们老了,就没有为将来做打算吗?

王振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你们最好老老实实请辞,我还可以放你们一马,不然将来的事就不好说了。朝中大臣本就不满王振,正直的杨士奇一听,立马就严词拒绝了,还说自己为朝廷鞠躬尽瘁,就算死也要死在任上。

杨溥的态度与杨士奇相同,其余大臣自然也纷纷响应。可只有杨荣做法最聪明,他是怎么做的呢?杨荣这样回答王振:

“先生休如此说,吾辈衰残,无以效力,行当择后生可任者以报圣恩耳。”

大意就是说,你说得对,我们确实老得有心无力了,不过我们在退休之前,也该为朝廷挑选一些年轻人,这样也算是报答圣恩了。果然,王振听后觉得很满意。

事后杨士奇还感到不解,质问杨荣为何要向王振屈服。杨荣却解释说,以王振的实力,要想在内阁安插人手,是很容易的事。但如果我们以退为进,先在内阁提拔我们的人,这样即便我们真的退休,朝中也有力量继续与宦官抗争。

杨士奇等人听后,顿时觉得杨荣深谋远虑,对他佩服之至。于是第二天,杨荣就向明英宗推荐了曹鼐、苗衷、陈循和高谷四人。而王振一心想着让“三杨”早点退休,所以还劝着明英宗快点批准。就这样,杨荣凭借自己的智谋,轻松将一批正直之士安排进内阁。

不过可惜的是,“三杨”最终还是在时间上输给了王振。正统初年,杨荣、杨士奇、杨溥相继去世,张太皇太后也在此期间去世,这下王振才真正有机会站到朝堂前。后来明英宗在他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结果导致“土木堡之变”。虽然王振在乱军中被杀,但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明朝国力由此开始衰减。

(参考文献《明史》《智囊全集》)

相关内容

热情似火!利物浦官方社媒晒...
北京时间7月26日,季前友谊赛,利物浦将在香港启德体育园体育场对阵...
2025-08-01 00:42:40
藏在龙泉驿的舌尖秘境:墨脱...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华信大道,一家挂着 “墨脱石锅菌汤” 木牌的店铺十...
2025-08-01 00:40:42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氛围感...
  炎炎夏日里,“清凉”既是广大市民游客的迫切需求,也是促进文旅...
2025-08-01 00:39:31
暑运首月 天津航空新疆区域...
2025年暑运自7月1日启动,至7月31日迎来半程节点。暑运以来,...
2025-08-01 00:39:08
原创 ...
斯大林为何对他的幕僚说:“毛泽东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没见过他,我不...
2025-08-01 00:33:57
原创 ...
李世民——唐太宗,唐朝第二任皇帝(618-907),太宗李世民是中...
2025-08-01 00:33:48
慈禧睡个觉有多麻烦?为何一...
伺候慈禧睡觉麻不麻烦,要看看侍寝的宫女晚上需要做什么,以及她们的看...
2025-08-01 00:33:31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史料笔记,结合部分野史和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出警入跸图...
原创 湖... 引言 在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中,无论是在文学著作还是科学发明领域,我国祖先都有着很多领先于世界的成就...
原创 2... 我国每一年都会公布上一年的十大考古发现,2002年初,我国就公布了2001年的十大考古发现。其中一考...
原创 到... 1644年4月,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同时收到了大顺与女真人的招降书信。 两方势力都在信中为吴三桂许下了...
原创 他... 沙特阿拉伯,在咱印象里那就是个满是奢华的地儿,王子们花钱跟流水似的。可你知道吗?它辉煌的开头,竟然是...
原创 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布成立了,孙中山先生被选为了临时大总统,这本来应该是个新开始。但...
原创 国...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很多高级将领都被解放军俘虏。面对这样的情况,蒋介石的心情可想而知,...
原创 史...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名字虽然被后人所熟知,但在正史记载中却很少。这并非因为他的事迹...
遇到这两个字,苏轼、朱熹、袁枚... 《历史的照妖镜》一书,盗版几乎跟正版同一时间面世,引来六神磊磊的怒斥。 如此公然剽窃,令人齿冷。 ...
原创 康... 康熙皇帝有一个姐姐,民间俗称她为翠花公主。翠花公主15岁时下嫁鳌拜的侄子讷尔杜,在33岁那年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