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上,妇女解放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而在妇女解放这一宏大命题之下,妇女能否自由地游泳往往被视为妇女解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过这样一位以一己之力引发全国浪潮的女泳手,她的名字叫杨秀琼。
杨秀琼1918年出生在广东东莞,这里靠近热带,终年温热多雨,因而河湖纵横,是学习游泳的天然学校,据说她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由父亲带着下水学习游泳,而仅用了不到10天,就完全学会了。
1928年,杨秀琼随父亲移居香港,被安排到香港尊德女校读书,在学习期间,父亲利用身为南华体育会工作人员的便利条件,经常教杨秀琼游泳,甚至还带着她在10级风的海水中和浪涛进行过搏斗。
就这样,少年时代的杨秀琼就已经掌握了非凡的游泳技能,在1930年举行的全港游泳比赛上,年仅12岁的杨秀琼就获得了50米自由泳和100米自由泳两块金牌,此后又连续两年在香港的游泳比赛中屡获佳绩。
1933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第五届全国运动会”,首设正式的女子游泳比赛项目,年仅15岁的杨秀琼代表香港队出战。据说在女子游泳比赛中,许多身着长袍马褂的前清遗老们,看见身着泳装的女泳手,直接被吓得退场。
在修缮一新的南京中央体育场中,杨秀琼大显神威,一举拿下了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和200米仰泳5块个人赛金牌,又和队友组队,力压上海、广东等强队,为香港队获得了集体项目女子200米接力的冠军,一时风光无二,被称为“美人鱼”。她和初代中国飞人刘长春一道,成为旧中国第五届全运会上最闪耀的运动明星。
运动会上一战成名后,当时热爱体育运动的国府高官,时任南京政府行政院秘书长,本次运动会指挥长的诸民谊更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居然亲自为杨秀琼拉车,载着她在南京街市上跑了一圈,成为当时的爆点新闻。甚至她的表现直接引起了蒋介石夫妇的注意,宋美龄认杨为干女儿,还送给她一辆美国小汽车。
此后,在1934年的远东运动会上,杨秀琼代表中国队出战菲律宾,夺得3项个人冠军和1个接力冠军,在积贫积弱的民国,可谓是做到了为国争光。更是成为了当时民国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上海的杂志在绘制“年度人物”群像时,甚至把杨秀琼和蒋介石、林森、张学良等大佬画在一起。
物极必反,成名后的杨秀琼沉迷于享乐和各种活动,竞技状态开始下降,在1935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杨秀琼虽然仍夺两金,但在50米自由泳中的争夺中已不敌队友刘桂珍,屈居亚军。
然而最终的失利还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由于国力贫弱,几十名中国选手在最后关头才仓促成行,在海上漂泊17天后才到德国,结果除上海撑杆跳选手符保卢外,无一人进入复赛,杨秀琼虽然刷新了远东多项女泳记录,也依然未能进入复赛,只得黯然回国。中国队糟糕的表现,还遭到了国内媒体的抨击和讽刺,杨也未能幸免。
1937年,杨秀琼和著名马术运动员陶伯龄结婚。来到重庆,并宣布退役,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而此时她才19岁。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一次活动上,杨秀琼的美貌被川军中著名的“哈儿师长”范绍增所看上,范随即向蒋介石提出想纳杨秀琼为妾。而蒋为了拉拢范绍增,竟然不顾这位“干女儿”的幸福,表示同意。
于是,在蒋、范的强权压力之下,杨秀琼被迫和陶伯龄在《重庆日报》上宣布离婚,并成为了范绍增的第十八房姨太太。此后随着抗战的爆发,国内体育事业进入低谷期,曾经为杨拉车的诸民谊甚至投靠汪伪,做了汉奸。
而粗俗的范绍增则不可能获得杨秀琼的青睐,她后来想办法逃离了范绍增家,但此时她一介弱女,缺乏自己生存的能力,不可避免的沦为了在几个大人物之间辗转奉承的“花瓶”,直到抗战胜利后,回到香港,后又从香港去了加拿大,1982年在温哥华逝世。
纵观杨秀琼的一生,可谓是从辉煌到落寞,急转直下,可以说,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升时代强加给她的。当民国局势稍微稳定一点时,杨秀琼作为女泳手,其代表妇女解放和体育精神的意义骤显,因此获得全民追捧;而当抗战爆发后,局势变乱,强权崛起,民国固有的落户与封建又占了上风,美丽的杨秀琼也仅能成为强权的玩物而走向沉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