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少年毛主席的人生“七个第一次”
创始人
2025-07-30 11:04:21
0

1、人生第一次转折

1910年秋天,17岁的毛主席第一次离开了生育他的闭塞的韶山,走向外面更为广阔的世界。这是毛主席人生历程的第一次转折。对此,毛主席非常激动。临行前,改写了首诗,并把它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薄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心怀大志的少年毛主席自此第一次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

2、毛主席最早的政论文章

毛主席在东山小学,除了学习传统经籍外,还有自然科学、地理和英语等新科目。

此时的毛主席还较多的接受了维新派思想,康有为、梁启超是他崇拜的人。尤其深受梁启超在日本刊印的《新民丛报》的影响。

这些思想是从他表哥文詠昌借的一套《新民丛报》合订本中汲取到的。

毛主席非常喜爱,他读了好几遍,里面的一些文章差不多能背下来,并写下一些批注。

在第四号上的《新民说》第六节“论国家思想”处,他写道:“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

这是毛主席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政论文章。

表明了毛主席对当时君主立宪和封建专制两种国家体制的理解。

从相信孔孟到崇拜康梁,从赞同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到主张以英日为楷模进行立宪变法,这是毛主席早期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梯。

更重要的是,梁启超的《新民说》深入接触到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主张从“变化民质”入手来寻求社会改革的途径的思路,对毛主席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其后组织的新民学会的会名就源于此。

3、毛主席第一次开始关注中国以外的事情

毛主席开始把目光投向世界,是从一位在日本留过学的教员那里了解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非常羡慕。

于是,就从同学萧三处借来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毛主席被书中描写的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的事迹深深感染和影响,还书时对萧三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究富国强兵之道,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

4、毛主席第一次公开表达政见

1911年春天,18岁的毛主席第一次座轮船到省城长沙,并顺利考取了湘乡驻省中学。

毛主席在省城感受到一种和乡下完全不同的社会气氛,眼界顿时开阔了。他第一次看到革命派办的《民主报》,接触到了许多革命言论,并迅速成为它的热心读者。

当他在报纸上看到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新闻时,就表示支持革命党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纲领,提出“把孙中山请回来当大总统,康有为做内阁总理,梁启超做外交部长”的政治想法。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表达他的政见。

同时,为表示同腐朽的清政府彻底决裂,毛主席在湘乡驻省中学倡议并带头剪掉辫子。

5、毛主席第一次当兵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新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派代表来长沙,要求湖南革命党人举义响应。其中一位代表来到湘乡驻省中学介绍武昌起义情况,毛主席听后异常奋,决定投笔从戎,北上武汉参加革命军。

后因长沙革命党人发动了武装起义成立了湖南军政府,毛主席和几个同学随即投入长沙革命军,成为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一名列兵,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军旅生涯。

在当兵期间,毛主席除了参加军事训练外,就是读书看报了解时事政治,他把每月仅七元的军饷大都购买了报刊和书籍,以致读书看报成为他一生的习惯。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全国大多数省份宣告独立,袁世凯当上民国临时大总统,清王朝宣布退位,中国进入新的时代。

人们普遍认为革命己经成功,毛主席也觉得他参军的目的己经实现,随弃军求学,结束了半年的军旅生活。

但就在这半年的军营生活中,毛主席第一次知道了“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他是从《湘汉新闻》上读到一篇谈论社会主义的文章。其实,毛主席所看到的是江亢虎的中国社会党鼓吹的社会改良主义。但,毛主席却很有兴趣,并热情的同土兵们进行了没有结果的讨论。

6、毛主席第一次畅谈自己的救国之道,并留下的第一篇完整文章

毛主席离开军营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即后改名的省立第一中学。

尽管毛主席在这所学校里读了半年书,但留下了一篇被国文教员柳潜称为“实切社会立论”的作文,其中毛主席第一次谈出了自己的救国之道。这篇文章叫《商鞅徙木立信论》。

《商鞅徙木立信论》是19岁的毛主席于1912年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今长沙市第一中学)读书时的作文,时任国文教员柳潜(涤庵)给予其一百分。原文: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闇、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

全文仅467字,柳潜老师的批语却有150字,说作者“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还批给同学们“传观”。

眉批(76字)

1.“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骎骎入古;”

2.“名言,古未曾有”;

3.“而入,笔力挺拔”;

4.“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

5.“力能扛鼎”;

6.“积理宏富”。

尾批(65字)

“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涤庵六月二十八号100分”

7、毛主席第一次系统接受西方近代思想文化

对学校的刻板校规和填鸭式学习以及科程设置,毛主席不是很喜欢,因为这满足不了他求知的欲望。

毛主席对柳潜老师借给他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爱不释手,喜欢异常。116卷,他都读的非常认真。读罢,自感收在颇丰。并感在学校读书不如自学,于是依然退学,每天步行三里路到省立图书馆自学。

为此,毛主席订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

毛主席勤奋好学,不停的如饥似渴的研读了大量的中外书籍。

如卢梭《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业》等,这些西方十八、十九世纪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近代科学家的著作,毛主席非常喜欢,收获也最大。

可以说,毛主席第一次系统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就是从这次自修中获取的。

当他从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时,也由此知道了世界有多大,中国有多小。

这时快满20岁的毛主席已然对世界有了初步较为全面的认识,这也直接影响了他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设计。

毛主席作为一位不满20岁的满怀救国之情志的、有世界眼光的少年,“七个第一次”足以说明了毛主席的非凡,他的国文老师柳潜的评语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点石成金。

相关内容

新疆玩8天行程推荐,乌鲁木...
新疆的美,是教科书级别的“地理大满贯”。这里藏着中国最极致的风光组...
2025-07-30 08:42:03
安徽六日游必玩景点及行程分...
暑假一到,那颗渴望出游的心就按捺不住了。身边的朋友们都在讨论着暑假...
2025-07-30 08:41:59
原创 ...
章子怡最近在埃及的旅行可谓是充满了欢乐,尽管已经46岁,她依然频频...
2025-07-30 08:41:51
和家人新疆7天6晚景点推荐...
新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
2025-07-30 08:41:27
清凉气候+非遗魅力!贵州丹...
盛夏时节,当全国多数地方被高温笼罩时,21℃至25℃的夏季均温让贵...
2025-07-30 08:41:01
北京旅游口碑好的旅行社,家...
暑假,那是一段充满活力与期待的时光,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来说,更是出游...
2025-07-30 08:40:57
北京旅游金牌导游联系方式,...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家庭出游成了增进亲情、放松身心的绝佳方式。北...
2025-07-30 08:40:47
暑假到重庆4天3晚跟团游攻...
重庆,这座被誉为“山城”、“雾都”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
2025-07-30 08:40:38
追寻拼搏足迹 砥砺冰雪初心...
在如火如荼的训练备战之际,为激发运动员奋勇拼搏的昂扬斗志,厚植爱国...
2025-07-30 08:40:36

热门资讯

原创 以... 演义里,关羽以刀重马快的巨大优势,轻而易举得斩杀了华雄、颜良和文丑三员一流猛将。通读演义我们发现,关...
原创 唐... 《资治通鉴》中写道:“高祖之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不知道司马光为何会 如此武断 ,轻描淡写的一...
原创 日... 如果你穿越到咸丰统治下的清帝国,告诉政府,几十年后,东边的日本将会欺侮中国半个世纪。估计,官老爷们会...
三国重臣之墓被找到!两枚金印锁... 内事不决问张昭 外事不决问周瑜 三国时期东吴朝廷“首席文臣” 张昭的墓找到了 位于南京南部新城油库公...
原创 刘... 说起刘备,人们第一印象是穷,“织席贩履”,一个织席子卖草鞋的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屡战屡败,屡败屡...
原创 三... 衣赐履按:上一回,我们讲了,大约在公元244年年底到公元245年年初,东吴政坛发生大地震,丞相陆逊、...
原创 周... 点击右上方关注我 周文王姬昌,历史上著名的圣明贤德君王,史书也好,封神演义也好,都明里暗里说文王是被...
原创 方... 在看水浒传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宋江是一个收集者,他收集了当时宋朝最牛的将军们。正因为...
原创 是... 世人常说,万历十五年,是大明由胜转衰的一年。 可人们却不知,世宗嘉靖的统治下的大明,其实早已千疮百孔...
原创 大...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帝国,都城定在南京。 为什么大明定都南京,而不是南方其它城市,或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