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643年),十五岁的李治被立为皇太子,这是李世民的无奈之举,不为别的,只为省心。
“幸运”的李治
说到立太子,还得从李治的两个哥哥李承乾和李泰说起。
上文详细介绍
:
唐太宗李世民:儿子多了果然不是好事,爸爸的快乐我想像到了
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老大李承乾和老四李泰那是李世民的宝贝疙瘩,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李承乾看到父亲过度宠爱李泰而心生妒忌,居然开始联合叔叔李元昌还有侯君集等人准备逼宫。结果还没开始就被泄密了,太子被废,李世民重新考虑接班人。
李泰一看,太子之位空出来了,机会来了,赶紧向父亲表表决心,什么将来杀死自己的儿子传给自己的弟弟。
李世民是溺爱李泰,但是他不糊涂,什么“杀子传弟”,简直胡说八道,况且你这儿子李欣,四岁我就把他带在身边,你说杀就给杀了?所以,李泰也无缘了。
否定了两个爱子,李世民还是没有首先考虑李治,因为比起李治,他更喜欢三子李恪。
李恪这个孩子文韬武略,太宗在他眼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是这件事悄悄告诉了长孙无忌,顿时炸了锅。李恪是挺优秀的,但是他“政审”不通过。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给他姥爷翻案。
看了一圈,终于看到了那个“懦弱”的李治。
李治看起来呆呆的,远比不上自己的大哥李承乾,也被李泰甩几条街,如果不是李治的妈是长孙皇后,李世民都怀疑这是不是自己亲生的。
尽管李治这么“不堪”,但是他从来主动争夺过权力,这么多年也只是个闲散王爷。
李治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出了名的孝顺。
李治九岁的时候,长孙皇后去世了,李治天天哭,唐太宗看着很心疼,还封了李治为
右武候大将军。
李治十七岁的时候,唐太宗去讨伐高句丽,李治也是每天哭哭啼啼的,还跟李世民经常通信,汇报自己的起居并传递边境情况。
李世民凯旋归来,李治飞奔去接。回来的路上李世民背后长了个大毒疮,李治用嘴把
毒脓吸出来,不骑马不坐轿,扶着车撵走了好几天。
这么孝顺的儿子,谁不喜欢啊。
不仅李世民喜欢的不得了,李世民的才人武媚也喜欢的不得了。
时间一长,两个人还结成了深刻的“革命友谊”,可这武媚毕竟是太宗的女人,两人就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眉来眼去,单看这一点,李治就不是李世民认定的那种乖孩子。
当然,这种事李治掩饰得很好,李世民也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晚年的李世民,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但还是给李治铺好了路。
长孙无忌、褚遂良、
柳奭因支持李治被提拔,薛万彻被流放,尉迟敬德告老还乡,刘洎、张亮、李君羡被处死...
该处理的他都处理了,接下来怎么走,就交给儿子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5月26日,唐太宗
翠微宫驾崩
,留下的是一个偌大的王朝,他相信李治会秉承着他的意志走下去。
父亲面前唯唯诺诺,父亲背后重拳出击
同年,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
刚刚继位的李治,屁股还没坐热呢,就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谋反事件。
事件的主谋就是他的妹妹高阳公主和他的妹夫房遗爱,事情败露后,李治命令长孙无忌调查此事。长孙无忌这件事干得非常漂亮,处置了一大批皇亲国戚,但是换来的代价就是长孙无忌从此一家独大,朝堂上没有人能够抗衡长孙无忌。
李治能怎么办,只能听之任之。
他需要帮手,需要能够抗衡长孙无忌势力的好帮手。
他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先帝留给他的大臣
李勣,还有一个就是她的老情人武则天。
李世民临终前怕李治镇不住
李勣,把他外调,但是李治继位后就把他调了回来并委以重任,并命人为他画像,并亲自题字。
这件事就引起了长孙无忌等人的不满,但是李治还是搪塞了过去,他就是要打击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
不单单是长孙无忌,还有那个李世民亲自给他挑选的媳妇王皇后。
王皇后出身高贵,父母两族都是皇室姻亲,这也正是王皇后的悲剧。
李世民死后,
武则天
按照宫中的惯例当了尼姑,但是李治偏偏对她不死心,又把她接回到了宫中。
这一切都被王皇后看在眼里,现在的她正处于和萧淑妃的争宠阶段,
武则天
反倒是她拉拢的对象。但是让王皇后没有想到的是,
武则天
的到来不仅让萧淑妃没了地位,她这个皇后也得靠边站。
比起她出身的悲剧,性格和“智商”似乎是她的硬伤。
气急败坏的王皇后与昔日的老对手“握手言和”,想一起对付这个外来的女人,李治借机来了一个“废王立武”。
关于唐高宗“废王立武”这件事,有人说就是因为李治太爱
武则天
了,但是殊不知“废王立武”的背后,隐藏着权力的较量。
当然,李治的想法一冒出来就遭到了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不满,毕竟这件事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但是
李勣的一句话坚定了李治的决心,他说:
“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但是这件事真的是皇帝的家事吗?
其中褚遂良反对的理由就很直接,王皇后出身世家,而且为太宗亲选,废后就是违背太宗命令。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要换也要从世家大族中选,怎么轮也轮不到武氏。
但是高宗所做就是为了打击关陇贵族,减轻乃至消除世家大族对于皇权的影响,再加上他和武氏的感情,“废王立武”在情理之中。
李治下诏立
武则天
为后,长孙无忌也被贬官。
公元659年,失势多年的长孙无忌被逼自杀,关陇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李治与武则天两个人配合默契、亲密无间,不仅把李世民留下的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扩大的唐朝的疆域。
李治患有严重的头晕症,武则天也趁机临朝。电视剧总喜欢把李治描写成妻奴的形象,但是李治从来都不是一个昏庸的帝王,他伪善的外表下,是一个成熟的政客。
李治在武则天临朝后依然掌握着实权,这一点从王废后族兄王方翼依然被委以重任就可以看出来。
李治在临终之前把政权委托给武则天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两个人是有真感情的。
谁能想到一个六旬老人,与他育有七个子女的武则天真敢篡位,更没有想到她能活八十多岁,造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