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方游击战
陈毅
,1923年11月,陈老总进入
北京中法大学
读书,在中共北方区委的考察下,经过
颜昌颐
肖振声的介绍,陈毅由
青年团
转为共产党员
红军长征前夕,陈毅因为胯骨被子弹打碎,无法行走,被
博古
不怀好意地留在了
中央苏区
。
当时受国民党迫害的情况时有发生,长征虽苦,但留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陈毅带领队伍上山打游击,面对国民党的疯狂追捕,他被迫躲在人烟罕至的荒山里,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陈老总写过不少诗词,比如《赣南游击词》: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可见南方三年游击战之苦,不亚于长征,这便是周总理所说的:“可歌可泣的一段历史”。
2
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
解放时期,路线由农村转为城市,1949年5月,刚解放的大上海硝烟未尽,千疮百孔。
5月28日,陈毅以共产党市长的身份接手了这个国民党统治数年的烂摊子。
带领解放军解放上海,为了不给人民带来麻烦,全体解放军不得进去百姓家中,在没有找到营房之前,全体解放区在街头露宿,坚决不能给人民带来麻烦,保护人民的利益。
逃亡击败的国民党家中也不得入住,不得侵犯任何人的权益。纪律严明,人民看到此景,纷纷震撼和感动。
万事开头难,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将如何下手管理,陈毅夜不能寐。
他借赴宴之机向其他企业家讲述我党政策,促进民族资本业经营信心,迅速恢复工业生产,稳定物价,打击奸商。
针对内部违纪现象也毫不留情加以严肃处理,连自已的老丈人也打发回家乡,以此减轻国家负担。
他借过春节机会,到工人徐根荣家拜年,用工人吃豆渣一事教育感化傅一乐,调整了劳务关系。
他还用生动事例进行阶级立场和阶级感情教育,使广大群众得知新中国、新生活的来之不易。
陈老总热血、正义,纪律严明,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获得了各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3
开国元帅实至名归
开国十大元帅的名单候选人中本来没有陈老总,因为当时陈毅是副总理,和军队没啥瓜葛了。
大家对陈毅本人是绝对尊重的,但他们的理由也经得起推敲:周总理那么深的资历,那么大的功劳,都因为不在军队工作了,没有授衔,陈毅也不应该例外。
对此我们周总理力推陈毅,没有他不行,陈老总是灵魂人物,是军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