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日本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站在上帝的角度来看,1944年的日本想要同
英属殖民地印度
硬碰硬,并不是一个多么理智的选择。因为,这时的他们想不到,在这片土地上会遭遇日本战役中最为屈辱的一败。
边打中国边打印度,日本最终遭了天谴!
一方面,日本与中国的
14年
拉锯战,牵制住了日本太多的精力,其实,中国的抗日反攻势头越来越猛,日本在东亚地区的统治力逐渐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
日军突袭珍珠港
之后,直接将美国拉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漩涡,
太平洋战争
的爆发也让日本颇为自顾不暇。
所以一部分人认为,
日本在1944年贸然攻打印度,是德国法西斯推波助澜的结果。
那当时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已经讨不到任何甜头,他们急需日本
开辟侧面战场
,从殖民地下手牵制英格兰的力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不愿意攻打印度,与之相反,逐渐疯狂的
日本法西斯对于扩张到南亚地区,简直是乐意之至。
印度对于日本来说其实相当重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面对如滚雪球一般的战争开支,日本不得不南下开辟新的资源要地,做起以战养战的勾当。
开拓资源要地并不难,但想要在英美面前严防死守可没那么简单,日本为此特意建立了
两道屏障
来保护本土以及资源地的安全。
一个是正东方向横亘在太平洋战场中,为美日两国冲突充当缓冲地带的
一系列太平洋岛屿
;另一个就是正西方向,对抗英国军队建立起的,由
缅甸延伸到苏门答腊的长距离防线。
1942年日本成功拿下缅甸之后,开始了对于印度的窥伺,眼见同盟军势弱,日本决定铤而走险,直取英格兰在亚洲的大本营,
印度
。
在日本的构想中,只要将印度从英国人手中抢过来,缅甸就可以高枕无忧。
如此一来一箭双雕,
东南亚援华道路可以被直接切断,英国对于亚洲的控制也会被大幅度削弱。
只可惜这一切都是美梦罢了,日本在英帕尔土地上迎来了
二战以来最为屈辱的战争
。
日本战败,早在进攻印度的时候就埋下伏笔
如果抛弃上帝视角客观看待
英帕尔战争
,就会发现日本并非身处劣势,甚至可以说,
印度军队对上日本铁骑获胜的可能性并不大。
印度背后虽然有着英格兰的支持,但是印度军队无论是在
武器装备
上,还是在
军队纪律性
上,都无法与中国军队相媲美。
此外,
缅甸战役
之中,英军曾与日军短兵相接,日不落帝国好似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荣光,被日军打得落花流水。
所以说英帕尔战役从开始阶段就带着十足的傲慢,日本从未正视过自己的对手,这一点在战前准备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日军派出了驻缅部队的最强主力第15军的三个师,主帅牟田口廉经过考量之后却决定
轻装简行
,争取
3周拿下印度
。
日本是否有些太过狂妄了呢?
轻装奇袭
其实算不上离谱,
印度边境地区地形较为复杂,重中型装甲难以推进,就连物资运输也只能依靠畜牧。
于是乎牟田口廉从缅甸征调来了
2万匹牛马
,以此作为主要运载方式,特殊情况下还能作为食物储备,倒也算十分具有性价比。
接下来牟田口廉犯下了一个致命性错误,第15军只装配了
两周的物资
,就连枪支弹药也十分有限。
1944年3月8日,第15军杀气腾腾地来到英帕尔盆地,企图兵分两路包围当地守军。
然而还未到达目的地,伯莱尔山路先直接给了日军一个下马威。
“望山跑死马”
这种说法显然日军并不清楚,他们冲着远处的公路进发,每天行进的距离却十分尴尬。
行进过程中还出现了
牲畜失控
的插曲,
直接造成了大批量的物资的耗损。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山地中打转的日军吸引了英国守军的注意,人家英军也不和他磨叽,直接来了一场
炸弹雨
。
这下第15军战力严重受损不说,仅剩的那些牛马物资也跑得差不多了。
无奈之下,牟田口廉只得联系缅甸战场进行支援,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真正的绝望还在后面。
雨林大求生,绝望中的日本士兵!
经历了两个来月的原地打转,人困马乏的第15军迎来了又一
毁灭性打击
,
雨季
。
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雨季远非北温带可比,暴雨导致
河水上涨
,为日军后续物资的运输增加了重重困难。
潮湿与闷热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病毒与蚊虫的温床,即使隔着一层长袖长裤也无法躲开
虫蚁的叮咬
。
久而久之战士们的
皮肤遍布溃疡脓疮
,因为缺少药物和抗生素,士兵只能靠着意志力硬扛。
而等他们终于突破了丛林的阻碍,等待着他们的是英国准备良久的
环形防御工事
。
如果物资充沛,
想要轰开黄土围墙并不难,但此时的日军早已没了当初的壮志雄心,活下去成了他们的唯一执着。
为了尽可能地保存有生力量,日军佐藤幸德团长下令撤退,此举正好让英军抓到了反攻的机会。
牟田口廉闻讯大为震怒,直接将三位团长全部罢免,将兵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时第15军已然变成了他的
一言堂
。
眼见大势已去,牟田口廉却还不甘心,他开始组织旗下的残兵败将进行最后一次反攻。
如困兽一般的日军,并没有能力创造奇迹,很快最后一个日军根据地沦陷,牟田口廉只得放出了撤退号令。
撤退只是彻底失控的开始,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已然摧毁了日本军人的意志,在撤退号令下达的一瞬间,他们的大脑里只剩下了求生本能。
更令人绝望的是,此时他们已经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面对英印军的追击,他们除了跑得更快一些,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而躲过英印军的子弹之后,更大的生存危机还在等待着他们。
上一次他们从丛林中走出,用了将近三个月,此时再没有任何食物补给的情况下回到丛林,他们凭什么走出这片“
绿色地狱
”呢?
树皮、草根、虫蚁……都成了饥饿状态下的腹中餐,不少士兵由于乱吃乱喝,因急性传染病葬送在了异国他乡。
值得一提的是,
牟田口廉这位“罪人”竟然活着回到了家乡,并且接受了军事法庭的审判。
经年之后,满头花白的老人在回忆那段屈辱的历史时,依旧还在狡辩,将所有的罪责推给了那些想活下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