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真实的“一休”:晚年成了花和尚,吃死人尸体娶盲人歌女
创始人
2025-07-28 11:32:26
0

对于80后的朋友来说,一休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位来自日本聪明的小和尚几乎陪伴了我们整个童年。

动画片中,几乎所有的难题都被一休的智慧迎刃而解,那句“休息,休息一会儿”更是成了洗脑金句。动画片中的一休,永远都是那么地聪明,机灵,无忧无虑。

而在日本历史上,也确实有名叫做一休宗纯的高僧,其形象完全颠覆了我们在动画片中对他的形象。

一休宗纯不仅对禅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对中国汉诗也造诣颇深,更让人惊奇的是,他还是个酒肉和尚,一生风流不羁,纵情声色,七十岁那年还迎娶了44岁的盲人歌女。

甚至兴致勃勃地写下了一首极其香艳的汉诗:狂僧艳诗赤子情,敢叫鬼神天地惊。悠悠一段黄昏恋,荡尽凡尘赋春明。

一休宗纯一生落拓不羁,对于一切虚伪做作的东西深恶痛绝,而行为看似癫狂的一休对佛法却有极高的修为。

以致他的师傅华叟大师,都用“虽云风狂,仍是赤子”八个字来形容他,并有意将住持之位传给他,然而,一休对此却不屑一顾……

贵为王子被迫为僧

由于童年的固有记忆,我们总认为一休是智慧的化身。但历史上的一休宗纯却在汉诗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在十三岁那年,他的处女作《长门青草》问世,得到了广泛好评,其才思不亚于“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诗中这样写道:“秋荒长信美人吟,径路无媒上苑阴。荣辱悲欢目前事,君恩浅处草方深。”小小年纪就能写出如此意味深长的诗句,着实不简单,尤其是最后两句,大有一种对短暂人生的充满智慧的顿悟能力,若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感悟就不会如此之深!

一休宗纯本名千菊丸,出生于公元1394年,此时的中国正值大明王朝洪武二十三年,国力、财力都在蒸蒸日上。

而此时的日本却处于南北割据时期,千菊丸的父亲正是北朝的小松天皇,而他的母亲藤原照子则是南朝安插在小松天皇身边的间谍。

在千菊丸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藤原照子便受到南朝臣子的怂恿,接受了行刺小松天皇的任务,结果她的阴谋很快被天皇察觉,惊慌失措的藤原照子设法逃出宫廷,并在宫外诞下了小皇子千菊丸。

但是,千菊丸并没有在母亲身边待多久,在幕府将军足立义满的要求下,年幼的千菊丸被送进了安国寺。

安国寺的住持象外集建是位得道高僧,初次见面,他觉得千菊丸这孩子有些慧根,于是乎便将他留在身边,做他的侍童,并且给他取了一个叫江健的名字。

从此,小江健便与青灯古佛常伴,唯一的爱好就是对中国的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继那首颇受好评的《长门青草》问世后,时隔两年,15岁的江建又将一首《春衣宿花》挥笔而就。

“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风寐乎寤,一场春梦不分明”,此时禅意颇深,用词老辣,堪称佳作。

一时间,此诗名动京城,如当年的司马相如一样,小江健也成了日本颇富才情的名僧。其实,江建之所以能够在诗词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除了自己天资聪颖外,当然离不开名师的点拨。

16岁那年,他进入了京都幕府的御用禅寺——建仁寺,住持正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慕哲大师,慕哲大师不仅对佛法钻研通透,而且在诗词上也有极深的造诣,少年的江建在大师的指点下,诗词功底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当时的京城名冠一时。

佛法无边,心如磐石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对于和尚江建也不例外。江建对于当时僧侣以信徒门第定尊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愤然提笔写下这样的诗句:姓名议论法堂上,恰似百官朝紫宸。

这既是江建对禅宗已然堕落的一种情绪上的发泄,也表达出他对改革禅宗弊端的一种强烈愿望。可是,当时黑暗的幕府统治却让他未能遂愿,而且由于江建特殊的王室身份,还让他麻烦不断,为此还差点丢了性命。

早在江建刚刚被送进安国寺的时候,他的“介绍人”幕府将军足利义持就跑上门来,对于这个危及皇室的孽障,势必要杀之而后快。

一日,小江建被请进了足利的家里,不多久,足利便命人抬出一架玄关大屏风,屏风上画着一只吊睛大老虎,心怀叵测的足利便命令小江建将屏风上的老虎捉下来,如若办不到,便是抗旨不尊,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

当众人都在为小江建捏了一把汗时,他却气定神闲,只见他拿着粗绳子,走到屏风面前,指着画中的老虎说道:请把这只老虎赶下了,我必然将它五花大绑献到将军面前!

此语一出,众人惊愕,足利对此更是无可奈何,只得放小江建回去,于是乎,这场危及性命的事件就这样机智的化解了!

15岁那年,江建已有了渡人之心,想要帮助世上的苦难之人,他吟出了“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的动人诗句。

两年后,17岁的江建离开建仁寺,投靠到林下妙心寺谦翁大师门下,谦翁大师淡泊名利,一心向佛,做他门下的弟子,生活将变得异常清苦,但这份澄明心境正是小江建一心想追求的。

谦翁大师被他的真诚所打动,便将他收为座下唯一弟子,并正式给他改名,叫做:宗纯!

在妙心寺内,宗纯与谦翁大师朝夕相伴,在他的点拨与开悟下,他的修为越加精进。然而四年后,谦翁大师坐化圆寂,21岁的宗纯伤心欲绝,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而在一个冬天,当他看到冰渣堆满了整个本来清水潺潺的湖面,他顿时开悟,原来人生许多痛苦与欢喜都浮于表面,正如这湖水一般,春日款款流动,冬天却要化作这死气沉沉的冰渣!

于是,大彻大悟的宗纯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他决定去投靠在当时日本颇富盛名的华叟大师。华叟大师为人正派,但是脾气却极为古怪,面对宗纯的拜师请求,起初他坚决回绝,不予接纳。

对于华叟大师的断然相拒,宗纯丝毫没有退却之心。他连续在大师门外跪了六天六夜,此间,华叟还命徒弟用水泼在他身上,但宗纯却始终矢志不渝,此时正值冬季,户外天寒地冻,常人只要稍稍待上那么一小会儿,就会冷得直打哆嗦。

但此时的宗纯就如铁打的一般,跪在地上岿然不动。最终,华叟大师被宗纯的执着与坚毅所打动,将他收为门下弟子。

深谙佛法,个性怪癖

由于之前得到了谦翁大师、慕哲大师等多位禅师的指点,让宗纯在佛法上有很深的悟性。因此,在与华叟大师研习佛法的过程中,宗纯驾轻就熟,将精神晦涩的佛家奥义研习地十分通透,以致在各方面他都优于其他师兄弟。

一天晚上,宗纯独自搭着小舟荡漾于琵琶湖上,这时候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乌啼,宗纯有感而发,遂提笔写道:“鸦笑出尘罗汉果,日影玉颜奈何吟。”

这不禁让人想到,比宗纯大了将近七百来岁的唐代诗人张继,作为落地举人的他,那晚也是独自泛舟,吟出了千古名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很显然,宗纯的这首禅诗要比张继乐观许多,以致次日他将自己的顿悟告知师傅华叟大师后,华叟大师听完会心微笑道:“你已然到了阿修罗界了,可惜仍未成正果。”

宗纯听后,马上回道:“若是如此,我到此境界即可,不在乎所谓的正果了!”

没想到此话刚一出口,华叟大师就欲将“印可”发放于他,要知道,这就意味着宗纯已经得到了这位得道高僧的高度认可,若他收下,将会受到万人景仰,千古流芳!

可让谁都未曾想到的是,宗纯对这张珍贵的“印可”既然置若罔闻,拂袖而去。后来,华叟大师让人将“印可”交到了宗纯手上,可却被他付之一炬。

时光荏苒,倏忽四年过去,此时的宗纯已是一位25岁的青年小伙了,华叟正式给宗纯起了法号,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字:一休,意为“一切皆休,一切放下”。

癫狂一世,风流一生

1428年,师傅华叟安详圆寂。师傅去世后,一休始终不忘华叟大师的谆谆教诲,对当时佛家弟子的攀比、奢靡之风深恶痛绝,当时的日本,许多武士和贵族都借出家之名,到处攀附权贵,大兴土木。

华叟去世后,一休的大师兄接替了华叟住持的位置,与节俭朴素的华叟所不同的是,师兄作为住持后,便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的大殿,客观地说,大师兄如此作为,对寺庙的发展是有功的,但一休却认为这种做派显然违背了师傅的初衷。

一休将大师兄讽刺为“大胆厚皮禅师”,并说他脸皮之厚,就像七八张牛皮纸贴在一起一般。于是乎,愤懑的一休开始云游四方,在这一点上,他与中国的济公活佛颇有神似之处,这一年,一休34岁。

一休一直自称自己是“狂云子”,这些心内再也了无牵挂,就更加地放飞自我了。

虽然云游清贫,但一休却从不戒酒肉,以致他的很多弟子都对此种行为大为不满,责问一休为何约束弟子们戒掉荤腥,自己却大酒大肉呢?

于是乎,一休便让众僧带上锄头,跑到荒郊野外,将一具死人尸首挖了出来,并且让他们将尸肉煮熟吃掉。众僧大为惊骇,纷纷摇头,只有一休乐呵呵地将尸体煮熟后吃进了自己的肚子里。并且对众僧说:若你们不能做到,就应该恪守清规戒律!

除了不戒酒肉之外,作为和尚的一休还不戒色!这也是他能成为日本三大奇僧之一的原因。

1437年,43岁的一休就曾携一名妓女去参加一位名僧的百年忌日,公然在禅房内肆意调情,嬉笑打闹。

不仅如此,他对自己这样的行为还甚是得意,大声吟道:“宿忌之开山讽经,经咒逆耳众僧声。云雨风流事终后,梦闺私语笑慈明!”当寺中僧人责怪时,他却笑道:“名妓谈情,高僧说禅,有异曲同工之妙!”

直到古稀之年,一休还遇见一位叫做森的歌女,那一年,四十岁的森爱上了一休,一休对此也毫不避讳,两人情投意合,相处甚欢,其间一休还留下了需要香艳露骨的情诗,表达出森的深深爱意。

1481年12月12日,88岁的一休,因连续高烧而长逝人间,他对日本的佛教而言,既锐意创新,又离经叛道,就像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所作的辞世诗一样,十年花下理芳盟,一段风流无限情。惜别枕头儿女膝,夜深云雨约三生。

风流、洒脱,但内心又有长久的隐痛与始终无法抹去的感忧伤!

一休死后被葬在了酬恩寺,在墓碑上还刻着那个他一直不屑的身份——后小松天皇皇子。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相关内容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1天后...
2025-07-28 04:42:08
原创 ...
宋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楚军前期的风云人物。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本来...
2025-07-28 04:33:40
原创 ...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
2025-07-28 04:33:32
原创 ...
三国时期,是没有科举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察举制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
2025-07-28 04:33:25
原创 ...
在古代,想要出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
2025-07-28 04:33:20
原创 ...
导语:张飞被害时,手下的18骑燕将为何不现身?原因有2点 刘关张三...
2025-07-28 04:33:17
原创 ...
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都是男性,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唐朝依然出了个史无...
2025-07-28 04:33:16
原创 ...
战争,永远是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但是在某些奇葩的文明发展...
2025-07-28 04:33:07
你知道吗?其实《上甘岭》中...
最新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大家看了吗?本来以为这种战争早已家喻户晓...
2025-07-28 04: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1949年9月9日,汉口的四野司令部,四野的几位首长济济一堂,正在研究下一步军事部署。 四野部队自去...
原创 日... 在前些年,抗日神剧频出,不仅没激起国人的爱国之情,倒是让人觉得太过于离谱夸张,直到最近又出了一个很火...
原创 1... 2011年初,辛亥老人莫雄的后人在图书馆阅读,随手翻出了一份民国25年的《贵州评论》(第15期),“...
原创 日... 人类在近代史上发生的,席卷全球的大规模战争只有 2 次。但就是这两次世界级大战,却给所有人类都留下了...
埇桥区:传承“六尺巷” “五字... ——埇桥区南关街道观园社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观察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原创 曹...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太和六年(371年),东晋权臣...
原创 《... 《亮剑》剧中李云龙未经请示擅自率部发起进攻平安县城的战斗,而友邻部队为了阻敌增援则纷纷自发投入战斗,...
原创 半... 熟悉三国的人一定对关羽并不陌生,他创造了许多经典战绩,斩颜良、诛文丑(仅谈演义)让人们所津津乐道。可...
原创 曹... 闲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杨修字德祖,出身于簪缨之家,为杨彪之子。杨修自幼聪明好学,为人恭敬,远近闻名...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古代是怎么样子...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古代形象,随着时间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同时也受到文化、经济、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