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在哪里都会被尊重。
而中国的英雄不止有雷锋、董存瑞,还有毛主席的好战士年四旺。在
当年的《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上,就曾对年四旺进行过热烈的表彰。
作为国家一等功臣,年四旺几乎所有的荣誉都得到了,
甚至晚年在美国,
美国政府破例要单独为年四旺无条件办绿卡,
年四旺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有这样的待遇?
舍生忘死
英雄不是不畏牺牲,而是将他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在建国后的一天夜里,还是普通战士的年四旺刚刚执行完任务踏上归程,
当路过大同时,火车不正常的鸣笛惊醒了他。
年四旺顿感不妙,飞也般地冲到车头前去观察,
只见一颗两人宽的大石块,当当正正地立在车轨中间,
因为夜间视力有限,驾驶员看到这块石头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刹车。
年四旺看到石块时,火车已经距离石块不足百米。
要知道如果火车碰触石块发生脱轨,整个火车的乘客都将葬身火海。驾驶室里已经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再看一旁的年四旺早已经不见了。
年四旺并没有逃走,而是飞身跳下火车,
顾不上浑身的疼痛窜到石块旁,一把抱住了石块想要挪走,
可奈何这石块如同落地生根,怎么发力也纹丝不动。
火车疾驰而进,眼看即将接触石块,年四旺青筋暴起,
一个跺脚终于在最关键一刻将石块拖出了轨道,但他自己却被石块的惯性带走,
一头磕到了旁边的地上,随即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这次意外让年四旺在医院里躺了四天四夜。
年四旺凭一己之力,舍生忘死搭救火车上百余条生命,这份功劳着实不小,
要知道当时的火车上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有,国家急于建设,这无疑是大功一件。
年四旺成为了重点学习模范,在表彰大会上,
毛主席与年四旺亲切握手的照片在《人民日报》上成为了时代永恒。
舍己为人说起来容易,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破碎人生中寻找自我
事后年四旺继续跟着部队搞建设,并不迷恋自己的功劳簿。
这份殊荣反而使年四旺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以至于忘记了对家人的陪伴,
就这样妻子因为无法理解他的热忱与他离了婚。
但不幸才刚刚开始,离婚后的年四旺魂不守舍,在一次过路时,
一辆货车刹车失灵,飞驰而过将年四旺重重地撞倒在地。
这次撞击使他的大脑再一次遭到创伤,经过两天的抢救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
这次车祸以后,年四旺落下了后遗症,大脑里好像有一根针在刺痛他,他必须同时吃几种药才能勉强缓解疼痛。
当年的英雄竟落得这幅境地,很多民众都不住叹息。
支离破碎的人生让年四旺感慨万分,但老天总会为他留下一扇窗。
一个叫马高明的女孩与年四旺成为了笔友,经常互通书信相互安慰,
时间一长竟成了相互的精神寄托,而后成为了情侣。
婚后马高明与年四旺有了一个儿子,年四旺重新组建了家庭。
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年四旺每天要吃那么多药来缓解疼痛,
单就是医药费就已经超出了家庭开支的预算。
这时年四旺已经五十多岁,临近退休年龄,
但如果退休,年四旺夫妻二人的退休金,明显支撑不起两人的医药费,
这时候朋友为年四旺指出了另外一条出路。
古稀留美
生活固然困难,但这对年四旺这种两度鬼门关的人来说算不得什么。
在朋友的帮助下,年四旺办理了护照孤身来到了美国闯荡,
英语不好的他决定先到中餐馆去打工,每个月可以赚1000美元。
年四旺从军多年,行如风,坐如钟,但他对自己的身份和故事从来闭口不言
,这让中餐馆的老板很是纳闷,这个英姿飒爽的大爷究竟是何方神圣。
当年四旺因为需要为老板提供证件,
曾经的英雄事迹还是被中餐馆老板查到,
消息一出,无数美国记者蜂拥而至,将中餐馆围得水泄不通。
中国一等功臣这个名头并不多见,能飞身搬石救车的人在美国并不常见,
这种英雄精神与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不谋而合,年四旺也成了很多美国人的偶像。
在采访中,年四旺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如果遇到当年一样的事,还能否出手。年四旺眼神坚定,
“如果我碰到,我一定会去做!不管能不能成功。”
年四旺更是表示,像他这样的人在中国有很多。
如此大无畏并且谦逊的老英雄此言一出更是迎来阵阵喝彩。
甚至因为年四旺,中餐馆的生意也变得更好,而他本人也被老板奖励双份工资。
而当美国政府知道年四旺还没有绿卡时,表现出的更是对英雄最高的敬意,
主动要求无条件为年四旺办理绿卡,无需任何费用,不用排队,
将绿卡送到年四旺的手里。
要知道中国人在美国办绿卡的难度相当大,并且条件也相当多,
要么是高精尖人才,要么是身价千万的富豪,
为年四旺无偿办绿卡,则是出于对这份英雄主义的尊重。
有了绿卡以后,
年四旺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将一家人接过去团聚,再不用受离别之苦。
但即便如此,解决了生存难题的年四旺却依旧无比怀念家乡。
年四旺离开国家赴美闯荡时,中国还处于比较落后阶段,
缺医少药不说,人均收入也很低,所以年四旺才被迫到美国生存,
但当年四旺回到国家的那一刻,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中国的繁荣和强盛以及发展速度让年四旺叹为观止,
在美国他仅仅是听说中国发展得不错,但他没想到自己的祖国竟如此昌盛。
再看到家乡的建设,年四旺高兴得合不拢嘴。
结语
晚年的年四旺最没想到的是,
他留美多年回到家乡,老乡们依旧记得他的样子,
对他当年舍命救火车的事迹依旧传至今日,这让他倍感温暖。
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经历几十年的变革,人们早已心如明镜,
美式的人造英雄无法经受时间的磨砺,只有真正富有无畏精神的真英雄才能在历史上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