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谋士程昱却并不紧张,他对曹操说:“关羽这个人啊,历来是对上傲慢对下慈悲,藐视强者不欺负弱者,见了危急的人必定帮忙。丞相您过去对他那么好,您亲自去求求他,肯定没问题。”曹操觉得有可能,就走上前去。曹操给关羽欠身行了个礼,打招呼说:“关将军别来无恙啊!”
关羽也还了一个欠身的礼,说:“我奉我们军师的将令,等了丞相您很久了。”曹操一听关羽还这么客气,仍然称呼自己为“丞相”,就发现有机会,于是央求道:“我现在败得很惨,走投无路了,将军您可别忘了过去答应过的话啊!”
关羽回答:“您过去对我是很好,可是我已经帮您斩了颜良文丑,报答过了啊。现在我接受了军令,怕不能因私废公啊。”曹操接下来又说:“您当年离开的时候,杀了我部下的六个将领,还记得这件事吗?大丈夫做事应该以信义为重。您熟读《春秋》,能同意我这句话吧?”
关羽是个义重如山的人,他听曹操这么一说,顿时感觉自己还欠曹操一个人情。抬头一看,曹操的士兵们个个神情恐惧,都在痛苦地哭泣。关羽觉得非常不忍心,于是下令,让手下的军队们散开队形。这就是说,关羽已经决定把曹操放走了。曹操看懂了关羽的心意,于是赶快带着手下兵将乘着空跑了出去。
等到关羽反应过来,曹操已经被很多人护送着逃过去了。关羽可能是突然想起了军令状,于是大喝一声,吓住了他们。曹军兵将都下马来拜,朝着关羽苦苦哀求。关羽见他们这么可怜,又开始犹豫了。正在矛盾的时候,他又一眼望见了自己的旧友张辽,于是越发怜悯起来。
最后,关羽长叹一口气,把曹操的人马都放走了。关羽赶回刘备驻在夏口的军营,知道自己面临着严厉的军法处置。果然,诸葛亮得知关羽在华容道上放走了曹操,当即要把他推出斩首。刘备带着众位将领向诸葛亮苦苦哀求,诸葛亮方才饶恕。
尽管从理智的角度来看,关羽因为个人情感的原因放走曹操的做法对刘备阵营的战略利益是并不负责的,但“华容道”的故事仍然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人们为关羽视道德信义高于生命的情操震撼不已。关羽之所以成为被后人崇拜的“武圣人”,在更大程度上就是源于他这种时刻以义为先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