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我是老泰迪】
要问清朝为官旧官服如何处理?答案:留着!必须留着!因为清朝“官服”留在身边租赁出去也是笔不小的收入!
举个例子:曾国藩为官非常节俭,节俭到了什么程度?据说他曾给弟弟们寄信:“我为官这么多年,啥好处也没捞,积蓄也不多,我只有一堆书,和不少官服,你们看着分吧!”这里着重强调了“官服”,这是为什么?“官服”难道价值连城?
价值不菲,自掏腰包!
没错,清朝“官服”确实价值不菲,而且清朝多的是官员因买不起官服找同僚租赁的情况,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且往下看!
清朝为官不比其它朝代,清朝官服都需要自掏腰包承担,也就是说,皇帝只管提拔你,或者降职你,根本就不负责你的“官服”;而这清朝的官服有多贵呢?举个例子,官员帽子上的花翎便宜的上百两,贵重的上千上万都有可能,由此可见整套官服要花多少钱;
最最重要的问题是,清政府要求官员们出席不同场合要穿不同官服,所以很多官员家里都备有不同的官服;再者考虑到换洗问题,同一种官服不得做个三四套?而当时的清官不捞油水过得可谓是两袖清风(穷困潦倒),几个能拿出这么多银子的?
皇帝张张嘴,受赏自己做!
在清朝为官遇到最奇葩的情况是,我们可能都从影视作品里见过这么一种场面:大臣事办得好,清朝皇帝非常开心,于是大手一挥,赏赐黄马褂一套;这里的重点在于被皇帝赏赐的黄马褂,可能大家都以为这黄马褂皇帝出钱赏赐,然而并不是,皇帝只管张张嘴,黄马褂的制作只能时你受赏赐的人下去自己去做。
且不谈少数油水大的官,就说大部分捞不到油水的官员,为官却没有衣服咋办?难道砸锅卖铁买一套吗?买一套之后带着家里人天天喝西北风?并不是,大部分“穷”官都选择跑到同僚那里借官服,借着借着慢慢在朝廷中又出现了一个“行当”,租赁官服,这对于那些家里有十几套官服的官员而言,又是一笔不晓的收入!
结语:
因此清朝官员们在升迁时,旧官服一定是留着在,就算不留作纪念,那也算是一笔古代“不动产”收益了,而且它的价值永远不会降价,只要清政府还在台上,这“官服”就绝对有收益;这也很好理解为何曾国藩会将自己的官服分给自己的弟弟们了!
【看历史,长知识,欢迎关注@老泰迪讲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