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解放战争反攻阶段,刘邓为何要挺进大别山?邓公:解放区太苦了
创始人
2025-07-28 05:33:30
0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里,我军对国军战略的序幕。将战火烧到国统区的刘邓,很好地完成战略转进任务,直接粉碎了国军针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调动数十万国军精锐,极大地缓解了其他解放区的压力。突入大别山的刘邓,如同一把利剑直插国军武汉和南京两大中心。

时间回到半年前,主席让刘邓进入大别山时说过

“此战的主要目的是将战火烧到国统区,通过征集国统区的人力物力,不断绞杀国军的战争潜力。”

其实这句话更深层次的意思是——给解放区“减负”。

当初老蒋全面进攻我根据地,就是为了消耗解放区人力物力,而我军想要持久作战,完成从防御到进攻的转变,就必须保证解放区的安全以及和平发展。内线作战虽然歼敌不少,但对解放区资源消耗过大,长久下去老区肯定不肯重负。而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就只有刘邓挺进中原,到敌人地盘上作战。从解放战争以及后世的作战结果上看,当时主席的这一决定,毫无疑问是“历史的正确”。

那么在解放战争初期阶段,解放区究竟有多苦呢,以至于主席一定要让刘邓出去作战?

模范根据地晋冀鲁豫

既然是刘邓挺进大别山,那么就以解放时期晋冀鲁豫解放区在解放前后的状况,来看一下,当时在战争给根据地带来的创伤。

晋冀鲁豫根据地,是我军除了陕北之外,开创的第二个根据地,它与晋察冀、山东根据地并称抗战八路军三大根据地之一。

在解放战争初期,整个晋冀鲁豫根据地,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行政区,合计190个县,人口2800万,面积23万平方公里(1.5个山西)是当时我军在华北最大的根据地(晋察冀人口2500万)。

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位置有多重要?

不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其都是处于枢轴位置的战略重地。作为以太行山为核心的边区,它横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五省,控制华北重要交通枢纽的,且其还和晋察冀、山东军区接壤,以犄角之势力,往东可以控制京津塞外;南过黄河并陇海铁路,与苏北、鄂豫皖根据地呼应,威胁江南和国军两大重镇南京与武汉;往西可以策应和保卫陕甘宁边区。

在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切割了山西阎锡山和陕西的胡宗南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阻隔西北、中原以及华东三处敌人沟通,是一个“天然的十字交通要隘口”,

从1937年我军创建太行抗日根据地开始,8年的抗战过程中,早已和晋冀鲁豫边区的群众融为一体,以子弟兵的身份抗击日伪军。据不完全统计,在8年的作战中,驻扎在晋冀鲁豫的129师等部队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一共歼灭日伪军42万余人,收复国土18万平方公里,解放现成100多座,解放人口2400多万,从日伪军手里将这片90%都是农民的土地保存了下来。

当时晋冀鲁豫解放区对我军的帮助有多大呢?

在抗战时期,晋冀鲁豫就是我八路军的模范经济边区,这里位处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交汇处,这里盛产粮食、棉花、烟叶、麻、皮毛、丝、木料等以及煤炭等战时战略物资,生产的这些货物也是我军军费来源之一的,当时我军通过这些贸易,直接遏制了日伪军想要,通过围困拖垮八路军企图。

这里还是我军重要的兵工厂所在地,根据《朗文荣: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史》的记载:

在八年抗战中,根据地兵工厂制造步枪9758支,子弹2237524发,手榴弹580774枚,掷弹筒2500门,五零炮弹198020发,八二迫击炮弹37967发,雷汞144斤,发射药7236斤,油甜炸药3227斤。”

在兵源上,这里素来盛产强军,当年三晋和燕赵的勇士皆是出自于此,在我根据地减粮减息的政策,以及土地改革的影响下,大批获得土地的农村青壮纷纷加入我军队伍。以1944年为例,左权、黎城、榆社等老区,有1/8的青壮年参加了军队,左权的许多村庄,几乎全部青年都参了军。太岳沁源县,七月间一周有1300人参军,冀鲁豫区仅一分区就组织了四个团,卫河县有12000人参战。在1945年的晋南战役中的,我晋冀鲁豫边区甚至组织了十来万民兵对晋绥军作战。

当地群众对我军的拥护程度可见一斑。

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晋冀鲁豫与华东陈粟面临的压力最大,特别是晋冀鲁豫既要面对华北的李宗仁集团,西北的胡宗南集团、山西的阎锡山以及华东的顾祝同,这些部队加起来有将近180万,扣除重点进攻华东的顾祝同,刘邓带领的晋冀鲁豫也要面临70-80万左右的国军威胁。老蒋为了争夺抗战胜利的果实,授意阎锡山、胡宗南等人开始对我晋冀鲁豫边区展开进攻。

在一年半的自卫反击战中,解放战争初期,晋冀鲁豫解放区认真贯彻党中央、毛主席制订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进行了定陶、同蒲、巨(野)金(乡)鱼(台)、豫皖边等十三个战役,歼灭大量国军精锐。

据不完全统计,在1946年各军区歼敌数量排行榜里面,晋冀鲁豫野战军歼敌28.7万,排名第二,仅次于华中和山东两大野战军组成的华野(歼敌43万),要高于东野的17万,隔壁邻居晋察冀的14万,以及彭总陕甘宁的7.4万人。部队也得以发展壮大,野战部队也达到了24万人。

惨烈的内线作战

正如文章一开头提到的那样,不仅是晋冀鲁豫的胜利,我军在头一年在内线作战中的胜利,都是建立在“以空间换胜利”的基础上。比如在华中七战七捷的粟裕,在生存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也不得以率部到山东和山野合并,华北我军重镇张家口被占领,林总更是退出了辽东往松花江一带转移。

再说回晋冀鲁豫边区,虽然胜仗没少打,但根据地依然被国军不断压缩。

在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冀鲁豫战场大踏步机动作战,连续实施了滑县、巨金鱼和豫皖边战役,收复县城25座共歼灭敌军八个旅和地方杂牌武装44000余人。看似战果很漂亮,但实际上这解放的25座县城,有24座在战役结束或却被主动放弃。

根据解放后我军的统计数据,截止到刘邓进入大别山之前,晋冀鲁豫根据地先后放弃县城达46座,占总县城数的38%以上,这里面有将近700万人口落入国军手中,在二级军分区中,冀鲁豫全区只有阳谷、寿张、朝城、茌平四个县城没有落入地低手。靠近山西的太岳区的大部边被国军占领,豫北地区除林县、武安、涉县三腹心地县外,几乎全部沦陷,总之,全区相当巨大的地区沦陷了。

这个情景很像15年前国军在苏区的围剿作战,他们通过重兵不断蚕食我军的生存空间。

而且在晋冀鲁豫地区,比失地更严重的是解放区越打越穷,战争潜力被不断消耗。

当初我军之所以在内线和国军作战,按照邓公的话来说是因为在解放战争初期,我们主力部队刚从游击战争转变到正面作战,缺乏必要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经验。在内线作战我们可以依靠人民,确保战争胜利,从而为未来的积累作战经验。

但胜利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因为战争都是在我群众基础深厚的革命老区,惨烈和不对等的战争严重耗竭了解放区的财力物力。而且进入到解放区国军不断对群众采取高压政策,吃住都要解放区提供,纵兵抢粮的之事屡屡发生。大多数村庄破败,土地抛荒,人民迁移流浪,生活十分困苦,当时的解放区已经很难再负担战争需要。

当时的晋冀鲁豫解放区,在一年自卫反击作战后有多艰难呢?

当时刘邓进入大别山后,留守在晋冀鲁豫的滕代远说到“物资损失亦重。群众悲观失望,唉声叹气;民兵消极动摇,普遍发生携械投敌事件。”

敌人在进入晋冀鲁豫后,残暴本性就显露了出来,在太岳地区奸淫掳掠,抓丁征粮,无恶不作。不要说当地的农民遭殃,就连一些被分了田地的土地财主也是遭殃。安阳观台的一个财主,在土改后我军给他留了8亩地生活,但国军来到后,却给他派了20万元的款,结果这个财主自尽而亡。汲县一个财主的女儿被国军士兵玷污而亡,而跪在地上的财主还在求饶说:“我是财主,和国军是一家人呀。”……

在转移到外线作战的动员会上,邓公也严肃地说道

拿冀鲁豫来说,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农民的鸡、猪、牲口看见的不多了,村里的树也少了,试问,扭在解放区打,我们受得了吗?如果我们只想在内线作战要舒服一些,就中了敌人的毒计。”

对此刘帅也补充说道

“内线作战搞得民穷财尽,人力、物力、财力(困乏)都要求我们出去,出去就变了。兵源有安徽、河南、苏北的兵源,饷源我们到中原展开,建立了政权,开展了游击战争,把他们的票子赶走了。破坏了敌人的军需,使敌人的财政没有办法,而我们有了办法。”

国军占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经济制裁也是重要原因。

在解放战争初期,双方贸易还能往来,晋冀鲁豫的棉花和麻花,这些物资都是畅销品,但这些都是以法币为结算条件。但在1946年末,国民政府爆发金融危机,法币贬值,我边区经济大受影响。货品销售不出去,就算人民支持我军,但也苦于无米之炊。工人工资也变高了,高工资政策,致使商业经营者积极性大为降低,导致了工厂、商店关门歇业,整个边区的经济接近瘫痪。

虽然邓公等人也在推行新的政策来恢复根据地的经济,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确保根据地有一个安全和平稳的环境。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军突击到外线作战势在必行。

雨田君说

正如主席说的那样“能逐步渡淮而南,即可从国统区区域征用人力物力,使我老区不受破坏,刘邓大军从内线转移到外线作战,不仅可以保护解放区,同时也消耗国军潜力。”这样一正一反,正是我军贯彻战略反攻的重要一环。

而历史也证明,千里跃进大别山,无疑是我军解放战争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

—Theend—

参考文献

1、《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郭秀芬

2、《邓公传:1904-1974》中央文献研究室

3、《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刘统

相关内容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1天后...
2025-07-28 04:42:08
原创 ...
宋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楚军前期的风云人物。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本来...
2025-07-28 04:33:40
原创 ...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
2025-07-28 04:33:32
原创 ...
三国时期,是没有科举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察举制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
2025-07-28 04:33:25
原创 ...
在古代,想要出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
2025-07-28 04:33:20
原创 ...
导语:张飞被害时,手下的18骑燕将为何不现身?原因有2点 刘关张三...
2025-07-28 04:33:17
原创 ...
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都是男性,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唐朝依然出了个史无...
2025-07-28 04:33:16
原创 ...
战争,永远是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但是在某些奇葩的文明发展...
2025-07-28 04:33:07
你知道吗?其实《上甘岭》中...
最新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大家看了吗?本来以为这种战争早已家喻户晓...
2025-07-28 04: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6... 在我们跑团里,有一位特别令人敬佩的阿姨,她今年已经60岁了,却有着比很多年轻人还要饱满的跑步热情。 ...
原创 梁... 夜谈 编辑| 王图往迹 他出身皇族却造皇家的反;他是当时名噪一时的 大文学家 ,却带着一千人推翻了当...
丰臣秀吉和刘备:同出身卑微,却... 在古代的时候日本对于汉唐文化是尤为推崇,有很多文化都是从古代唐朝和汉朝借鉴过去,到了现在日本的很游戏...
原创 帮... 在秦国的历史上,秦穆公是一位很关键的人物,他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成就了霸主的事...
原创 古... 标题:古代的调味料贫乏,古人吃饭时都用什么代替呢? 文/酒剑仙 古代饮食远没有现代丰富,但古人对“吃...
上城韵味社科:考古南宋临安城,... 潮新闻客户端 陈琳 编者按: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原创 汉... 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率军向东进攻彭城,项羽迎战大破汉军于彭城吗?刘邦仓皇而逃途中遇到了孝惠帝刘盈与...
原创 安... 安禄山本是胡人,按理来说是不可能成为一方节度使的,却因为朝中政争为其打开了上升通道。而之后,他更是极...
原创 古... 筷子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餐具,简单粗暴,而且制作成本极低,随时可以就地取材自制筷子,使用任意两根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