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光绪驾崩于瀛台。1913年,入葬崇陵。
万国公报1903年第178期所刊载的“光绪皇帝照片”
光绪帝死时37岁,虽一直身体不好,但并未生有大病。那么,壮年的他死因到底如何呢?
为了搞清楚光绪的死因,2003年,人们提取了光绪遗体的两小缕头发,对其进行微量元素检验。结果发现砷异常。而光绪帝头发的异常高砷含量截段既不在发根处、也不在发梢处,这说明了头发上的高含量砷不是正常摄入代谢可以形成。进而对其他遗骨和衣物进行检验,都发现了高含砷物质侵蚀沾染的痕迹。由此,研究人员断定,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详细情况见《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成果 : 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
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元素分页
书法家启功曾说到,其曾祖父、时任一品大员礼部尚书的溥良亲眼看到太监从病重的慈禧宫中传出一个盖碗,称“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塌喇”即酸奶。送后不久,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宣布光绪皇帝驾崩了。随后乐寿宫哭声四起,宣布太后已死。
当时慈禧已处于弥留之际,此时派人给软禁中的皇帝赠食,极不寻常。启功认为,慈禧可能先于光绪帝病死,但秘不发丧,直到确认光绪帝死亡后才对外公布死讯。
据《爵秩全览》说,慈禧临终时,隆裕在旁伺候。慈禧便吩咐派隆裕皇后的御膳房掌管太监小德张(张恒泰)送去塌喇(酸奶),赏赐给光绪帝,实为大量砒霜糊状液体形似酸奶。光绪帝已被慈禧软禁瀛台,平时用药虽需御医几人严格审查,但老佛爷慈禧亲赐的食物却不必审查。
光绪帝喝了塌喇后,痛苦挣扎,好长时间才死去。此时,慈禧其实已先于光绪帝而死。
慈禧和光绪的遗体停在长寿宫,1908年11月29日法国《小日报》刊登
对于慈禧死前害死光绪的原因,人们分析慈禧担心光绪帝会在自己死后复位翻案,所以才会在病危之时下毒手。
当时在场的人为隆裕皇后、太监小德张以及小德张的上司太监二总管崔玉贵。
隆裕皇后在清灭亡后内心不安,1913年二月二十二日(农历正月十七日),她在太极殿郁郁而终,享年45岁。
隆裕皇后旗装像
太监崔玉贵立即出宫回家原品休致以回避,藏居寺庙,以种稻为生,1926年因背部疽发死于北京立马关帝庙太监大院,终年66岁。
小德张被隆裕提拔为长春宫四司八处大总管。1913年隆裕去世后,小德张离开紫禁城,到天津英租界做寓公,广置田产,隐姓埋名,深居简出,不问政事,守密一生。1957年4月19日病逝于天津宅中,终年81岁。
小德张
庄士教是溥仪的老师,他从一个老太监的口中打听到慈禧与光绪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
1908年秋天某日,病重的光绪在太监的搀扶下,到宁寿宫给慈禧请安。他支撑着来到慈禧的寝官,双膝跪下向慈禧磕头。当他抬起头时,大吃一惊,见慈禧是那样的虚弱和憔悴,脸上挂有泪珠,太监正忙不迭地给她拭去。双方对视沉默看,不发一言,空落落的官殿里悄无声息,死一般的寂静。忽然,慈禧打破沉静,命令光绪:“继续跪着,不准起来!”生命垂危的光绪拼尽全力硬撑着继续跪着,他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喃喃自语地说:“我是要跪着,这是最后一次了。”几天以后,光绪、慈禧先后驾崩,时间仅相差二十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