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长城真的有用吗?美国教授:历史上的长城曾害惨了欧洲
创始人
2025-07-28 03:33:08
0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不仅在中国国内得到了广泛流传,在世界范围内也几近成为了一种共识。

有关长城的记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时间,而历经多个朝代的修筑,长城成为了踞在中国北部的一座庞然大物,成为了中国古代的第一军事工程,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代表性符号,对中国乃至世界有着不容忽视的、极为强大的影响力。

哪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哪怕是对历史不感兴趣的青年,哪怕是许多对中华文化缺乏认知的外国人,也都对“长城”不陌生。

然而,尽管此前几乎所有王朝都承认了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突出作用,但对历史上为数不多成功入关的满族来说,他们却很难理解长城的作用。

因皇太极曾多次越过长城攻打中原,后来康熙也就对长城的作用产生了质疑,认为即便长城经常得到修理,边患也会一直存在,因此他公开反对修缮长城,更是提出了“长城无用论”的观点。这也使得后世之人同样在长城问题上出现了相反的观点。

然而,事实上,长城在中国古代发挥出来的作用,要远比人们所想象的更加深远。它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影响,还对世界也产生了影响。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巴菲尔德就曾指出,中国长城害惨了欧洲。在他看来,正是长城的修筑,使得北方游牧民族放弃了对中原的攻势,转而朝着西方进犯。

长城对阻拦北方游牧民族的作用

早在公元前7、8世纪,中国中西北部就已经出现了游牧民族的记载,

因为地形和高寒极寒气候的影响,这些游牧民族无法通过耕种解决粮食问题,只能终年实施严格的集体游动放牧,以此来维持集体的生存。

然而,集体游动放牧的生活也决定了他们政权的松散性,毕竟,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产出,这些游牧民族总会划分领地,分落到草原各处,往往一个草原就会出现多个首领,又各自与拥护者自成一个部落。

这种情况下,政权必然是松散的,也是更容易被取代的。

因为在有限的资源下,竞争成为了避不可免的发展。为了得到更大的领地,得到更多的资源,强大的部落会逐渐吞并弱小的部落,挤占和剥夺其生存空间,从而来提高自己阵营的生存概率甚至是生活质量。

因此,越是骁勇善战,越是体魄强健的部落,就更可能生存下来。

然而,内部的竞争不足以解决其生存问题,这个时候,有着丰富资源的中原就成为了他们的攻击目标。

一致的敌人,可以促成游牧民族内部的联合。在游牧民族各部落团结起来之后,中原的边关就会遭到来自他们的间断性攻击,频繁遭到侵扰和掠夺。这也是各朝代都对游牧民族头疼不已的原因。

为了阻拦游牧民族计入中原、加强防御力量,长城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工程,就出现在了中国的历史上。

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进攻,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训练有素的马匹。有了长城的阻拦之后,马匹很难越过,中原也因此得以解决攻击力最强的马匹,从而在抵御游牧民族一事上减少一些压力。

而借助长城,中原士兵可以压制游牧民族的行动,同时在地形的优势上,利用先进的武器抵制其进犯。

除此之外,长城还有另一个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快速传递信息,当长城上燃起篝火时,附近的军队会第一时间得到敌人进犯的消息,做到快速集合,在最快的时间里实现救援。这是在长城没有出现之前,边关战士们做不了的事情。

要知道,北方游牧民族一直都是凭借其流动性高、移动速度快的特点,采用速战速决的作战方式,才能够在中原军队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抢完就跑的。

有了长城之后,受到侵扰的边关城市就能抢在被洗劫一空之前寻求到援军,阻拦住游牧民族撤退的脚步,从而尽可能挽回自己的损失。

正是因为长城的修筑,中原抵御了许许多多来自游牧民族的进犯,而因为攻破长城要付出更大代价,一部分游牧民族后来选择西行维持生活,这也使得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了欧洲一带。

长城给欧洲带来了灾难

在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同时,不少西方学者也对中国历史进行了不断的研究。美国波士顿大学一位名叫“巴菲尔德”的教授,就是一个对汉史有专门研究的学者。

其中,对一部分北方游牧民族因难以攻破长城而放弃攻打中原,转而进犯欧洲这段历史,他表示,“长城给欧洲带来了灾难”。

欧洲历史上,曾出现过一群来自东方的骁勇善战的骑兵,不难猜测,他们就是因为无法攻克中原而不得不西逃的那部分游牧民族。

而这些游牧民族中,对欧洲乃至世界带来最大影响的,还要数匈奴、突厥、蒙古这三大族群。

首先,匈奴人的后裔,在后来经过数百年的迁移后,因为与沿途各族群混合而增强了战斗力,到了欧洲后,更是实现了战无不胜的胜绩,对欧洲本土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比如,当时欧洲的日耳曼帝国、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就先后惨败于其下,最后走向了灭亡。

其次,在遭到大唐重创之后走向西行道路的突厥人,则在沉寂三百年后,突然崛起在了阿拉伯地区。他们有着明显的红发碧眼的特征,也有了震惊世人的强大战斗力,后来甚至还组建起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

而一直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被迫分裂之后,阿拉伯人才能够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

最后,蒙古族建立起的蒙古帝国,更称得上是“世界征服者”。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蒙古帝国三次西征,迅速将版图扩大到了欧洲,建立起了四大汗国,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只是,因为蒙古人虽擅长战斗,并不具备管理能力,后来随着征服的领土变多,其没落的速度反而更快。

这也是后来欧洲人能够摆脱蒙古帝国统治的原因。

推翻“长城无用论”

巴菲尔德在他的论文——《危险的边境:游牧帝国与中国》中提出,这些突然出现在欧洲的强大东方骑兵很可能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后裔。

正是因为他们被长城阻拦南下之路,为了生存,他们被迫西行,后来更是在不断融合中,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力,打破了欧洲的平静,给欧洲带来了灾难。

而他提出的这点观点,也在侧面上验证了长城对于中原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意义,突出了长城的重要性和强大作用。

事实上,长城在军事防御上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这也是后来汉朝、唐朝、明朝等王朝陆续接过修建长城的工程的原因。然而,等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建立后,有关“长城无用论”的说法却也逐渐形成。

所以后来,人们对长城的态度才会产生了两极分化,对长城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存疑。但巴菲尔德结合欧洲史和中国史大胆提出的猜测,反而佐证了长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结:

从战国时代开始,长城历经多个朝代的修筑,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一大军事工程。在抵御游牧民族入侵上,长城为中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美国学者巴菲尔德从另一个角度指出,长城在守卫中原安全的同时,也使得游牧民族被迫西行,给欧洲带来了灾难。

这是对长城发挥作用的侧面佐证,也推翻了“长城无用论”。

相关内容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1天后...
2025-07-28 04:42:08
原创 ...
宋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楚军前期的风云人物。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本来...
2025-07-28 04:33:40
原创 ...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
2025-07-28 04:33:32
原创 ...
三国时期,是没有科举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察举制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
2025-07-28 04:33:25
原创 ...
在古代,想要出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
2025-07-28 04:33:20
原创 ...
导语:张飞被害时,手下的18骑燕将为何不现身?原因有2点 刘关张三...
2025-07-28 04:33:17
原创 ...
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都是男性,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唐朝依然出了个史无...
2025-07-28 04:33:16
原创 ...
战争,永远是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但是在某些奇葩的文明发展...
2025-07-28 04:33:07
你知道吗?其实《上甘岭》中...
最新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大家看了吗?本来以为这种战争早已家喻户晓...
2025-07-28 04: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1958年粟裕大将受到错误的批判,直到粟裕大将逝世时都没有得到平反,还是在90年代中由老部下张震上将...
原创 关... 公元219年,59岁的关云长受刘备之命围攻襄樊,擒于禁斩庞德,一番操作下来威震四方,吓得曹孟德都差点...
原创 古... 前言: 在今天的社会上,有非常多的成功人士,他们大部分人都是通过经商而获得了成功。但是在古代,我国却...
原创 萧... 读汉史的时候,一直觉得萧何这人很神,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导航,光凭一匹马,就跟雷达制导一样精准的追...
原创 祖... 祖上在明代是大官,皇帝赏赐青花赏瓶来鉴宝,专家直接估天价 我们现在有不少以前祖上是大官,这样的家庭多...
原创 韩... 地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球体,不仅地大物博,光是语言就有7000多种,而这7000多种语言常用的有10大...
原创 “... 抗战时候日本人平时的技术是非常厉害的,刚开始抗战的时候敌方视频号训练的也厉害,往往刺刀可以一个打好几...
原创 庞...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卧龙、凤雏这两个人物,尤其是卧龙诸葛亮,大部分人更是不陌生。诸葛亮智谋过人,是刘备...
原创 苏... 纵观古今中外史,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王朝,即便再怎么强盛也难免会有衰落的一天。在国家败亡之际有人甘做...
原创 古... 这样的人确实有,不过像隋唐演义当中,李元霸一只手一个锤子抡圆了征伐沙场,还和宇文化及比赛单手举鼎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