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萧何到底有多厉害?能够在没有导航的古代,狂奔140里追上韩信
创始人
2025-07-28 07:03:16
0

读汉史的时候,一直觉得萧何这人很神,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导航,光凭一匹马,就跟雷达制导一样精准的追上了独自离去的韩信,上演了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传奇故事。不过再仔细想想,总觉得这事透着诡异,萧何真的追过韩信么?还是这本就是两人合谋导演的一场大戏呢?

关于这件事,史记的《淮阴侯列传》中有详细记载,总结下来很简单,韩信投奔刘邦,但是不得重用,后来夏侯婴发现是个人才,推荐给了萧何,萧何同韩信几番交谈下来,甚为折服,于是数次向刘邦推举韩信,但是刘邦还是没当回事。

韩信心灰意冷之下,骑马离开了刘邦准备另谋高就,萧何下班回家后,得知此事大吃一惊,二话不说骑马就追,折腾了快两天才把韩信劝回来。刘邦看萧何如此重视此人,也总算听从了萧何的建议,重用韩信。最终韩信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功勋,没有韩信,恐怕刘邦早就被项羽给灭了。

那么问题来了,萧何凭什么能够准确的找到韩信?韩信是否真的心甘情愿离去呢?其实仔细想想,这很可能就是两人自编自导的一场大戏。

首先我们来说说追韩信的路线。按照史料记载,韩信是在南郑离开队伍的,也就是今天汉中市南郑区,离开后韩信一路向南,走的米仓道翻越米仓山,在距离南郑一百四十多里的孤云两角山处追上的韩信。

单程一百四十多里,来回就是三百里,而史记里记载,萧何总共只用了“一二日”(居一二日,何来谒上)。换句话说,萧何大概一天要跑200里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呢?古代的战马一口气也就是能跑30里,然后必须要换马,不然速度会直线下降。所以古代的驿站一般间隔就是30里,这样才能通过换马保证送信的速度不降。

而萧何追韩信可就一匹马,没有换马一说,想要日行200里基本不太可能。退一步说,就算萧何的马真的是千里良驹,那总不能自带导航吧。这一百多里路,多少个岔道,多少个路口,只要一个走错,就不可能见到韩信。

能准确无误,毫无误差的找到韩信,这几率跟中个大奖也差不多了。

再看看萧何的做法,也带着一丝诡异。作为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大管家,虑事周详,严谨细致。一个人支应着几十万大军的粮草供应而丝毫不乱。这样的人,居然会在听到韩信不辞而别后,单人匹马直追而去,连向身边人交代一下干什么都没有。

以至于刘邦都以为萧何也离自己而去,逃亡了,郁闷了一两天。(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这怎么都不像是一个老成持国之人的做法。你就是再着急,也不至于没时间找个人告诉一下刘邦自己的去向吧。公务员出境,应当向组织汇报。这是一名公务员的基本觉悟,怎么萧何这样一个高级公务员竟然会不知道呢?

摆明了是故意不说,好让刘邦着急一下,从而更加重视自己随后提出的要求,这里就是一个伏笔,而且是极其高明的伏笔,符合萧何的一贯作风。

再来看看韩信,韩信真的打算走么?当然不是。

当时的天下形势,两大主要势力就是项羽和刘邦,韩信早期已经投奔过项羽没有得到重用,如果现在再从刘邦处离开,那么天大地下,已经没有他可实现理想抱负的地方了。

另一方面,韩信是一个特别重视名利之人。为了实现自己出人头地的愿望,他能忍胯下之辱;后来为了能够被封王,他甚至在刘邦被围,危急时刻趁人之危的要挟,想要让自己出兵解围先要封自己为齐王。

功利心如此强的一个人,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能够成功的。而刘邦是当前韩信唯一的救命稻草,他一定会紧紧抓住,而不会轻言离开。

刘邦虽然并没有重用他,但毕竟也给了韩信一个治粟都尉的小官,总比项羽让韩信当大头兵要强得多。更何况在刘邦处,夏侯婴和萧何这样的高级官员都很赏识他,也算是有根基,目前欠缺的只是让刘邦更为重视他的一个机会。

如果这时候离开另谋高就,一切就要从头再来,难度就更大了。所以对韩信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利用萧何的关系,想办法引起刘邦的重视,从而一飞冲天。

有这样的前提,萧何和韩信合伙导演一出大戏就完全可能了。这一切就是要做给刘邦看,让刘邦知道为了韩信,萧何可以失态,不顾一切的去追,从而大大增加韩信在刘邦心中的分量。

至于刘邦是否看穿了这一切呢?我认为其实刘邦是知道的,在萧何回来后刘邦问他究竟去干嘛了,萧何回答去追韩信,刘邦说了一句(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后人的解释中,都说这个“诈”的意思是说,你不要骗我,你怎么可能是去追韩信呢?但其实,仔细想想,这个诈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说追韩信这件事本身就是“诈”,是一场戏。

刘邦早已经心知肚明,只是不想深究,不愿意点破而已。他已经决定给韩信一个机会了,自然要给未来的大将军保留面子,但同时也不露声色的告诉萧何,不要耍小聪明,其实我什么都知道。

这大概就是帝王心术吧。

相关内容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1天后...
2025-07-28 04:42:08
原创 ...
宋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楚军前期的风云人物。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本来...
2025-07-28 04:33:40
原创 ...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
2025-07-28 04:33:32
原创 ...
三国时期,是没有科举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察举制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
2025-07-28 04:33:25
原创 ...
在古代,想要出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
2025-07-28 04:33:20
原创 ...
导语:张飞被害时,手下的18骑燕将为何不现身?原因有2点 刘关张三...
2025-07-28 04:33:17
原创 ...
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都是男性,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唐朝依然出了个史无...
2025-07-28 04:33:16
原创 ...
战争,永远是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但是在某些奇葩的文明发展...
2025-07-28 04:33:07
你知道吗?其实《上甘岭》中...
最新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大家看了吗?本来以为这种战争早已家喻户晓...
2025-07-28 04: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谷... 继贝佐斯和桑切斯在威尼斯的世纪婚礼之后,又一场世纪大婚将在英国的牛津郡举行,婚礼持续四天,预计花费 ...
原创 林... 咱今儿个来唠唠明星和车的那些事儿。说起明星爱车,林志颖那可是出了名的车迷。他有一辆超酷炫的奔驰巴博斯...
原创 朱... 话说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隐居青田的刘基被朱元璋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于是选择了出山。 ...
原创 一...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在哪里都会被尊重。 而中国的英雄不止有雷锋、董存瑞,还有毛主席的好战士年四旺。在...
原创 岳... 1134年,岳飞提出收复陷于伪齐政权的襄汉六郡,“恢复中原,此为基本。”得到朝廷的支持,短短几年便收...
原创 杨... 宋朝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尤其是明清两代,编选的传世杨家将演义小说和杨家将戏...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网罗了一堆能征善战的大将,仅在他的凌烟阁中就有二十四功臣。可是在《西游...
原创 丈... 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社会时期,三妻四妾是很常见的现象。在这种时代产物下,虽然同为女人,但是由于身份地位...
原创 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解放军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举行了授衔仪式。在评定高级军衔的初步方案中,毛主席为大...
原创 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习惯于把寺和庙放在一起说,即寺庙。在晋代之前,寺和庙是两种不同的场所,到了西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