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年5月,南京市的考古研究院接到通知,说在雨花台附近的施工现场,发现了一座青砖主体的地下建筑,并且很像一座古墓,这突然的消息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非常兴奋,于是就立刻组织专家组,前往现场进行考察。
被挖出来的古墓
一座“大墓”
当到达现场后,考古专家就看到了一处被挖开的洞口,并且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在这土堆下方就是一座古墓,而且还是砖室结构的,这眼见为实的迹象着实让考古专家心中大喜,于是就立刻封锁现场,开始了对这座古墓的抢救性发掘。
墓砖
随着发掘工作的开始,这座古墓最外面的结构也就展示在了大家的眼前,只见这座墓葬顶部的墓砖,竖一层、平一层的非常的整齐,而且相互之间还交替衔接,凭借着以往的考古经验,专家便推断,这是一座明代前后室的砖室墓。
墓壁的砖头
整个券顶为券顶为三券三伏形制,所谓的三券三伏其实就是考古工作时的一个术语,指墓葬的墙壁和顶部,一共由6层的砖进行砌造,三券指竖立的立砖也叫券砖,三伏则是横的平铺的砖也叫伏砖,三券三伏就是指一层券砖一层伏砖共三组六道。
这种非常复杂的砌法,只有等级很高的墓葬才有的,见此情形专家推测,这座古墓主人的身份一定不低,很可能就是明代的达官显赫,于是带着好奇,考古队伍继续着发掘工作。
施工现场
在发掘古墓的时候,如果想要确定一座古墓的位置,那么墓圹则是首先要确定出来的,所谓的墓圹就是建造墓室的时候,必须进行挖掘的土坑,这是每座古墓都必须要有的,即使说这座墓葬的其中一部分已经裸露在外,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对这座墓葬进行保护,还是要把准确的位置确定好了才行。
砖室墓
其实对于砖石墓葬而言,砌造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他需要在内部砌筑砖室,然后再用之前所挖出来的土坑对其填土,这样一来就使得之前的土和现在的土混合了起来,所以根据土壤的颜色就可以找出墓圹的存在。
古墓外的土堆
于是很快墓圹就被找了出来,当墓圹被找出来后发掘工作也就顺利地往下进行了,没过多久这座古墓的墓道就被挖了出来,随后便对墓道进行了清理,在这途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这座古墓的结构规模。
凹槽
这座墓内部砖墙为单层砖砌筑,砖体错缝排列,砖墙的外侧还有一道青砖砌成的凹槽,就是凹槽的出现,带给了考古队伍一个很大的惊喜,只见一块墓志出现在了这处凹槽中,发现了墓志,那么墓主人的身份就能够确定了。
墓志
“不止一座”墓葬
这个时候考古队员越来越兴奋,于是就加快了清理工作,只见墓志上写着“王母张太恭人墓志铭”,根据内容可以推断出来这座墓的主人是一位王姓之人的母亲张太恭人。
说道恭人那也是有说法的,在明朝四品官员的妈妈就会被称作太恭人,也就是说这座墓葬应该就是这位官员给自己的妈妈建造的,查清楚这点后挖掘工作也就继续进行了,随着挖得越来越深,考古队员在墓道中又发现了一座小型墓葬,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墓葬建造在墓道之上呢?
墓葬现场
在考古队员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很可能就是在建造这座小型墓葬时,这些人并不知道那座明代的贵族墓葬早就被建造在此了,因此这种迹象也许只是个巧合,因为这座墓葬较小也没什么太大的价值,于是考古队员就继续深入墓道之中进行发掘。
排水渠
很快,一条排水渠就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只见它坐落在墓葬的下方,并且在考古队员顺着排水渠前方发掘后,又有了新的发现,只见又出现了一座新的墓坑,并且根据墓坑上的砖墙可以看出,这是一座六朝时期的墓葬。
墓葬
不过遗憾的是,这座墓葬似乎也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里面也是空空如也的,不过虽然在这三处已经被发现的墓葬中,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文物,但是随着这三处墓葬的出土,专家感觉这附近应该有很多座古墓,于是就把80平米的发掘面积给扩大到了200平米。
墓葬
虽然这座明代贵族墓穴还未出土,但是接连发现的三处墓葬使得专家组非常的高兴,当然对于这三座墓葬专家也进行了推测,很可能在1500多年以前六朝时期的一个贵族选中了雨花台的这片土地,并且在这里修建了六朝砖室墓。
达官显赫
九百多年后,明朝的一位达官显赫也看中了这块土地,只是他们在修建墓地的过程中,却无意间对之前的六朝砖室墓造成了损坏,随后200多年后,在明末清初时期,张太恭人的墓葬也被建造在了这里,并且意外的把墓室修建在了明朝贵族墓葬的墓道中,这就使得三座墓葬连接在了一起。
看着这奇妙的缘分,专家也是哭笑不得,随后专家便疑惑了起来,这块土地到底有什么玄机?竟然能够接连让大家都把墓葬建造在了这里,随后专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丘陵地区
首先这块土地为丘陵地区,作为建造墓地的区域是非常合适的,早在东吴时期南京城南的石子岗,就已经被视为最适合建造墓葬的区域,并且在这一段区域内,已经发现了从汉朝到六朝在到宋、明朝,不同时期的数千座墓葬。
这就印证了这块土地风水很好的说法,因此大家都会把这块土地当做建造墓地的首选地区,随着发掘工作的持续,慢慢的这座明代贵族墓葬的整体结构也就显现了出来。
墓室内部
“空空如也”的墓室
原来这是一座凸字形竖穴砖室墓,由墓坑、墓道和墓砖构成,并且墓道长约9.2米为台阶式,墓室由封门墙、过道门和后室组成,前室为长方形,长3.1米宽4.5米高4.2米,整座墓葬呈丁字形状。
盗洞
就在这时专家们看到了一处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东西,在墓室的顶部发现了一处圆形盗洞,这就使得这座墓葬的研究价值大大的降低,但是即便如此,还是得搞清楚墓主人的身份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就继续的往里面进行发掘。
鸾凤纹铜镜
在这途中,一面鸾凤纹铜镜的出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只见这枚铜镜背后为银锭形镜纽,两侧为浮雕鸾凤起舞图案,镜纽上下各有牌记,上面还有纂书铭文,写着“洪武七年八月日造”,下面还有楷书铭文“春字壹号”。
鸾凤铜镜
纂书铭文的记号大家都明白,但是楷书的铭文又是什么意思呢?专家查阅史书资料后,发现在山东邹城市九龙山的南麓,曾经发掘出了朱元璋第十个儿子朱檀的墓葬,与这座墓葬相邻的戈妃墓中,也出土过一件洪武时期的鸾凤铜镜。
皇家女子影视
并且两面铜镜极为相似,都刻有“洪武七年八月日造”的铭文,与“春字壹号”相对应的是“美字贰拾陆号”六字,据此线索专家推断,这两面铜镜应该都是专门赏赐给皇家的女子使用的,因此这座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明代的皇家女子。
据史书记载,明代对于女子使用的器物都是有相关的规定的,而这“美”字很可能代表的就是美人,那么“春”字又代表什么呢?专家推断很有可能就是公主的代号,有了这些线索,这座墓主人的身份也就渐渐明朗了起来。
墓室
当然这些都是推测,最后结果如何还是得有事实印证,在随后的挖掘过程中,一块人骨的出现让大家感到了疑惑,一般来讲棺椁都是放在后室中的,为什么在前室中会出现人骨呢?这时候专家给出了解释。
一般来讲要么就是盗墓贼在盗墓的时候顺手丢掉了,要么就是水位上涨后自己飘到前室的,就在这时,后室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只见后室在过道门的后面,也是长方形状,经过测量得知,后室长5.5米宽4.6米高4.6米。
棺床
而且这里的空间非常的大,正是放置棺椁的地方,但是当大家把目光转向中间的棺床时,却非常震惊,只见四周用条石砌成了须弥座,底座的四角都雕刻有卷云纹,只见棺床的上面空空如也,尸骸早已经不知所踪,但是也只有这么些东西了。
尸骨去了哪里呢?
棺床上面空空如也,尸骸早就不知所踪,这突然的发现令考古队员感到好奇,难道说盗墓贼还偷走了尸骨吗?随后专家在墓室里调查后发现,此处的土壤多为酸性,而且地下水位比较高,因此在墓葬中对骨骼的腐蚀程度是比较大的。
棺床
所以这座古墓的棺木和尸骨很可能就是被腐化掉了,再加上整座墓室都被盗墓贼洗劫一空,就连墙壁上的三处拱形壁龛,也是空空如也的,面对这些景象,即使在发现盗洞时早有预料,但是当这些出现在眼前后,还是略感失落,并且还替这座墓的主人感到惋惜。
毕竟尸骨早已腐化,墓葬还被洗劫一空,确实有点凄惨至极了,不过墓主人身份依旧是谜,因此考古队便继续在墓室中调查取证,随后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这座墓葬的墓志终于找到了。
墓志
只见这座墓葬和其他的不同,墓志摆放在了门口,是嵌在封门墙中间的,当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墓志的志盖后,就看见上面写了“临安公主圹志”的字样,并且志文上也非常清晰的记载了,临安公主的生平和情况。
临安公主
看到这里,专家明白了这座墓的主人,原来就是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
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
据《明史》记载,临安公主在洪武九年下嫁李祺,韩国公善长子也,公元1376年,临安公主下嫁李祺,作为明代开国元勋李善长的长子,家境自不用多说,其父李善长作为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元老,功劳那是非常大的,因此李祺也颇受朱元璋的重用,所以就将临安公主嫁给了他。
剧照
当然在当时,利用婚姻手段,巩固自己的政治关系是朱元璋,当时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政治手段,让公主下嫁给重臣之子,和高级武官结成婚姻关系,这个对于明代初期的政权巩固,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金冥币
并且在附近的泥土中,还发现了做工精美的金冥币和金饰件,以及琉璃构件,玉串珠等十几种的遗物,专家推测这一定就是临安公主衣服上的一些饰品了,即使已经过了很多年,但依旧是那么的耀眼夺目,足以见得朱元璋的这位长女在生前的生活是多么的奢华了。
石门槛
当然在发掘这座古墓的时候,专家还发现了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在临安公主的这座墓葬中,前室和后室之间存在着一个过道门,并且门下还有石门槛,两段还设有门臼,就此发现专家推测过道当年应该是存在这两扇对开的木门的。
只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腐烂消失了,门轴则安装在了两个门臼的位置上,门向内开,门的背后有木质门闩,面对这种设计,专家产生了费解,毕竟墓室在修完关闭后,死人是不可能从里面把门闩插上的,难道说在墓门全部关闭后,墓室中还有活人吗?
石门槛
随后专家便给予了解释,有一个东西叫做自来石,就是在墓室的横梁上面钻个孔,然后这里面放置一个T字形的石块,当门在慢慢关起来之后,这个石块就会自动掉到横梁上面的孔里头,随后就把这个门从后面给封住了。
李祺
当然这在明代大型的贵族墓葬中是很常见的,所以也并不是什么太稀罕的事情,这个时候发掘到这里,其实已经算结束了,但是还有一个疑问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在中国有一种古代夫妻生而同衾,死亦同穴的说法。
一般情况下夫妻去世之后,后辈都会把他们合葬在一起,那为什么临安公主的这座墓葬却只有一个棺椁呢?驸马又去了哪里呢?
剧照
朱元璋究竟有多么“狠”?
经过查阅资料,专家得知在明朝制度是非常严苛的,公主身份高贵因此是不允许驸马和公主合葬在一起的,那么驸马的墓葬会不会就在这附近呢?随后专家对临安公主墓附近也进行了查看,结果却是无功而返,那么驸马李祺的墓葬究竟在哪里呢?
剧照
原来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重新翻出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认为以李善长为首的一批官员,是胡惟庸案的漏网之鱼,于是就将李善长一家七八十人全部处死,李祺也因为父亲李善长从而受到牵连致死。
剧照
结语
看到这里,不免对当时的皇帝朱元璋的手段感到钦佩,为了给自己的孙子留下稳固的江山,毅然决然的把当初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臣们全部处死,并且这里面还有着自己的女婿,宁愿让自己的女儿守寡,也要以江山的社稷为重。
剧照图片
足以见得朱元璋的政治手腕是多么的强硬,这也难怪大家都说明朝是最硬气的朝代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