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得志报告战况无进展,彭德怀大怒: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创始人
2025-07-28 00:03:40
0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刚一开始,第三兵团第六十三军就全线飘红。但是,当六十三军向杨得志司令员报告战果时,杨得志没有被这令人振奋的消息所振奋。他的心头沉甸甸的,高兴不起来。

当时,第三兵团的第六十四军渡江后,在长坡里、高土洞一线,遇到强大的、实力雄厚的美军第一军的500多辆坦克和300多架飞机的火力袭击,损失较大,进展缓慢。

担负向议政府穿插的两个师,如果不能摆脱美军火力的纠缠,必将影响会同三兵团聚歼敌人计划的完成,怎么办呢?杨得志思考良久,终于有了主张。

杨得志得知第六十四军进攻受阻的情报后,便和郑维山副司令员研究,决定采取紧急措施,派出第六十五军的两个师前往增援。

研究完毕,杨得志用报话机将这一决定通知了第六十五军军长肖应棠,命令他以大部分兵力钳制敌人,一部分兵力迅速向纵深穿插,一定要按时完成总部下达的分割迂回任务。

杨得志放下话筒,独自想了一会儿,又觉得仅靠第六十五军两个师兵力增援可能不够,必须再增加力量,于是又拿起话筒,命令兵团侦察支队加入增援行列,勇猛地向敌后穿插。

且说第六十五军两个师接到兵团命令后,迅速由正面进攻改为增援,火速赶到长坡里,与第六十四军会合。

但是六十五军的行动被敌机侦察到了,并将这一情况迅速向范佛里特做了报告,范佛里特立即派出两个师赶到长坡里。

一时间,狭小的长坡里一下子涌入敌我双方10万兵力,加上敌人的大批坦克堵塞了道路,第六十四军及增援的部队苦战了三天三夜,战况没有任何转机。敌我双方均出现了巨大的伤亡,方圆20公里的山凹里堆满了双方的尸体。

这时,彭德怀的目光一直盯着议政府方向。因为第六十四军插向议政府,形成战役迂回,全歼英军二十九旅、南朝鲜第一师计划,是彭德怀第五次战役的最重要一着棋,也是他认为最得意的杰作。

因此,战役一开始他就十分关注这个方向的进展,每隔一两个小时,他必定要打电话给杨得志,询问进展情况,每次询问之后,得到的回答均不满意。

第三天下午,他心浮气躁,急得暴跳如雷,反剪着双手,在屋里边转边骂娘。骂了一会儿,他拿起电话,厉声问杨得志:“情况怎么样?长坡里、高士洞战况进展如何?”

杨得志当然很焦急,回答说:“报告彭总,目前毫无进展,我们正在想办法!”

彭德怀火了,他大声地吼道:“今晚完不成任务,不管你们资格多老,职务多高,统统提人头见我!”

杨得志放下电话,心情格外沉重,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提得很紧很紧,眉头就像一把大锁,将他那一道浓眉紧紧地锁着。

他和李志民、郑维山商量办法,最后决定兵团指挥部前移,到第一线督促指导部队作战。兵团移到前线后,他们立即将彭德怀的指示传达给曾思玉军长。

接着,兵团侦察支队和第六十四军五六九团来电话,向杨得志报告:他们经勇猛穿插,打垮了敌人七次阻击,前进了120里,占领了通向汉城的交通要道:议政府附近的制高点道峰山。

他们炸毁了公路上的铁桥,切断了敌人的退路。可是敌人为援助被我切断退路之敌,疯狂地向道峰山炮击。

头一天,道峰山上落弹不下数万发,山顶和山腰炮弹坑一个接着一个,密密麻麻的,远看就像很有规则的筛子孔。树木和野草燃烧着,整个道峰山峰火连天,志愿军战士利用掩体和弹坑,巧妙地躲避着如雨的炮弹。

夜间,他们不断向纵深出击。杨得志对这两支部队的战绩很是欣慰,派人将他们的事迹报告了总部,总部分别授予他们以“道峰山营”和“道峰山支队”光荣称号。

苦战了三天,六十四军及后赶到的第六十五军两个师好不容易冲出敌人的防御阵地,向纵深推进。

但是已经迟了,敌人的主力已退到了汉城及北汉江、昭阳江以南。这时,志愿军的干粮和弹药出现了危机。

彭德怀本来设想的集中志愿军第二番入朝的六个军加上原在朝鲜的五个军的绝对优势兵力,一举打过三八线,重占汉城。未料到敌人在临津江以南兵力集中,火炮强大,锐矛坚盾,难以攻破。

而李奇微已掌握了志愿军一周攻势的特点,在我军进攻时,李奇微便以大部分部队后退到20至30公里处,只以少数部队同我接触,避我锋芒。

而在我军战至一周后,他估计到我粮弹告罄之时,立即下令跟踪。尤其以敌机轮番轰炸,机械化部队回头反击,攻势猛烈,令我军损失巨大。

4月26日,彭德怀将观察到的战场情况及下一步打算向毛主席作了如实报告。

4月28日,成普、丁甘如向彭德怀报告说:右集团第十九兵团攻占了梧瑟里、白云地区;中集团第三兵团攻占了自逸里、富平里地区;左集团第九兵团攻占了清平川、加平、春川。东线人民军金雄集团在麟蹄以南地区,牵制了当面之敌。

同时报告说,他们还了解到范佛里特已将美军骑兵第一师调至汉城,在汉城以北组成强大的火力网,企图在诱我进攻中歼灭。

彭德怀听到这里,插话说:“我们对李奇微、范佛里特的认识,仅仅用狡猾两字是不全面的。他们确实掌握了我军的弱点,始终以消耗疲惫我军为长期方针,我军一旦停止攻击,他们就反扑,而且攻防转换很快。”

说到此时,他手指地图上的汉城,叹息道:“就差一步到罗马,没有飞机、坦克,这一步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他话中意思是为只差一步到汉城十分惋惜。

4月29日,彭德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结束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休整10天左右,准备粮食和弹药,进行第二阶段作战。

停战期间,十九兵团要逼近汉城,三兵团和九兵团逼近北汉江,渡过昭阳江,与敌人形成对峙。

会议结束后,解方问彭德怀:“六十四军动作退缓,贻误战机,要不要追究责任?”

“要!”彭德怀一拳砸在桌子上,眼睛里喷着火星似的吼道,“你马上记录,我口述,立即发份电报给杨得志,要他们严肃认真地处理这件事!”

且说杨得志和李志民收到电报,感到这份电报的沉重分量,心情自然也十分沉重,两人商量后,和政治部主任陈先瑞驱车来到第六十四军驻地。

军长曾思玉见到他们一个个脸色严峻,便猜到来者之意,首先检讨说:“杨司令,我们没及时完成穿插任务,请首长批评指导。”

李志民严肃地说:“我们正为此事而来,你赶快把军部和三个师的领导召来开会。”

半小时不到,开会的人员都到齐了,杨得志一句一个顿号地传达了彭德怀的电报后,抬起头,扫视了全体人员,口气凌厉地说:“同志们,战争是什么?战争是生死存亡的搏斗!战争是双方力量的拼搏!是智慧的角逐!战争来不得半点温情!对于命令的重要性,诸位都是几十年的老兵了,恐怕不用我来重复,你们军入朝第一仗就打得不及格,打得如此糟糕,该如何处理呢?请大家发表意见。”

曾思玉沉痛地检讨说:“我军没能及时完成穿插任务,导致整个战役没达到预期目的,我作为一军之长,应负有主要责任,我请求给予处分!”

李志民说:“处分很简单,只要发一张处分决定就解决了,可是一张处分决定解决不了问题,我认为,大家要冷静下来,仔细认真地找找失败的原因。找到原因就是找到病根,就能吸取教训,打好第二仗。”

他扫了一眼与会者,强调说:“我认为有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

杨得志见以曾思玉为首的领导一个个都低着头,有的还痛惜地流下了眼泪,他心里更不好受,他放低了声音说:“我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也很不好受,战争的天地很辽阔,既能造就百战百胜的名将,传世于千秋万代,也会让不负责任的人走入尴尬的泥沼荒原。功臣和罪人没有千里之遥,这一切的一切取决于勇敢和智慧,取决于脑袋是否高度清醒,取决于是否时时以生命为代价,是否以铁的决心和钢的意志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

身材不高却长得结实的曾思玉性格十分坚强,这时听到杨得志的一番话,不由满脸泪痕地说:“这几天我们正在召开师以上干部战术检讨会,每个人都回忆检讨战役以来每天每时的动作,对发现到的不当之处都做了检查。大家没有强调客观原因,首先从思想上挖根子,总感到美国兵同国民党兵差不多,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在国内既然能打败800万国民党军,在朝鲜也一定能战胜100万美国兵。本来战略上藐视敌人是好事,但藐视不当就变成了轻视敌人,就放松了警惕,这是第一条。”

“另外,许多干部的战术理论水平差,不敢主动大胆穿插迂回,而是消极地等待敌人阵地出现空隙后才穿插,如果等不到空隙就不穿插不突破,因而错失了战机。第三个原因是有的干部战术不灵活,到了朝鲜仍然采取国内作战的平推战法,加上联络中断,出现指挥机关与部队脱节,军找不到师,师找不到团,导致战场混乱和拥挤,形成不了绝对优势。”

接着,王昭和其他几位领导也发了言,检讨都很深刻,并表示要永远记住这一刻骨铭心的教训,事后,三个师长议论说:“早知道这样重要,老子就是拼上一条命,也要插到汉城!”

还有个师长叹息道:“现在才知道挨批评的滋味,早知如此,到不了议政府还不如死在战场痛快呢。”

会议结束后,杨得志一行返回兵团部,召开兵团党委会议,根据第六十四军党委的意见,决定给两个先头师的师长、政委以降级和通令警告的处分;给打得好的兵团侦察支队和三营记了大功。

杨得志将这一决定用电话向彭德怀做了报告,还说:“问题出在下面,根子在上面,我们兵团领导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请首长处分我们。首长不管给我们什么处分,我们决不怨天怨地,一定要记住教训,打好下一仗。下一仗如再打成这样,我提着人头来见你,或者请求辞职!”

彭德怀听出杨得志的态度很诚恳,怒气也消了一半,回答说:“有你们这个态度,我就没话说了,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接受教训就好,那个电报是我修改发给你们的,目的是要你们聪明起来,你能理解我的心思吗?”

“彭总,我们这一仗没打好,全兵团指战员都表示要将功补过,劲头鼓得足足的,请求在下一次战斗中担负最艰苦的任务!”

“好!”彭德怀十分赞赏杨得志的决心,在电话中推心置腹地和部下聊了起来,他说:“平心而论,你们虽然没及时完成穿插任务,但六十三军打得很漂亮,尤其是那个叫刘光子的,一人抓了63名英军俘虏,创造了奇迹。下一步怎么打,总部马上会有部署下达,目前你们先休整,丢掉包袱,养精蓄锐,轻装上阵!”

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作战中,虽然歼敌两万余人,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彭德怀不甘心,发誓要在第二阶段的作战中,打个大歼灭战。

朝鲜战场双方高层指挥员经过几个月的战争实践,头脑越用越活,仗越打越精,双方都摸透了对方的作战规律。

因而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方的攻势疲惫,将要停战休整时,另一方便开始酝酿筹划新的攻势。

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之际,李奇微从东京飞赴朝鲜的襄阳,在第八集团军司令部里,同范佛里特一起召开了紧急作战会议,制订了反击作战计划。

李奇微判断志愿军主力在中部地区,决定采取中间突破战术,将美军第七师西调北汉江以东,将预备队南朝鲜第二师北调中央防区,作为攻击的第一梯队,由美军第一军负责西线汉城防务,美军第九军和第十军在第二师两翼负责保障,并要求海空军除继续对元山、新浦、清津港炮击外,加强轰炸志愿军的补给线。

李奇微最后宣布,发起进攻时间为5月16日。

会议结束后,李奇微很得意地回东京总部等候佳音,其实他此次出现了判断上的失误,彭德怀第二阶段主攻方向并不是中部,而是选择了东线,以南朝鲜军六个师为主要打击目标。

4月29日中午,彭德怀宣布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后,晚上就召开了作战会议,部署第二阶段作战计划。在烛光下,他主持作战会议,由解方介绍第一阶段作战情况后,邓华提出了第二阶段作战初步方案,然后由彭德怀拍板决定。

彭德怀指着地图说:“大家注意看地图,中朝部队经过第一阶段作战,西线左翼十九兵团和人民军第一军团向前推进50公里,先头部队抵达高阳、新月里、上泉里一线,解放了三八线以南开城广大地区,使整个战线形成由西南逐渐向东延伸的一条斜线态势,造成了防守在东线的南朝鲜第五师、第七师、第九师、第三师、首都师和第十一师两翼暴露。”

“李奇微估计我军兵力在中线。敌人为保汉城,主力在西线,我们如果从西线突破,敌人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汉城,势必同敌人形成顶牛状态。因此,我们从西线开刀不适合。中线是美军的第十军防区,这里有美军五个师,这五个师战斗力都很强大,我们也很难从这里突破。因此,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还是从东线突破为好。你们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韩先楚首先表示拥护彭德怀的方案,他说:“我认为从东线突破有三点意义:第一,东线是南朝鲜部队,无论战斗力还是装备,他们都比美军差,东线敌人是敌人整个防线的薄弱部分,比较容易突破。”

“第二,从东线突破,我军兵力部署不必做太大的调整,因为九兵团和三兵团就在东线偏一点的地方,他们只要稍稍向东移动就可发起战斗;第三,从东线突破符合交替使用兵力的原则,第一阶段作战,十九兵团担负主攻,伤亡较大,需要一段时间的补充休整,这次由他们在西线唱配角,负责佯攻钳制。而三兵团、九兵团在第一阶段中伤亡小,不需要进行大的补充,第二阶段由他们挑大梁唱主角,这个方案是最佳方案。”

“老韩的总结发言很好,但也引起我的警惕,”彭德怀很严肃地说,“我们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许多同志对打美军比较专心,对打南朝鲜部队似乎认为简单,思想上有轻视敌人的倾向。当然,南朝鲜军装备上较美军差一点,以往受过屡次打击,确实比美军好打,但南朝鲜军也不可轻视,万万不可大意。他们是地头蛇,熟悉地形,战术灵活,你一打他,他就化整为零,你一走,他又化零为整,也不是太好对付的。因此,我们在战术上不仅要大胆地分割包围切断敌人,还特别要注意搜山,搜捕零星分散敌人。不能因为这些地头蛇好打,就马马虎虎。”

大家没有发表不同意见,彭德怀扫了一眼众人,将目光投向丁甘如、成普说:“你俩马上分别打电话通知三兵团、九兵团,要他们隐蔽东移,从杨口、自隐里之线向东南方向突击,全歼南朝鲜两三个师,及美军第七师一个团,要他们研究详细部署上报。”

接着又对解方说:“你打电话通知人民军一军团,要他们准备在汉城下游汉江北岸,作大规模渡江架势,并以小部队向当面之敌袭扰。另外,再通知十九兵团,在汉城以东汉江上游实施渡江佯动。三十九军南渡昭阳江,进至春川、洪川间,掩护三兵团、九兵团从东线出击。”

细心的成普脸上出现一丝忧虑,对彭德怀说:“用电话通知我担心被敌人窃听,我建议用绝密电报通知他们为妥。”

彭德怀一时没有表态,他那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成普,弄得成普很不自在,不知彭德怀同意不同意自己的意见。

其实,彭德怀的目光只是凝视,头脑里正在考虑他的建议。好一会儿,他才开口对解方和丁甘如说道:“成普的建议很好,我们就将电话通知方式改为电报通知,但最后必须加上一句:此电严守秘密,各兵团阅后立即烧毁。”

第三兵团、第九兵团和朝鲜人民军接到命令,于5月8日至9日,在第九兵团司令部驻地召开了联合作战会议,明确了各军的任务和攻击目标,还规定了相互之间的联络信号。

会议结束,各军按照计划方案挥师东移,15日隐蔽地进入进攻出发地,完成了战役展开和战役准备。

1951年5月16日黄昏,夕阳西坠,朝鲜东部的西湖里、牛卧里、丁库里空旷辽阔的天空,突然出现了无数炮弹飞行的红色弹道,接着是震天动地的爆炸声,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炮火袭击后,三兵团、九兵团和人民军第二军团、第三军团、第五军团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了敌阵,浩浩荡荡向纵深攻击前进。攻势之猛烈,锐不可当,当晚就突破了昭阳江,直插县里以南的美山里、芳台山。

17日上午,第二十七军会同第二十军六。师,在上南里将南朝鲜军第五师、第七师击溃,歼灭了五个营。第二十军主力和人民军第五军团将南朝鲜军第三师、第九师包围在县里地区,至20日,将被围之敌大部歼灭,缴获了两个师的全部装备。

战役开始后,彭德怀昼夜守候在指挥部,不断收阅来自前线的战报。他深怕我军的企图被敌人发觉而仓皇出逃,所以一再关照成普、丁甘如,告诉三兵团、九兵团和人民军各部,一是出击动作要快;二是见到敌人要迅速赶快追上去歼灭它,决不能让敌人逃跑。

19日,丁甘如向彭德怀报告说:“九兵团歼灭了南朝鲜第三师、第九师大部,共计歼敌1.7万余人。”

彭德怀对丁甘如说:“你马上打电话告诉九兵团,不能满足已取得的成果,现在离战役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要戒骄戒躁,要继续大胆地向纵深穿插。”

彭德怀最关注的还是丰岩里、判官岱方向的战况,因为这里是美军第三师与南朝鲜第三师、第七师的结合部,他问解方:“十二军到了什么地方?是否与人民军第二军团构成了对敌人的合围?”

解方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向彭德怀汇报了十二军司令部的报告,说他们在加里山至鹰峰地段突破敌人防线,向自隐里、丰岩里方向突击,击垮了南朝鲜第五师的防御阵地,经过长水院、纳言里,到达了丰岩里,完成了割裂美军与南朝鲜部队的联系,包围了一个团的美军。

军长曾绍山派出侦察兵,抓到了两个俘虏,经审问得知被包围的不是美军第三师,而是美军第二师二十三团的两个营和一个法国营。

曾绍山认为,敌情虽然有变化,但战机极好,军的主力都相对集中在被围敌人的周围,便毅然决定由三十四师发起攻击,由三十五师断后。

三十四师师长尤太忠指挥两个团向敌人发起进攻,打得敌人哇哇直叫,仓皇逃窜,后路又被三十五师切断,200多辆卡车和50多辆坦克堵在山沟里无法动弹。

坦克里的敌人伸出身子,冲着前面的卡车挥拳头,听不清声音,从他们愤怒的表情和动作中分析,他们要前面的卡车让路。

可是卡车上的士兵做着双手开枪的手势,向坦克兵示意,前面有中国人,无法让路。双方正在交涉之际,12辆弹药车起火爆炸,美国兵和法国兵被炸死无数。

不一会儿,敌机飞来助战,但两军搅在一起,敌机不敢丢炸弹,也不敢低飞,只好在空中盘旋,最后无可奈何地返回去了。经过六个小时的激战,横七竖八地躺了近千具美军和法军的尸体,还抓了300多名俘虏。

听到这个消息,彭德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高兴地说:“十二军打得好,美军两个营和法军一个营就这样被他们消灭了。”

这时,张参谋急匆匆跑来,向彭德怀报告说:“十五军司令部来电话,报告说他们从九峰山、勿老里向美军第二师攻击,向守志指挥四十四师打得十分勇猛,他们在大水洞歼灭美军第三十八团大部,歼敌1807人,还俘虏了美军少校营长成鲁盖夫等240人。一三零团二连通信员常茂,在这次战斗中四次冲入敌阵,连夺五个地堡,毙敌35人,俘敌七人,缴获各种枪支15支。”

喜讯不断,彭德怀兴奋地橹着袖子,对张参谋说:“你告诉杜主任,就说我的意见,以总部名义对四十四师和常茂给予通报嘉奖,尤其要给常茂记特等功。”

“是!”张参谋转身传达彭德怀的意见去了,情报参谋又跑来了,他向彭德怀报告说,我军歼灭美军第二师三十八团大部,范佛里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加上南朝鲜第三师、第五师、第七师、第九师纷纷向他告急求援,他命令阿尔蒙德率第十军前往丰岩里、大水洞、纳言里、苍前村增援。

情报参谋还告诉彭德怀:“据九兵团来电话说,美军三个师的增援部队已到九兵团的正面。”

情报参谋的话刚说完,成普来了,他报告说:“据日本无线电电台广播说,范佛里特将远在大田方向的南朝鲜第八师也调到了东线。”

“范佛里特的脑子反应还很快嘛,动作也很迅速。”彭德怀自言自语,敌情出现了新变化,他侧头问邓华,“情况于我军不利,你看怎么办?是继续打呢,还是提早结束战斗。”

邓华似乎早就考虑好了,他说:“这些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军自5月16日到21日,已连续战斗了六天,战士们携带的干粮快吃完了,供应一时也接不上。朝鲜老乡也没粮吃,无法就地筹粮。况且,雨季快到了,一旦山洪暴发,交通中断,根本无法坚持战斗,所以,我建议停战后撤,休整后再战……”

邓华的话被急急忙忙赶来的张参谋打断,他报告说:“东线美军已西移到城浦里、苍洞里、铁甲山一线,美军第十军主力已达洪川,美军第三师已进抵清凉里,堵塞了战役缺口,驻大田休整的南朝鲜第八师也已到达平昌,距离二十七军只有一天的路程了。”

“范佛里特的动作还真快啊,形势已不容我思考了,”彭德怀对张参谋说,“敌情刻不容缓,你马上通知各兵团停战后撤。撤退也是战斗,要交替掩护,有计划有步骤地后撤,不能一窝蜂似的向后退,一乱就会被敌人包饺子。”

这时,邓华的目光紧紧地盯在地图上,他手中的笔随着张参谋的报告在地图上移动着,作着记号,听了彭德怀的交代,他焦虑地说:“彭总,十二军三十一师和二十七军特务团插得最远,我们现在后撤,敌人必然要尾追而来。”

他考虑后说:“我建议六十军在加平、春川地区阻击敌人,掩护九兵团和三兵团有计划地后撤。”

彭德怀挥手对张参谋说:“快去打电话通知三兵团、九兵团加快速度撤退,越快越好!”

各部队接到撤退命令,陆续地向后撤退,这样,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战斗结束了。综合两个阶段作战与两个阶段之间的前哨战,共歼敌4.6万余人,击毁和缴获汽车1200辆,坦克207辆,击落击伤敌机236架。

相关内容

5盘大逆转,烂柯杯32强赛...
逆转与命运——2025烂柯杯16强赛的光与影 2025年7月2日,...
2025-07-27 08:37:51
诡异!中超半程冠军为何突然...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8轮比赛展开争夺,...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在汪峰和森林北前往日本旅游的同一时刻,46岁的章子怡则在社交媒体上...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说到明朝的历史,除了历代皇帝那些事儿,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锦...
2025-07-27 08:34:15
聚焦朱子文化周丨纪念朱子诞...
■南平广播电视台:余华尊 ■建瓯融媒 聚焦朱子文化周 今天上午,2...
2025-07-27 08:33:52
原创 ...
1862年,这一年清朝可以说刚刚挺过亡国的危险。在这之前英法联军攻...
2025-07-27 08:33:50
原创 ...
众所周知,日本和我们国家一衣带水,从唐朝到当代一千多年的时间,两个...
2025-07-27 08:33:45
原创 ...
说起清代的翰林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2025-07-27 08:33:43
原创 ...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臭名昭著的暴君,臂如夏桀,这位夏朝时期的君主在位期...
2025-07-27 08:33:39

热门资讯

谷爱凌:天才少女的极限人生,为... 19岁就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斯坦福学霸,时尚圈宠儿,商业价值过亿...谷爱凌的人生仿佛开了十倍速快进...
原创 平... 以往中国秦代以后所有的朝代统一被定义为封建社会,然而史学大家钱穆先生认为:封建是西方的一个社会形态。...
原创 日...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人类最早是过着群居生活,后来,随着人类生存技能的提高,人类的认知水平和文化水...
广州兼职平台哪个靠谱 附近今天... 一、千年商都,璀璨历史 广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见证了无数的辉煌与变迁。作为岭南文化的...
原创 年... 标题:年羹尧没听他话惨死,因一句话他被雍正判斩立决,妻子充军当军妓 年羹尧,一个曾在清朝历史上如雷...
原创 中... 首先应该是周文王周武王,后来虽然诸候林立,但是还是共认周王室的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七国,但时间太短几乎...
原创 2... 在我们的印象中苗族一直是存在于中国湘西、川黔等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可事实上苗族人群的辐射范围可不止在...
原创 她... 皇后之位,是进入后宫成为皇帝妃子的每个女人所向往的一个身份,有些人较为幸运,出身高贵,一入宫便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