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文欣 记者 陈冲
10月20日,“苏东坡与浙江研讨会”在南太湖之滨的人文胜地湖州举行,聚焦“苏东坡与浙江”主题,从苏东坡三度仕浙的史事政绩和与此相关的文学、文献、文物等领域文化遗产及其文创、文旅转化创新等方面研究,多维度探讨了苏东坡与浙江的历史情缘和文化遗产及转化利用,来自省内外的40多位专家学者或现场交流,或通过视频分享了研究成果。
研讨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这次专题研讨会由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苏东坡文化艺术专委会发起征文,与湖州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举办,共收到来自浙江杭州、湖州、宁波、绍兴等地和河南、山西、山东、甘肃、黑龙江、海南、江苏、安徽等省的专家学者投稿50多篇。根据质量第一、择优录用的原则,结合文章选题不重复、原则上一人一篇、原创首发等要求,精选录用了其中25位作者的24篇论文参会交流。
作为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代全能巨匠,苏东坡堪称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与浙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他曾两度出仕杭州,“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造福钱塘,点化西湖,草木有情,鱼鸟同乐,成为湖山知音,与天堂杭州结下了千古情缘。他在湖州知州任上发生的“乌台诗案”,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完成了从一个儒者苏轼到觉者东坡的伟大蜕变,也成就了他道德文章的盖世华章。此外,他游历临安昌化、富阳新城、余杭径山等地,留下许多诗词文章、轶事佳话。
“深入系统研究苏东坡留给浙江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其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价值,是历史的责任,也是时代的使命。”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苏东坡文化艺术专委会主任鲍志成说。
作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鲍志成去年发表了《“五文”共举,多跨集成,构建“东坡文化”传承发展大格局》一文,提出文学、文献、文物、文创、文旅“五文”并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符号标识——“东坡文化”等新观点、新理念和系列举措。
“苏东坡与湖州有着特殊因缘。如果没有在湖州任上发生的‘乌台诗案’,也许苏轼还是那个苏轼,而不是‘千古一人’的苏东坡!湖州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对他来说也许是不幸的,但对湖州、对中华文化艺术而言,也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湖州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湖州市社科联原主席、著名学者张西廷在他满怀敬仰、漏夜撰写、一气呵成的《也谈为何敬苏轼》一文中,道出了湖州人的心声。
据了解,这次研讨会论文作者遍及大江南北,既有连晓鸣、徐吉军等德高望重的学界前辈大家,也有一批学有专攻、年富力强的后起之秀,论文史料、观点可圈可点。尤其在选题、内容上形成六七组相互关联的“小板块”,如仕宦史论、西湖诗词、馆藏文献、文物史迹、方外佛缘、寿苏会、文创智库等,各有三五篇论文,当中不乏高质量精品力作。如湖州学院武建雄教授的《苏轼两浙仕宦的治理思想与策略——以奏议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以“奏议”(类似如今智库建言)视角,洞察苏东坡在浙江地方施政和治理中的思想理念和策略举措,引人瞩目。
研讨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同时,浙江图书馆胡镇、孙诗颖、曹海花、沈琦玥等4位作者的三篇力作《新见浙江图书馆藏苏东坡画像十四幅初探——兼论明清民国文人的“寿苏”情节》《浙江图书馆藏三部张宗祥题跋〈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述要》《从日本“寿苏会”到“意象东坡”》,充分展示了该馆“意象东坡”馆藏苏东坡文献展的研究成果。再如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保见《苏轼与布袋弥勒传播述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刘亚轩《苏东坡的灵隐情结》、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中心刘钦泉《苏轼以儒修身到受教于灵隐契嵩以佛修心述论》三文,对苏东坡的浙杭佛缘各有深入研究。
此外,兰州大学文学院海丽《西子之喻:论苏轼诗歌中的西湖书写》,郑州大学文学院霍东晓《清代“寿苏会”发轫于浙江考论》,中国茶叶博物馆郭丹英《苏轼诗词中的浙江茶事》,杭州市临平区佛协应朝雄等《对杭州临平博物馆所藏“雪堂砚”真伪之商榷》,杭州师范大学许海容《历史名人与当代文化情思的谐和——以苏轼IP改编游戏的叙述策略为例》,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杨燚锋《以名人文化建设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以苏东坡与宁波为例》,邓焚月《苏东坡与香:探寻东坡熏香文学中的香意象及香韵情怀》等文,在选题立意、史料开掘、观点创新上都各有千秋。
研讨会现场嘉宾合影。通讯员供图
据悉,这次研讨会迈出了苏东坡与浙江研究的第一步,为今后续办积累了学术智力和办会资源,在新时代浙江传承创新“东坡文化”中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