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丰臣秀吉对北条百般忍让面对被欺的真田大喜过望:动手机会来了
一五七八年,昌幸来到兴建中的大阪城谒见秀吉,当时秀吉即将前往九州讨伐岛津,在出征前就和昌幸谈到如何解决沼田城的归属。秀吉希望昌幸将沼田城交给北条,以平息多年来真田、德川、上杉、北条四家的争夺。
秀吉对昌幸有救命之恩,昌幸自是不便再坚持,秀吉表示会从信浓伊那郡拨出一万两千石领地补偿昌幸的损失,上野岩柜城、名胡桃城也不用交给北条,虽然秀吉不希望昌幸失去太多领地,以免他心生不满。
取得昌幸的同意之后,秀吉随即向北条家传达:“真田家愿意交出沼田城,因此岩柜城、名胡桃城维持现状继续由真田家治理,希望你们和真田就此和睦相处。”希望北条氏直会感激,进而像家康那样上洛向秀吉称臣,如此一来,便可兵不血刃将关东完全纳入掌控。但没料到北条家认为沼田原本就是他们的领地,真田必须再交出名胡桃城方能议和,还对秀吉说道:“只要把名胡桃城给我们,岩柜城我们可以放任给真田家!”
北条家敢如此有恃无恐的不理秀吉一再传达的上洛要求,在于他们拥有一座难以攻落的天下名城小田原城,在永禄、元龟年间,小田原城曾挡住上杉谦信及武田信玄的进攻,普天之下能挡住龙、虎疾风怒涛般攻击的唯有此城。“小田原城是座天下无双的坚固之城,就算秀吉大军压境亦能固若金汤”北条家对盟友家康透露这种想法,一定也会传到秀吉耳里。
面对秀吉的再三催促,北条家后来终于派人上洛,但是并非秀吉期盼的第四代家督氏政或第五代家督氏真,而是氏政的四弟氏规。他于一五八八年八月十日从小田原城出发,十七日进京,二十二日秀吉于聚乐第款待他,并让他游历包含大阪城在内的京坂等地,二十九日氏规踏上归途。
秀吉希望氏规返回小田原城后,能将此次上洛的见闻传达给氏政、氏直,让这两代家督知道秀吉的强大,与秀吉为敌并非明智之举,进而让他们其中一人上洛。但是氏政、氏直又一次让秀吉失望。
一五八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昌幸将沼田城移交北条,由于昌幸此时隶属于家康,因此家康派出手下四天王之一的榊元康政前往监督两家的交接。没想到北条家却派出将近两万的军队前来接收,如果没有榊元康政前来监督,谁知道这两万大军在接收沼田城后会不会顺便进攻名胡桃城、岩柜城呢?
成为北条家新领地的沼田城由防御北条领地北段的北条氏邦管辖,氏邦必须坐镇钵形城,于是将沼田城赐给重臣猪俣能登守邦宪。十月二十三日,猪俣能登守邦宪突袭守兵有限的名胡桃城,未几攻下该城,该城城主铃木主水(重则)于沼田城外的正觉寺切腹以示负责。
得知名胡桃城失陷的昌幸固然愤怒异常,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北条军昌幸自知胜算不大,与其举兵夺回,不如让秀吉主持公道。对秀吉而言,北条此次出兵违反他颁布的《惣无事令》,光是这点便有出兵讨伐的理由,这种天上掉下的大饼,可以说让秀吉大喜。
其次,这次事件最大的受害者昌幸在失城之后并未贸然出兵夺回,可见昌幸希望秀吉能够出面讨回公道,可说相当信任秀吉。至于北条家,秀吉对其始终不肯上洛称臣一事已失去耐性,正可借此违反《惣无事令》为由,动员全国大名出兵小田原,讨伐北条为昌幸主持公道。
其实动员东国以西的大名讨伐北条一家绰绰有余,但秀吉仍把动员令下达到关东其他大名和他势力未及的奥羽地区,目的是要看这些地方大名的反应,作为日后领地重新分配的依据。为昌幸主持公道只不过是顺道。